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1 模型與業務模型

業務模型也是模型的一種,因此我們需要先從模型講起。關于模型的概念,各位讀者可以查到很多種定義,不過,筆者覺得百度上有一種定義比較容易理解: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統、過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種表達形式,也可指根據實驗、圖樣放大或縮小而制作的樣品。

很多人一談起模型就認為模型是抽象的,模型最重要的就是抽象,這種說法對軟件開發人員而言并無不妥,但是對于理解模型的概念而言,還是有些狹隘了。模型也可以是具象的,可以是實物,比如售樓處常見的樓盤模型,古時的工匠為皇家修建故宮、亭臺樓榭時,也會先做出精巧的木制模型,而且是與實物構造一模一樣的“高精度”模型。模型不僅可以是真實的事物,也可以是虛擬的,只要想象力足夠強大,即可創建虛擬模型,比如時下很流行的高達玩具模型、變形金剛等。模型當然也可以是抽象的,比如軟件開發中常用的實體模型、時序圖、狀態圖、用例圖等。圖3-1是幾種不同類型的常見模型。

圖3-1 各種不同類型的模型

模型就是一種表達形式,其實我們所說的話也可以視為一種模型,它是我們頭腦中某種想法的表達,表述的過程即可看作是建模的過程,同時我們的表述還遵循了一定的語法規則。所以,模型其實并不神秘,對于業務人員而言,工作時經常會畫的業務流程圖也是一種模型,與軟件開發中所用的模型相比,無非是存在建模視角和抽象程度的差別。

理解了模型,我們再來看一下業務模型。套用上文所述的概念,業務模型就是對業務的表達,至于這個業務的范圍就要看實際需要了。如果只是針對一個產品,那么業務模型可能就是對產品的設計、生產、銷售、使用、售后管理過程的描述,其中還要包含所有參與方的目標、活動、角色、職責等。如果針對的是一個大型企業,那么業務模型的范圍就可能包含多條產品線,每條產品線都有不同的業務過程,而所涉及的參與方也會更多、更復雜。

所以,業務模型最主要描述的就是組織及其運作過程。企業的業務模型有一個最高階抽象的三角形,如圖3-2所示。

圖3-2 企業的業務模型

圖3-2所示的這個三角形可以說是一切盈利性企業的基本行為,企業為生產而投入成本,產品或服務銷售后獲得收入,而衡量企業業績的最基本方法就是計算收入減去成本所得的利潤。

所有企業的行為都可以從這個三角形出發進行分析,比如,一個企業的基本流程可以概括如下。

企業確定向哪些人銷售自己的產品或服務,這就體現了企業自身的價值定位。

· 企業準備組織哪些人進行生產、銷售,在什么樣的渠道上銷售,為此投入什么樣的資源,這就是企業的生產和銷售流程。

· 收入和成本都需要記賬,這就是財務會計的流程。

· 對利潤實現情況的衡量、盈虧原因的分析等,都體現在管理會計中。

所有的行為都會產生數據,這些數據是我們做系統設計時的必要輸入,是結合業務流程做架構分析的基礎。從這個最高階的核心模型出發,我們可以演化出整個企業的業務過程,可以模型化地創造一個企業,這就是所謂的“大道至簡,衍化致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吉市| 盐边县| 嘉义县| 塔河县| 紫金县| 水富县| 台北市| 阿巴嘎旗| 泰州市| 广丰县| 云梦县| 蓝山县| 龙川县| 大田县| 龙门县| 九龙坡区| 临城县| 温泉县| 马龙县| 巴东县| 邓州市| 宝应县| 扎鲁特旗| 平定县| 略阳县| 沙洋县| 凤阳县| 井陉县| 成武县| 宁河县| 平顶山市| 贡觉县| 平湖市| 贞丰县| 翼城县| 中牟县| 通江县| 康平县| 三穗县| 耿马| 通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