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章節
書友吧 8評論第1章 作者自序
本書旨在探討分析群體的性質。
構成一個種族的特性是所有個體間的共同特征,而這些共同特征又來自遺傳。一定數量的個體為了某個行動目標而聚集在一起,從而形成群體。從這種形成方式進行觀察,我們可以得知,群體中的個體除了具備其原有的種族特征,還具備一些與其原有特征迥然不同的新的心理特點。
一直以來,組織起來的群體作為很重要的一部分,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而且,在今天,這種影響作用比以前更重要——群體的無意識行為如今已經取代了個體的有意識行動。
我盡可能運用一種純粹科學的方式——努力尋找方法,以免受到其他觀點、理論、學說的影響——去分析群體表現出的特征。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取得一些成果。我相信,要想發現哪怕一絲真理,也只有通過這種方法。特別是在處理像我們在此所探討的一些備受爭議的問題時,更需要這么做。一個專注于研究的科學工作者,是不會在意自己的研究會不會傷害到他人的。在最近出版的作品中,杰出的思想家奧維耶拉先生——他不屬于今天的任何一個學派——就指出,他的觀點和其他任何學派都對立。但愿我的這部新作,也會有人給予類似的評價。從屬于一個學派意味著你或許會被這個學派的觀點影響,看待問題可能會先入為主。
對于我研究得出的結論,有的讀者在第一眼看到后就會迅速否定。為什么會這樣呢?這是我必須要做出解釋的。此外,我還要解釋——舉個例子——既已確定這點:包括精英團體在內的群體都是非常低等的,為什么我還斷言干涉這些群體是危險的。
原因是,對歷史最仔細地觀察研究已經證明了社會組織像所有生命體一樣復雜,我們是無力迫使它們發生突然的變革的。往往只有大自然可以改造它們,而且它用的是我們人類不可能用的手段。這也就是解釋了,為什么對一個民族而言,沒有什么比這種最偉大的徹底的變革——偉大在它具有各種優秀的理論支撐——更致命的了。若不能改變一個民族的氣質稟賦,任何變革都不會是有益的。然而,只有時間才具備這種力量。我們人類必須在思想、感情、習俗的支配和指引下生存,這是我們的本質使然。而制度和法律不過是我們本質的外在表現,同時也是人類表達需求的一種形式,正因為它們是外在的,所以無法改變我們的本質。
民眾是社會存在的基石,因此,對社會現象的研究考察,不能脫離對廣大民眾的考察,兩者不可分割。從哲學角度來說,社會現象或許具有絕對價值,但實際上它只具有相對價值。
也因此,在研究社會現象時,有必要注意它的連續性,并從相反的兩個方面去考慮。如此,我們就會發現,出自純理性和實踐理性的兩種教導,通常情況下是對立的。在研究任何一種現象的過程中,都可以發現這種情況,包括對自然科學的研究。舉個例子:從純理性角度來看,符合公式以及定義的一個立方體或者一個圓永遠就是一個立方體或者圓;但是從個人角度而言,不同的人會覺得同一個幾何圖形有不同的樣子。在透視下,一個立方體會呈現出椎形或正方形的形狀,一個圓則可能變成橢圓或直線。我們要說明的就是,考察這些虛假的形狀,比考察它們原來的形狀更有價值。畢竟,我們能看到的只是這些或者以照片或者以畫作的形式,印入我們腦海里虛幻的形狀。如果我們純粹從幾何學的角度去精準地呈現它們,它們的自然本質可能就會被誤讀,以致我們無法辨識。不妨想象一下這么一個世界:在那里,人們只能復制物體或者把它們當作拍攝對象,但是不能觸摸它們。可想而知,很難讓這個世界的人們確切地認識這些物體。簡單地說,就是這種形式的知識如果是被少部分有學識的人掌握著,那么它們是沒有什么價值的。
在研究社會現象時,哲學家必須牢牢記住一點:社會現象的理論價值是次要的,在這種價值之外,還有一種一直伴隨著文明發展的、更重要的實踐價值。明確了這樣一個事實,那么,對于理論邏輯在一開始就迫使他接受的那些論點,他一定會非常謹慎地對待。
還有其他的因素使得哲學家持這種相似的保守見解,比如社會太復雜了,以致人們不可能全然了解它,也無法預見各類事物互相作用會產生什么樣的結果。此外還有,人們往往只能看到事情的表面,而看不到它們背后那些隱藏著的各種因素。可見的社會現象,很可能是無意識體系的產物,而無意識體系是很龐雜的,我們并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分析它。不妨將可見的現象比作海上的浪花,它們只是海底深處水流的外在表現。也就是說,我們對它們的了解很膚淺。
從目前來看,群體的大部分行為從精神品質上來說是十足的卑劣,但它的另一些行為好像是在得到一種神秘力量的指引后做出的。古人對這種力量的說法是“命運”“老天開眼”之類,而我們則可以稱之死亡之音。哪怕不知道它的本質,我們也不能無視它。可以看到,有時候人們好像受到一種來自內心深處的源源不斷的力量指引。舉個例子,語言是世界上最復雜、最富有邏輯也最奇妙的事物。如果不是源自群體無意識的稟賦,又怎么會產生結構如此玄妙的語言呢?它們來自那些最有學問的學者和最受人尊敬的文法學家嗎?不,他們最多只是闡釋支配語言的規律,而不可能創造它們。就連那些偉大人物的思想,我們都不能說一定是他們的頭腦產生的,雖然的確是出自他們個人的腦袋。但是,如果不是群體的天賦為之提供了無數點點滴滴的智慧之塵,這些人有可能產生這種智慧嗎?
的確,群體經常處于無意識的狀態,問題是,為何這種無意識可以產生如此巨大的力量?受本能支配的自然界中的生物,何以產生令人驚嘆的復雜動作?要解釋這種無意識的規律,僅憑我們人類的理性還不夠,因為理性作為一種人類的新生物,還太不成熟完善,本身還需要很長的時日來自我發展和鞏固。在人類的行為中,我們可以發現無意識所起的巨大影響作用,但是卻難以找到理性發揮了何種功用。雖然至今無人能解釋清楚無意識,但不可否認它的價值意義。
但是,如果我們希望僅在一個狹小的安全范圍內,運用科學的手段去研究,而沒有考慮過充分發揮我們的想象力,那么,我們的研究只能停留在對現象的觀察上,如此是不可能得出一個完善的結論的。每一個清晰可見的現象,都必然有其他一些隱隱約約的現象在它背后,還有另外一些東西,可能是我們根本沒看到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