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蘋果(Apple)公司的綠色供應鏈管理實踐
通過測定,蘋果公司發現大約97%的蘋果的碳足跡直接與產品相關——從制造到客戶使用到再循環使用。剩下的3%都與設施相關。所以當其他公司在關注辦公室如何高效節能時,蘋果更關注減少產品對環境的影響。圍繞產品的全生命周期,蘋果公司做了一份全面的環境影響報告(見圖1-1-1),并給出了蘋果公司的綠色供應鏈管理實踐措施。改進產品,減少產品的環境影響。在設計時要使用更少的原材料,以較小的包裝來運送,不含許多有毒物質,節能和盡可能再循環。對每一個新產品,都通過這樣不斷的努力來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圖1-1-1 蘋果公司碳足跡
一、總碳足跡
2009年,估計蘋果公司排放960萬t溫室氣體。為了準確地測定企業的環境足跡,著重看企業的產品對環境的影響。蘋果公司使用綜合生命周期分析測定溫室氣體排放來源,即把來自于產品制造、運輸、使用和再循環的排放以及設施產生的溫室氣體進行加總計算。
二、各環節碳足跡與綠色供應鏈管理實踐
(1)制造。制造包括原材料提取和產品裝配,占Apple總溫室氣體排放的45%。排放4298000t溫室氣體。
(2)材料使用。蘋果公司的設計師和工程師們已經率先開發了更小的、更薄和更輕的產品。由于產品更加強大,使用更少的原料生產,故產生更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例如,21.5-inch iMac比第一代15-inch iMac功能更強大,屏幕也大得多,但是它少用了50%的原材料和減少了35%的碳排放。
(3)消除有毒物質。設計更加綠色的產品,意味著要考慮用于制造它們的材料對環境的影響。從產品所用的玻璃、塑料和金屬到包裝中的紙張和油墨,蘋果繼續引領行業減少或者消除環境有害物質。
目前工業生產面臨的最大環境挑戰是產品中存在的有毒物質,如砷、溴化阻燃劑、汞、鄰苯二甲酸鹽、聚氯乙烯(PVC)。雖然大多數國家仍然允許使用這些物質,但蘋果已經和其合作伙伴一起努力消除產品中的這些有害物質。不僅所售的每種產品不含溴化阻燃劑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也確保成千上萬的組件不含元素溴和氯,使蘋果走在整個行業的前列。此外,還使用無汞LED背光和無砷玻璃。
(4)負責任的制造。蘋果努力確保供應鏈的安全工作條件,工人受到尊重和具有尊嚴,制造過程對環境負責。實施供應商行為準則和供應商審核報告責任。
(5)運輸。5%的蘋果溫室氣體排放來自于從裝配點到產品銷售所在區域的配送中心的運輸過程。排放溫室氣體510000t。
(6)小包裝。蘋果的設計團隊和工程專家開發產品的包裝,使其盡可能體積小、重量輕、防護性能好。這種有效的包裝設計不僅減少材料使用量和廢棄,也有助于減少產品運輸過程中的排放。例如,用于蘋果筆記本電腦的包裝比第一代蘋果筆記本電腦(MacBook)體積小53%。這意味著每一運輸托盤可以多裝80%的MacBook盒子,每艘船和飛機中可以容納更多的托盤,從而減少船和飛機的使用量,最終產生更少的二氧化碳排放。
(7)產品使用。蘋果產品的使用過程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占46%。4456000t溫室氣體。
(8)能源利用效率。大部分蘋果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是在產品插上電源和開始啟動時產生的。由于硬件和操作系統都由蘋果設計,能夠確保兩者一起工作以節省能源。以蘋果迷你型為例,通過一大一小兩者的創新,能耗減少到只有一個典型的光熱燈泡的1/6,迷你蘋果甚至比一個13瓦的CFL光熱燈泡消耗更少的能源,使之成為世界上最節能的臺式電腦。
iPad、iPhone4、觸控式iPod和蘋果電視機中的A4處理器是另一節能設計例子。蘋果工程師設計A4芯片是一個功能強大且節能顯著的移動處理器,使蘋果設備可以很容易地完成復雜的工作,同時最大限度延長電池壽命。
(9)“能源之星”資格認證。不像其他制造商可能只有一個或幾個產品獲得“能源之星”資格認證,每一個蘋果產品不僅達到還超過美國環境保護署嚴格的“能源之星”效率指導。
(10)再循環。蘋果總溫室氣體中的1%是與再循環相關的。排放62000t溫室氣體。
(11)產品再循環能力。蘋果再循環方法始于設計階段,創造結構緊湊、高效的產品只需要更少的原生產材料。所用的材料包括無砷玻璃,優質鋁,強聚碳酸酯,具有很高的再循環價值,可回收再利用生產新產品。
(12)更持久的產品。蘋果設計可持久的產品。在MacBook陣列中所用的內置充電電池是一個完美的例子。其他的筆記本電腦電池只能充電200~300次。MacBook Pro電池的充電次數可以高達1000次。這種新型電池持續長達5年,MacBook Pro只需要一個電池,而相同時間內一個典型的筆記本電腦需要使用三個。
(13)負責回收。蘋果公司在全球各地開展一項公司自發的和接受監管的計劃,所收集的所有電子廢棄物在被收集到的地方集中處理,沒有被裝船運到海外用于再循環或者處置。再循環器遵循所有適用的健康和安全方面的法律,蘋果不允許在再循環處理的任何階段使用監獄勞動力。也不允許在固體廢棄物填埋場或焚化爐中處置有害電子廢物。
(14)蘋果再利用計劃。一旦蘋果產品到達其使用壽命時,蘋果將會負責回收。蘋果公司在95%產品銷售地的城市和大學校園內建立了再循環項目,自1994年以來從垃圾填埋場轉移了超過59058720t(13020萬磅)的設備。到2010年已實現世界各地50%的再循環率的初始目標。現在已超過70%,正向更高目標前進。
(15)設施。蘋果的設施包括公司的辦公室、配送中心、數據中心和零售商店,占總溫室氣體排放的3%。
(16)整體設施。戴爾和惠普公司主要報告了他們的設施,作為這些設施的環境影響的一個計量器。產品對環境的影響最大。這就是為什么蘋果關注產品設計和創新。即便如此,蘋果公司仍邁出重大步伐減少全世界范圍內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
(17)能源使用。蘋果在設施中以多種方式減少能源消耗。目前,在奧斯汀、得克薩斯州、薩克拉門托、加利福尼亞、和科克郡、愛爾蘭等,蘋果的設施100%使用可再生能源,減少了19200tCO2e排放。此外,蘋果已安裝先進的數控設備、高效的機械設備和監控技術,還在繼續檢測更好的辦法來更有效率地運行設備。另外,在所有的設施中使用節能型蘋果電腦。
(18)員工通勤計劃。蘋果為員工提供了幾種通勤選擇。許多員工利用蘋果公司的公交獎勵。每天高達800的蘋果員工乘公司的免費生物柴油通勤車。估計這些項目已經減少了每天1559的單人汽車使用數。一整年少排放CO2e達10292t,或每天減少38t。
三、總結
如今,環保問題是涉及人類生活的最重要的問題之一。為了下一代,保護我們的環境和資源,我們需要改變管理和運作供應鏈的方式。從經濟觀點來看,GrSCM仍具有優勢。隨著對環境問題和環境立法約束的認識,供應鏈管理者越來越理解GrSCM的優勢。由于環境問題主要是來源于物料,可使供應鏈得到顯著的改善。對于利潤較低的行業,GrSCM會降低供應鏈相關成本。這些成本的降低可被轉化為重要的競爭優勢和利潤。
盡管許多公司正在整合環境問題和供應鏈管理,但整合還很不徹底。第一,存在一種環境和供應鏈管理者之間的文化障礙。第二,在綠色供應鏈項目內缺乏整體方法,因為一般的綠色供應鏈項目通常傾向于幾個分離的過程,而不是整個系統。最后,大多數的環保項目關注幾個流程而不是完整的產品生命周期。企業必須努力在其整個供應鏈中挖掘自己的競爭優勢。
鑒于GDP中高比重的物流成本,GrSCM是國家可持續戰略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從國家層面看,GrSCM是解決可持續發展難題的關鍵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