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怎么聽孩子才肯說
- 趙奕編著
- 2130字
- 2020-06-24 10:25:43
與孩子保持恰當的距離
伯爾是一位精力充沛的父親,經常在兒子小的時候帶著他去登山。在登山的時候這位父親總是大步流星地往前登,把兒子甩在后面,就好像和孩子比賽一樣。
兒子自然沒有他登得快,被遠遠地落在后面。有時候兒子就一個人站在那里害怕得不敢走。
伯爾的妻子總是擔心孩子會掉下山去,會磕磕碰碰,會走丟,所以,最初登山時,伯爾的妻子走得很慢,為的是和孩子做伴。
伯爾不同意她的做法,討論幾次之后,伯爾說,如果妻子要和孩子待在一起,就干脆留在家里,不要去了。
由于伯爾的堅持,最后,妻子同意了。之后登山,她雖然仍頻繁地往后看,但始終和伯爾走在前面。其實,伯爾也在偷偷地回頭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只不過盡量不讓他發現而已。
就這樣,慢慢地伯爾發現了一件讓他很高興的事情,那就是兒子終于變得勇敢了,不再害怕一個人走在爸爸媽媽的后面。
有時候他會很高興地在后面欣賞風景,而不是像剛開始那樣充滿不安,只顧追伯爾。甚至有時候兒子會加快腳步走在伯爾和妻子的前面,儼然是一個獨立的“小大人”。
老鷹教小鷹們飛翔的時候,它不會等小鷹“翅膀硬了”才開始,而是叼著還很孱弱的小鷹飛到高空,松口讓小鷹掉下山崖。這個時候,小鷹如果不努力揮動翅膀,就會掉下懸崖摔死,而也就是在這種時刻,它的翅膀慢慢地變硬。
千百年來,鷹族一直保持著這樣冷酷的訓練方式,事實證明,這樣的“教育”對小鷹們的成長是有利的。
就像故事中的伯爾,在行動上與孩子保持距離,讓孩子看到目標,找到前進的方向。而老鷹則在情感上也保持和孩子的距離,讓它們身陷危境,必須努力尋求自保。這兩個實例,都是在告訴家長,保持距離是讓孩子成長的必須步驟。
與孩子保持恰當的距離,讓孩子自己獨自去面對生活中一些困難或者問題,并讓他們獨自去解決,這樣孩子才能積累下必要的生活經驗,才能慢慢地獨立。如果一直都是父母代勞,那孩子的經驗從何而來呢?如果父母一直都緊跟在孩子身后,那孩子如何學會獨立呢?
一位兒子騎著自行車在操場的跑道上慢慢地前行,父親在后面扶著。
“爸爸,你一定不要放手,不然我會摔倒的。”
“可是,如果我不放手,你又怎么真正學會騎自行車呢?”
“可是,我要是摔了怎么辦?”
“不要擔心,我會與你保持恰當的距離,及時扶住你的?!?/p>
“真的嗎?”
“真的,放心騎吧!”
就這樣父親慢慢放開了手,孩子開始顫顫巍巍地騎著自行車在操場上轉起了圈。
此外,與孩子保持恰當的距離,也會讓孩子享受一些獨自做某些事情的快樂。如果父母一直跟在孩子的身后,孩子的有些快樂就被無意中剝奪了。這對孩子來說,其實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方方的媽媽每天下午都會接孩子放學,然后兩個人一塊兒走回家。有一天,方方的媽媽臨時有事,不得不讓方方獨自一個人回家。那一天,方方回到家中的時候已經很晚了,這讓方方的媽媽很擔心。
“你怎么回事,去干什么了,回來這么晚?”方方的媽媽焦急地問道。
“沒干什么,就是看了一下路上的每一棵樹。”方方不緊不慢地回答道。
“樹有什么好看的,你每天下午放學都能看見?!狈椒降膵寢層行┥鷼饬?。
“可是,你每次總是在催我快走,我想撿幾片葉子,仔細看看它們有什么不同都沒有機會。好不容易我可以一個人回家了,我當然要仔細看看呀?!狈椒轿乜蘖似饋?。
總之,家長要記住,保持距離是一種對人格的尊重,這種尊重即使在最親近的人中間,也應該保有。
稍微留一點分寸,得到的往往是海闊天空!而一旦沒有了這種距離,沒有了這種尊重,越過了這個尺度,是很容易產生了隱患的,而這種隱患一旦產生,離兩個人的關系疏遠甚至崩潰也就不遠了。
因此家長要本著平等和理性的態度去尊重孩子,母子之間留一點空間,父子之間有一點距離。這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高質量的愛。
【怎么聽怎么說之現場演練】
從放手開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獨立,對于孩子獨立性的培養,應該首先從自我照顧開始。但獨立的更深層含義,是一種獨立人格的培養。
一個真正具備獨立人格的人,不僅很會打理自己的生活,還會更加自信,對環境、對未來都會有更好的適應能力。所以,有時候我們應該給孩子創造這種機會,讓他有獨立的空間。
下面一起來做這樣幾個情景分析:
1.你的孩子想自己到草地上去找蒲公英,你會讓他一個人去嗎?
A.不行,一定要家長跟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讓孩子自己去,但是不能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野范圍_________________
C.放心地讓孩子去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當孩子想嘗試自己獨立的時候,做父母的需要傳遞給孩子一個信息:我們對你有充分的信心,但是如果你需要我,我們會立刻出現。也就是說,父母只需要“存在”,但是不要輕易干擾。
孩子有時候雖然很想獨立完成某件事情,但是畢竟能力有限,當他遇到某些困難的時候,自然會向父母求助。
所以,父母的存在很重要,他們需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但并不是放手不管,而是要在恰當的時間出現。
2.你的孩子眼看上學要遲到了,你會幫他收拾東西嗎?
A.會,這樣他就不遲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不會,自己的事情讓他自己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母應該提供給孩子嘗試自己處理事務的機會,這樣不僅能夠讓孩子增強自信,更可以讓孩子學習自立。
如果早上的時間比較緊張,幫孩子收拾東西這件事情,完全可以由媽媽做過渡到讓孩子自己做,這是一個挺好的鍛煉孩子的機會。
給孩子自由的空間

家長要本著平等和理性的態度去尊重孩子,彼此之間留一點空間,有一點距離。這才是對孩子真正的高質量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