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車工作協調藝術(第二版)
- 徐漢強
- 1766字
- 2019-11-19 14:49:20
1.3 消除機車乘務員的“三怕”心理
1.3.1 消除“站站?!钡男睦?/h3>
機車乘務員心理調查材料表明,85%以上的乘務員在乘務工作中有三怕:
一怕站站停;二怕作業多;三怕調度員說話不算數。
下面我們就探討一下,怎樣才能消除機車乘務員的“三怕”問題。
機車乘務員遇到這種情況將會越走越沒勁,如“出門”就停,再走還停,一停再停,不知何時能通過一站,有路遙遙,“望山跑死馬”之感。
在通過能力緊張及“限制口”區段,車流密度大,列車運行圖開滿后又加線運行列車,使通過能力本來就緊張的區段,顯得列車運行線更加“擁擠”。如果列車調度員不采取果斷措施扭轉被動局面,列車運行秩序就會像一團亂麻,越理越亂,機車乘務員情緒也會更加低落,怨聲載道。
列車調度員必須利用靈活的調整藝術,才能消除機車乘務員的這種“恐懼”心理。
機車乘務員在調查答卷上表白:“在一個區段里,如果在一半以上的車站停車,或連續幾個車站停車,我們就產生了站站停的厭煩心理”。
“頭幾站停車待避,認為是合理會讓,以后停車太多就認為是不合理會讓”。
只有極少數的機車乘務員寫到:
“我不怕停車,只要向前走一站,我心里就舒服”。
多樣的心理反應,多種的心理需求。列車調度員應當根據乘務員的不同心理反應,采取不同的方式對待,這樣才能運籌帷幄,決勝于千里之外。
列車調度員要嚴格按列車運行圖指揮行車,才有規可循。如在第二班(白班)執行列車運行計劃時,往往要“搶”18點“分界口”交車,“搶”裝車,“搶”卸車,這些被“搶”的列車自然成為“快”車,反之就成了“慢”車。而在第一班(夜班)執行列車運行計劃時,為保證全日日(班)計劃的兌現,則多接入“分界口”的列車,以保證機車在庫臺數充足,保證全日交車、裝車、卸車任務的完成,列車的運行情況就會出現與上述相反的“快”、“慢”現象。
這些規律性,有60%以上的機車乘務員是了解的,但也有一部分是不了解的。這就要求列車調度員在因上述情況所造成“快”與“慢”的反差情況時,就要耐心地與機車乘務員講明原因,以便消除“站站?!钡男睦怼?/p>
列車調度員要靠與機車乘務員的良好人際關系換取機車乘務員的奉獻精神。實踐證明,只要向機車乘務員講明原因,機車乘務員是通情達理的,即使是“站站停”,也不會出現“怨聲載道”的現象。
每個班都有關鍵的幾趟車,抓住關鍵就有利于調整,不要以為“快”的是關鍵,“慢”的不是關鍵,沒有“慢”的配合,“快”就無從談起。
如在單線區間,上行列車從“分界口”接入后,要一連五六個站等會下行“交口”列車,如果沒有給上行列車的機車乘務員交底,連停三站,乘務員就不耐煩了,如果不在此時給這趟列車的機車乘務員講清楚,前方還要連停兩站,再等兩趟交口列車通過,那第四站就可能“磨”停下行列車,也影響了后續下行交口列車,而這時的兩趟交口列車必須是爭分奪秒,稍有影響,就難以交出。
所以,做好“慢”列車的機車乘務員思想工作更為重要,難度也更大,需要列車調度員付出更大的信心、耐心和熱心。
有的列車調度員在行車指揮中采取“三級跳遠式”的列車運行調整方法,也十分有效,這是充分利用人的“錯覺”來彌補心理上的不平衡。
一趟列車連停三站,接著一路通過,可能使乘務員產生“站站停”的心理。如果一個區段有二十多個區間,每通過五六個區間停一次,停四五次到達目的地,機車乘務員心理感覺就不一樣,認為是很正常的列車會、讓安排。利用這種“跳躍式”會讓的列車調整方法,能使機車乘務員在運行途中始終保持良好的感覺,當然這種情況只是在運行條件準許的情況下,才能做到。
合理的“扣點”也是列車調度員調整方法之一?!翱埸c”開車,是為了讓這趟列車通過這一站或下幾站,給這趟列車創造一站或幾站通過的有利條件,但這種方法不容易掌握。點“扣”少了,運行至前方站還會停車,“點”扣多了,浪費通過能力。機車乘務員有時對列車調度員“扣”的點不放心,總擔心到前方站再停車。因此,他的心中打著“小算盤”,自己也“扣”上2min的點,以增加本列車在前方站通過的“保險系數”,這樣既浪費了通過能力,又會給列車調度員造成措手不及,不得不改變列車會、讓計劃。所以,列車調度員“扣點”要精確,必須把實際運行計劃的意圖告訴機車乘務員,機車乘務員執行時,要堅決、果斷,才能與列車調度員的行車指揮步調一致。
無論用哪一種列車會讓方法,去解決“站站停”問題,都離不了列車調度員全面的統籌安排和精湛的列車調整藝術以及相互間的密切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