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人際關系心理學
- 趙廣娜
- 12字
- 2020-06-24 10:34:45
第二章 把握心理,駕馭他人
要改變他人的行為,首先應該悅納他人
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不知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一名新來的同事沒招你也沒惹你,但你就是看他不順眼,他一有什么過錯,你就會毫不留情地指責他;你的朋友最近因為兒子的事情煩惱不堪,找你幫忙讓他兒子進某所重點中學,鑒于多年的友誼,你很快就答應了,并在很短的時間就幫他辦成了。類似的事例有很多,為什么你對同事和朋友有截然相反的態度呢?
社會是由各種各樣的人組成的,這些人會有不同的思想性格、興趣愛好與生活習慣。有的人熱情開朗,有的人沉靜穩重,有的人性子急躁,有的人心胸狹窄,面對這么多不同性格的人,你應該怎樣使他們樂于按照你的意愿行事呢?
要想改變他人的行為,首先應悅納他人。悅納他人,就要滿懷熱忱地和他們相處,容忍并且誠心地尊重別人與自己不同的性格、興趣和生活方式,還要主動了解別人的性格特征,熟悉別人的生活習慣,在這個基礎上創造和諧融洽的人際環境。
悅納他人還應該做到“樂道人之善”。“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對待同事、朋友,要多看他們的長處,多學他們的優點,不能看自己是“一朵花”,看別人就是“滿身疤”。我們經常會見到這樣一種人:他們對自己所做的工作一點一滴都記在心頭、掛在嘴上,挑別人的毛病也絕無遺漏,說起來如數家珍,而對自己的毛病、別人的長處,則一概緘口不語。這種人往往為人們所不齒,被稱為“不團結因子”。樂道人之善,一方面要注意不能因為自己比別人做的工作多一點或能力強一點,就沾沾自喜,瞧不起別人;另一方面還要善于發現別人的優點、長處,對他人的工作成績多加褒揚。這樣,不僅顯示出了自己虛懷若谷的風度,有益于團結,而且對自己的成長與進步也會大有好處。當然,對別人應該實事求是、恰如其分。如果不顧事實或夸大事實,就可能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