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江蘇鐵路百年人物
  • 周世青主編 《江蘇鐵路百年》編委會編著
  • 1339字
  • 2019-10-29 14:39:38

洪仁玕 提出在中國修建鐵路的先驅

洪仁玕

洪仁玕(1822—1864),字益謙(亦作謙益),號吉甫,廣東花縣人,洪秀全的族弟,“拜上帝會”創始人之一,太平天國后期主要領導者。

洪仁玕自幼喜讀經史、天文歷數,參加科舉考試失敗后以教村塾為生。1843年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會”,洪仁玕洗禮入教。洪秀全“出游天下”宣傳教義時,因家人反對,洪仁玕未得同去,后在清遠一帶任塾師。洪仁玕一面教書,一面宣傳教義,發展教徒。1851年1月,太平軍于金田起義時,洪仁玕沒能到達。洪秀全派人到花縣迎接,洪仁玕立即響應。接著,洪仁玕和前來迎接的人發動起義,失敗后逃亡,于1852年4月到達香港。

在香港,洪仁玕結識瑞典傳教士韓山文,受洗入教。韓山文死后,他任倫敦布道師,學習天文,留心西方文化。通過學習,洪仁玕的思想認識達到了新的飛躍。在他腦海里,逐漸形成一個用發展資本主義來改造中國的方案,這就是日后他的《資政新篇》的由來。1858年洪仁玕離香港北上,于1859年4月22日到達天京。這時正值天京內訌之后,早期的領袖或戰死沙場,或在內訌中被戮,天王洪秀全猜忌異姓,翼王石達開又率兵出走,朝中無人。天王倚重洪仁玕,不出一月,累累加封而至“開朝精忠軍師頂天扶朝綱干王”,命他總理朝政。

洪仁玕受天王重用,很想有所作為。他根據對世界大勢、西方文明的了解,寫了一部《資政新篇》,進呈天王,主張接受西方文明,走西方強國富民之路。經天王批準刊行,成為天國后期的政治綱領和珍貴典籍。

洪仁玕十分重視交通運輸業這一先行部門的發展,最早提出在中國修建鐵路的建議:以鐵路“為全國之脈絡,通則無病焉。”在《資政新篇》的“法法類”中,他提出了二十多條具體建議和措施。洪仁玕反對傳統觀點中對西方發明“奇技淫巧”“雕蟲小技”的蔑視。在他看來,“火船、火車、鐘表、電火表……等物”,“有奪造化之巧,足以廣闊見之精,此正正堂堂之技”,所以要當作“中寶”一樣珍惜。他還認識到俄羅斯邦之所以聲威日著,就是由于“遣其長子偽裝凡民到佛蘭西學習邦法,火船技藝”。日本和美國亦是如此。

洪仁玕不僅認識到鐵路火車的實用價值,更將其上升到近代文明的高度。在“用人察失類之禁朋黨之弊”中,洪仁玕講到“倘至兵強國富,俗厚風淳之日又有朝發夕至之火船火車……縱有一切詭弊,難逃太陽之照矣。”

從洪仁玕對鐵路火車的價值和意義的論述,可以看出他對鐵路火車的功能有了清晰的認識,可以簡單概括為利商、便運、調兵、富國等。洪仁玕還設計了鐵路運輸線路的方案:“先于二十一省通二十一條大路,以為全國之脈絡,通則國家無病焉。通省者闊三丈,通郡者闊二丈五尺,通縣及市鎮者闊二丈,通鄉者闊丈余”。他認為有了鐵路和火輪車,“雖三四千里之遙,亦可朝發夕至”,對軍事和經濟各方面都大有利益。洪秀全曾在《資政新篇》刻本有關興筑鐵路一項上寫了“此策是也”的眉批。

可惜,洪仁玕的倡議未能實現,就于1864年11月23日在江西南昌就義。但他的遠見卓識,必將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留下濃重的筆跡。正如后人對其評價說:“在中國近代史上,洪仁玕應該占有一席地位;在中國近代經濟史和中國近代經濟思想史上,洪仁玕應該占有一席之地;在中國鐵路史上,洪仁玕應該占有一席更加突出的重要地位。否認洪仁玕在中國鐵路史上首倡者的歷史功績,就是否認歷史事實本身。”

洪仁玕著《資政新篇》影印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明光市| 轮台县| 吉隆县| 秭归县| 剑河县| 屏边| 盖州市| 微山县| 德保县| 绍兴市| 兴安县| 昆明市| 盐津县| 固始县| 桓台县| 政和县| 招远市| 本溪市| 定日县| 黄冈市| 铁力市| 屯门区| 通海县| 兰西县| 贵州省| 固始县| 抚宁县| 衡山县| 河西区| 拜泉县| 昆明市| 沈阳市| 盐亭县| 兰坪| 安新县| 兰考县| 错那县| 尼玛县| 唐山市| 荣成市| 桐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