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命數皆定無所求

【原文】

后果為署印[1]楊公所駁,直至丁卯年,殷秋溟宗師見余場中備卷,嘆曰:“五策[2],即五篇奏議[3]也,豈可使博洽淹貫[4]之儒,老于窗下乎!”遂依縣申文[5]準貢,連前食米計之,實九十一石五斗[6]也。余因此益信進退有命,遲速有時,澹然[7]無求矣。

【注釋】

[1]署印:這里指代理提學之職的楊姓官員,舊時官印最重要,同于官位。

[2]策:在中國古代科舉中,策指的是“策問”、“對策”。

[3]奏議:臣子向皇帝上書言事,條議是非的文字的統稱。包括《文心雕龍》中的“章表”、“奏啟”、“議對”這三類。

[4]博洽淹貫:指學識廣博、深通廣曉的人。博洽,學識廣博。

[5]申文:行文呈報。

[6]斗:中國市制容量單位,十升為一斗,十斗為一石。

[7]澹然:恬靜的樣子。

【譯文】

后來我補貢生的事情,果然被另外一位代理的學臺楊宗師駁回。直到丁卯年,殷秋溟宗師看見我在考場中的備選試卷,感嘆道:這本卷子所作的五篇策,就如同上給皇帝的奏折一樣。像這樣博才多學的讀書人,怎么能讓他埋沒到老呢?于是他就讓縣官依照行文向上級呈報,準許我補了貢生。加上以前所吃的七十一石廩米,剛好是九十一石五斗。我因此就更加相信,升官與貶職都有一定的命數。升官發財的快慢都有一定的時機,因此對一切都看得很淡然,沒有太多的追求了。

【解讀】

孔老先生的推算出現了偏差,了凡先生還沒高興多久呢,就被打擊了。就在屠宗師批準了凡先生補貢成為貢生之后,屠宗師卻因為某些原因離開了那個職位,接替他的楊公不認可了凡先生的能力和水平,駁回了屠宗師關于了凡先生補貢成為貢生的批準。

一下從貢生又降級回到了廩生,繼續過著領取廩米的日子。降級對于了凡先生來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時候真的變成貢生又不確定了。

不久,殷秋溟宗師在看過了凡先生以前的試卷之后,覺得了凡先生是一個有大學問的讀書人,這樣的人不應該繼續做廩生了,而是應該成為貢生,走進仕途。于是,他批準了凡先生補貢成為了貢生。這件事情并沒有讓了凡先生感到開心,反而讓他在心里面產生了一絲絕望。

從成為廩生開始領取廩米的時候算起,一直到正式成為貢生,了凡領取的廩米的數量,恰好和當初孔老先生所推算的數量一模一樣,剛剛好是九十一石五斗。了凡先生在精神上受到了很嚴重的打擊,因為從最開始他就期待著孔老先生推算出的他的命運是錯誤的。可是無情的事實一次又一次粉碎他的想法。好不容易證明孔老先生的推算錯誤,可是到頭來還是自己錯了,孔老先生的推算又一次得到了驗證。

了凡先生對于孔老先生的推算,再也沒有任何的懷疑的態度了。這樣的結果使得了凡先生開始在心里面相信命運,相信自己在出生的那天起一切都已經注定。了凡先生覺得此生一切榮華富貴都已經被注定,只能順著命運的安排走下去,自己無力改變了。

自身的遭遇和孔老先生的推算相同,了凡只得把所有的原因都歸結到命運上面去。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古代有很多的典籍都記載著關于命運的事件。

例如《左傳》中記載:“周內史叔服如魯,公孫敖聞其能相人也,見其二子焉。叔服曰:‘谷也食子,難也收子。谷也豐下,必有后于魯國。’”叔服看到孫叔敖的兩個兒子,看了看就說他的兒子谷能夠奉養孫叔敖,而另一個兒子難,可以安葬孫叔敖。谷一定會在魯國興旺發達。假如沒有命運,叔服如何這樣評判呢?

《左傳》記載道:“楚子將以商臣為太子,訪諸令尹子上。子上曰:‘是人也,蜂目豺聲,忍人也。不可立也。’弗聽。后謀反,以宮甲圍成王,縊之。”子上認為商臣是個殘忍之人,勸國君不要立為太子,結果國君不聽,最后導致子上反叛,如果沒有命運,子上怎么知道不能立商臣為太子呢?

《漢書》也有記載:“高祖立濞為吳王。已拜,上相之曰:‘汝面狀有反相,漢后五十年,東南有亂,豈非汝耶?天下一家,慎無反。’”漢高祖看到吳王濞有反相,并告誡他不要反,天下都是我們劉家的,你千萬不要反,但是后來吳王濞還是反了,如果沒有命運,看相的不準,高祖劉邦怎么知道吳王濞要反呢?以上的例子都是出自二十四史,或出自儒家經典,這些事情雖不足以支持宿命論,但至少說明古人能夠根據一個人的性格狀態做出一定的推斷。

言歸正傳,了凡先生最終產生了宿命論的思想是可以理解的。其實不光是了凡先生,如果了凡先生所經歷的這些事情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也會對命運產生敬畏。

總之,了凡先生已經被補貢成為貢生之后,由于之前的事情和孔老先生的推測沒有任何差別,了凡先生就成了一個堅定的宿命論思想者,他現在就認為人的命運是天生就注定的,后天干什么都是無法改變的。因此他整個人突然間好像產生了一種無欲無求的感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佳木斯市| 黑山县| 昌乐县| 华宁县| 贵溪市| 屏边| 东兰县| 富锦市| 武功县| 潜山县| 太白县| 墨竹工卡县| 麦盖提县| 陵川县| 五峰| 张家界市| 旅游| 喀什市| 会理县| 杭州市| 梓潼县| 沙洋县| 墨竹工卡县| 上林县| 榆林市| 宁化县| 台山市| 雅江县| 内黄县| 平顶山市| 冷水江市| 莱阳市| 肇源县| 威宁| 渭源县| 驻马店市| 临清市| 广饶县| 策勒县| 沂南县| 崇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