- 圖解人際關系心理學
- 趙廣娜
- 1523字
- 2020-06-24 10:34:48
點到他的利害之處,讓說服更有效
說服別人就像“打蛇打七寸”一樣,抓住對方切身利益的得失,會使他的心弦受到顫動,促使他深入思考,從而放棄自己消極的、錯誤的行動。
春風劇場門前有一位年近六旬的老太太擺著一個小攤,賣瓜子、花生之類的小食品。某日,市里要檢查衛生,劇場管理員小王要老太太回避一下,說:“老太太,快把攤子挪走,今天這里不許賣東西。”“往天許賣,今天不允許賣,世道又變了嗎?”“世道沒有變,檢查團要來了。”“檢查團來就不許賣東西?檢查團來了還許不許吃飯?”“檢查團來了,地皮不干凈要罰款的。”小王加重了語氣。“地皮不干凈關我屁事,他肥肉吃多了拉稀屎,能去罰賣肉的款么?”小王無言以對,悻悻而退。管理自行車的老劉師傅隨后走了過來,說道:“老嫂子,你這么把年紀,沒早沒晚的,又能掙幾個錢?檢查團來了,真罰你一筆,你還能打場官司不成?再說,檢查團不會天天來,飯可是要天天吃,生意可是要天天做的。”“嗯!姜還是老的辣。好,我走,我走。”老太婆邊說邊笑著把攤子挪走了。
管理員小王之所以勸阻不成反討沒趣,是因為他只是一味地講抽象的大道理,卻沒有站在老太太的角度上耐心地幫助她分析利弊。而老劉師傅就懂得這一點,他從老太太的切身利益出發,向她指出了只考慮眼前的小利而不顧長遠利益的不良后果,使她真正認識到了自己固執行為的不明智,于是心服口服地接受了規勸。
巴西球王貝利,在很小的時候就顯示出了踢球天賦,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有一次,小貝利參加了一場激烈的足球比賽。賽后,伙伴們都精疲力竭,有幾位小球員點上了香煙,說是能解除疲勞。小貝利見狀,也要了一支。他得意地抽著煙,看著淡淡的煙霧從嘴里噴出來,覺得很瀟灑、很前衛。不巧的是,這一幕被前來看望他的父親撞見了。晚上,貝利的父親坐在椅子上問他:“你今天抽煙了?”
“抽了。”小貝利紅著臉,低下了頭,準備接受父親的訓斥。
站在對方立場考慮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能處處為人設想,并以對方的觀點,去對待事情,這將會影響到一個人往后的社會交往及事業成就。
但是,父親并沒有這樣做。他從椅子上站起來,在屋子里來回地走了好半天,這才開口說話:“孩子,你踢球有幾分天賦。如果你勤學苦練,將來或許會有點兒出息。
但是,你應該明白足球運動的前提是你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可今天你抽煙了。也許你會說,我只是第一次,我只抽了一根,以后不再抽了。但你應該明白,有了第一次便會有第二次、第三次,每次你都會想:僅僅一根,不會有什么關系的。但天長日久,你會漸漸上癮,你的身體就會不如從前,而你最喜歡的足球可能因此漸漸地離你遠去。”
父親頓了頓,接著說:“作為父親,我有責任教育你向好的方向努力,也有責任制止你的不良行為。但是,是向好的方向努力,還是向壞的方向滑去,主要還是取決于你自己。”說到這里,父親問貝利:“你是愿意在煙霧中損壞身體,還是愿意做個有出息的足球運動員呢?你已經懂事了,自己做出選擇吧!”
說著,父親從口袋里掏出一沓鈔票,遞給貝利,并說道:“如果不愿做個有出息的運動員,執意要抽煙的話,這些錢就作為你抽煙的費用吧!”說完,父親走了出去。小貝利望著父親遠去的背影,仔細回味著父親那深沉而又懇切的話語,不由得掩面而泣。過了一會兒,他止住了哭泣,拿起鈔票,來到父親的面前:“爸爸,我再也不抽煙了,我一定要做個有出息的運動員!”從此,貝利訓練更加刻苦。后來,他終于成為一代球王。至今,貝利仍舊不抽煙。
一個人最關心的往往是與自己有關的利益。因為人們畢竟生活在一個很現實的社會里,雖不能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但人要生存,就離不開各種與己有關的利益。所以,當你想要勸說某人時,應當告訴他這樣做對他有什么好處,不這樣做則會帶來什么樣的不利后果。相信他不會不為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