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佛情商課 哈佛智商課 哈佛財商課大全集
- 融智
- 4795字
- 2019-09-21 02:44:23
一、主動自我認知
坦然面對自己的缺陷
卡絲·黛莉天生有一副優美動聽的歌喉,但卻長著一口難看的暴牙。有一回,她報名參加歌唱比賽。上臺后,由于她只顧掩飾她的暴牙,觀眾和評委都感到很好笑,她理所當然地失敗了。
“你肯定會成功,”有位評委到后臺找到她,很認真地告訴她,“你音樂潛質很好,但必須忘掉你的暴牙。”
之后,卡絲·黛莉開始反思自己,慢慢走出了暴牙的陰影。后來,她在一次全國性大賽中,以極富個性化的歌唱才華傾倒了觀眾和評委,美國樂壇一位著名的歌唱家就此誕生。她的暴牙也因此同她的名字一樣有名,許多歌迷還夸她有一口漂亮的暴牙呢。
許多人有來自身體或外貌的缺陷,遺憾的是我們常常會試圖掩飾它,而不是用難得的勇氣來面對我們的缺陷。
海倫·凱勒是位全世界都知道的盲人作家,她是如何站在信念的天平上的呢?換句話說,當她的生理和生存開始面臨不幸的時候,她是如何成大事的呢?
海倫剛出生時,是個正常的嬰孩,能看,能聽,也會咿呀學語。可是,一場疾病使她變得既盲又聾又啞——那時她才19個月大。
生理的劇變,令小海倫性情大變,稍不順心,她便會亂敲亂打,野蠻地用雙手抓食物塞入口里。若被試圖糾正,她就會在地上打滾亂嚷亂叫,簡直是個十惡不赦的“小暴君”。父母在絕望之余,只好將她送至波士頓的一所盲人學校,特別聘請一位老師照顧她。
所幸的是,小海倫在黑暗的悲劇中遇到了一位偉大的光明天使——安妮·沙莉文女士。沙莉文也是位有著不幸經歷的女性。她10歲時和弟弟兩人一起被送進麻省孤兒院,在孤兒院的悲慘生活中長大。由于房間緊缺,幼小的姐弟倆只好住進放置尸體的太平間。在衛生條件極差又貧困的環境中,幼小的弟弟6個月后就夭折了。她也在14歲時得了眼疾,幾乎失明。后來,她被送到帕金斯盲人學校學習凸字和指語法。
既聾又啞且盲的少女,初次領悟到語言的喜悅時,那種令人感動的情景實在難以描述。海倫曾寫道:“在我初次領悟到語言存在的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興奮不已,那是我第一次希望天亮——我想再沒有其他人可以感覺到我當時的喜悅吧。”
就是這位失明的海倫,憑著觸覺——指尖去代替眼和耳學會了與外界溝通。她10歲多一點時,名字就已傳遍全美,成為殘疾人士的模范——一位真正的由弱而強的人。
1893年5月8日,是海倫最開心的一天,這也是電話發明者貝爾博士值得紀念的一日。貝爾博士在這一日成立了他那著名的國際聾人教育基金會,而為會址奠基的正是13歲的小海倫。
海倫·凱勒也曾經彷徨痛苦過,但她終究是位不平凡的女性,因為她已能夠坦然面對不幸的遭遇,缺陷已不再是她關注的焦點。
小海倫成名后,并未因此而自滿,她繼續孜孜不倦地接受教育。1900年,這個20歲的殘疾女孩學會了指語法、凸字及發聲,并通過這些手段獲得超過常人的知識,進入了哈佛大學萊德克利芙學院學習。她說出的第一句話是:“我已經不是啞巴了!”她發覺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興奮異常,不斷地重復說:“我已經不是啞巴了!”4年后,她作為世界上第一個受到大學教育的盲聾啞人,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海倫不僅學會了說話,還學會了用打字機著書和寫稿。
坦然面對自己缺陷的人是強者,也是智者,他們摒棄了不必要的自欺欺人,選擇從容與毫不畏懼的態度,于是幸運才會降臨到他們的身上。
高情商的人能將自己有限的天賦發揮到極致,羅斯福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奧利弗·萬德爾·勞爾姆斯認為羅斯福“智力一般,但極具人格魅力”。羅斯福之所以能當上美國總統,帶領美國走出經濟蕭條,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成為真正的贏家,與他積極樂觀的性格有著極大的關系。
羅斯福其貌不揚,在智力上也沒有過人之處,因此他小時候是個怯懦的孩子。當他在課堂上被叫起來背誦時,總是一副大難臨頭的樣子,呼吸急促,嘴唇顫抖,聲音含糊不清,聽到老師讓他坐下,簡直如獲大赦。通常,像他這種先天稟賦較差的孩子大多是敏感多疑、落落寡歡的。但羅斯福卻不甘做一個生活的失敗者,他沒有因為同學的嘲笑而失去勇氣,當他在公眾面前雙唇發抖時,他總是暗中激勵自己,咬緊牙關,盡力克服這一毛病。
羅斯福無疑是一個了解自己、敢于面對現實的人,他坦然承認自己的種種缺陷,承認自己不勇敢、不好看,也不比別人聰明,但他并不因此而消沉、自卑,凡是他意識到的缺點他都盡力克服,用行動證明先天的缺陷并不能阻礙他走向成功。他深知作為一個總統,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有多么重要,他學會了在說話時改變口型來修飾自己的暴牙。
羅斯福用他的勇敢與才華征服了世界,從此歷史上多了一位自信而從容的偉人,少了一個自卑、頹喪的少年。
接受不完美的自我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生命個體都不可能是完美無瑕的。如果我們抱著尋找完美的自己的態度,那生活將會一團糟。
下面這個例子是美國心理學家納撒尼雨·布蘭登的親身經歷:
在很多年前,正值花樣年華的洛蕾絲無意中讀了他的一本書,找他來進行心理治療。洛蕾絲有一副天使般的面孔,可罵起街來卻粗俗不堪,她曾吸毒,賣淫。
布蘭登說,我討厭她所做的一切,可我又喜歡她,不僅因為她的外表相當漂亮,而且因為我確信在墮落的外衣下她是個出色的人。起初,我用催眠術使她回憶她在初中是個什么樣的女孩子,當時她很聰明,學習成績優秀;她在體育上比男孩強,招惹來一些人的諷刺挖苦,連她哥哥也怨恨她。
她于是力圖在各個方面都表現得超人一等,一旦發現自己在某些方面并不完美甚至跟別人還有較大差距時,她又走向另一個極端,無限夸大了這些不完美之處,并把自己的長處也放棄了。
布蘭登費了很大力氣讓她明白,每個人都是長短互濟,并不是完美的整體,應該學會欣賞自己的不完美之美。
一年半后,洛蕾絲考取洛杉磯大學學習寫作,幾年后成為一名記者,并結了婚。10年后的一天,布蘭登和她在大街上邂逅相遇,布蘭登幾乎認不出她了:衣著高貴,神態自若,生氣勃勃,絲毫不見過去的創傷。
一些總感到自己不如人的人都是沒有看到自己長處的人,老愛拿自己之短比別人之長。要知道,事實上你的一些缺陷卻有可能成就你。
有一個10歲的小男孩,在一次車禍中失去了左臂,但是他很想學柔道。
最終,小男孩拜一位日本柔道大師做了師傅,開始學習柔道。他學得不錯,可是練了3個月,師傅只教了他一招,小男孩有點弄不懂了。
他終于忍不住問師傅:“我是不是應該再學學其他招術?”
師傅回答說:“不錯,你的確只會一招,但你只需要會這一招就夠了。”
小男孩并不是很明白,但他很相信師傅,于是就繼續照著練了下去。
幾個月后,師傅第一次帶小男孩去參加比賽。小男孩自己都沒有想到居然輕輕松松地贏了前兩輪。第三輪稍稍有點艱難,但對手還是很快就變得有些急躁,連連進攻,小男孩敏捷地施展出自己的那一招,又贏了。就這樣,小男孩迷迷糊糊地進入了決賽。
決賽的對手比小男孩高大、強壯許多,也似乎更有經驗。開始,小男孩顯得有點招架不住,裁判擔心小男孩會受傷,就叫了暫停,還打算就此終止比賽。然而師傅不答應,堅持說:“繼續比賽!”
比賽重新開始后,對手放松了戒備,小男孩立刻使出他的那招,制服了對手,由此贏了比賽,得了冠軍。
回家的路上,小男孩和師傅一起回顧每場比賽的每一個細節,小男孩鼓起勇氣道出了心里的疑問:“師傅,我怎么就憑一招就贏得了冠軍?”
師傅答道:“有兩個原因:第一,你幾乎完全掌握了柔道中最難的一招;第二,就我所知,對付這一招惟一的辦法是抓住你的左臂。這樣,你左臂的缺失反而成了你最大的優勢。”
有的時候,人的某方面缺陷未必就是劣勢,只要善加利用,或者揚長避短,劣勢也會轉化成優勢。
在這方面,伊笛絲的經歷或許對每個人都有所啟示。
伊笛絲從小就特別敏感而靦腆,她的身體一直太胖,而她的一張臉使她看起來比實際還胖得多。伊笛絲有一個很古板的母親,她認為把衣服弄得漂亮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她總是對伊笛絲說:“寬衣好穿,窄衣易破。”母親也總是這樣來幫伊笛絲穿衣服。伊笛絲從來不和其他的孩子一起做室外活動,甚至不上體育課。她非常害羞,覺得自己和其他人都“不一樣”,完全不討人喜歡。
長大之后,伊笛絲嫁給一個比她大好幾歲的男人,可是她并沒有改變。她丈夫一家人都很好,對她充滿信心。伊笛絲盡最大的努力要像他們一樣,可是她做不到。他們為了使伊笛絲開朗而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只會令她更退縮到她的殼里去。伊笛絲變得緊張不安,躲開了所有的朋友,情形壞到她甚至怕聽到門鈴響。伊笛絲知道自己是一個失敗者,又怕她的丈夫會發現這一點。所以每次他們出現在公共場合的時候,她假裝很開心,結果常常做得太過分,事后,伊笛絲又會為這個難過好幾天。最后不開心到使她覺得再活下去也沒有什么意義了,伊笛絲開始想自殺。
后來,是什么改變了這個不快樂的女人的生活呢?只是一句隨口說出的話。
一句隨口說出的話,改變了伊笛絲的整個生活。有一天,伊笛絲的婆婆正在談她怎么教養她的幾個孩子,她說:“不管事情怎么樣,我總會要求他們保持本色。”
“保持本色!”就是這句話!在一剎那間,伊笛絲才發現自己之所以那么苦惱,就是因為她一直在試著讓自己適合于一個并不適合自己的模式。
伊笛絲后來回憶道:“在一夜之間我整個改變了。我開始保持本色,我試著研究我自己的個性、自己的優點,盡我所能去學色彩和服飾方面的知識,盡量以適合我的方式去穿衣服,主動地去交朋友。我參加了一個社團組織——起先是一個很小的社團——他們讓我參加活動,使我嚇壞了。可是我每發一次言,就增加一點勇氣。今天我所有的快樂,是我從來沒有想到可能得到的。在教養我自己的孩子時,我也總是把我從痛苦的經驗中所學到的教給他們:‘不管事情怎么樣,總要保持本色。’”
我們也許無法選擇自己的家庭出身和自己的外形,但我們始終有一樣別人無法剝奪的東西,那是上天賜予每個子民公平的禮物——你可以選擇用怎樣的心情來對待生活中的一切。
喜歡現在的自我
時常有人說:“討厭死自己的性格了!”類似的聲音不絕于耳。我們都要學會愛自己,只有懂得愛自己的人才會有人愛,否則,一個對自己都不珍視的人又怎么能得到大家的尊重與關愛呢?
一位挑水夫,有兩個水桶,分別吊在扁擔的兩頭,其中一個有裂縫,另一個則完好無缺。在每趟水挑到家后,完好無缺的桶總能將滿滿一桶水從溪邊送到主人家中,但是有裂縫的桶子到達主人家時,只剩下半桶水。
兩年來,挑水夫就這樣每天挑一桶半的水到主人家。當然,“好桶”對自己能夠送滿整桶水感到很自豪。“破桶”則對于自己的缺陷則非常羞愧,它為只能負起一半責任,感到很難過。
飽嘗了兩年失敗的苦楚,“破桶”終于忍不住,在小溪旁對挑水夫說:“我很慚愧,必須向你道歉。”
“為什么呢?”挑水夫問道,“你為什么覺得慚愧?”
“過去兩年,因為水從我這邊一路地漏,我只能送半桶水到你主人家。我的缺陷,使你做了全部的工作,卻只收到一半的成果。”“破桶”說。
挑水夫卻對它說:“我們往主人家走的路上,你可以留意路旁盛開的花朵。”
果真,他們走在山坡上,“破桶”眼前一亮,看到繽紛的花朵開滿路的一旁,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之下。這景象使“破桶”開心了很多,但是,走到小路的盡頭,它又難受了,因為一半的水又在路上漏掉了!“破桶”再次向挑水夫道歉。挑水夫溫和地說:“你有沒有注意到小路兩旁,只有你的那一邊有花,好桶的那一邊卻沒有開花呢?我明白你有缺陷,因此我善加利用,在你那邊的路旁撒了花種,每回我從溪邊回來,你就替我一路澆了花!兩年來,這些美麗的花朵裝飾了主人的餐桌。如果你不是這個樣子,主人的桌上也沒有這么好看的花朵了!”
喜歡自己,因為你是你今生的惟一;善待自己,你將獲得對自己的認同和理解;愛自己,為使自己能更好地給予他人。
意大利戲劇家皮蘭德樓說:“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擁有一個完整的世界,在每個人身上這個世界都是你自己的惟一。”
無論現在的你情況如何糟糕,你首先要明確的是:你很出色,你必須愛現在的你,否則將無法超越眼下的成就。
每個生命都是造物主的恩賜,得到上帝平等的關愛。然而我們自己何苦總跟自己過不去呢?從現在開始,放棄與自我搏斗,走出自我攻擊的怪圈,先愛自己再愛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