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苗族少女的個人情感與集體生活

清水江邊的苗族小村寨風景秀美,讓人流連忘返。悅人的風景為當地年輕人談情說愛提供了一個絕佳的環境,歷經千年的古樹見證了多少對青年眷侶的浪漫感情,幽幽的河水又帶走了多少情人間的相思,這是一個充滿了感情的世界。尤其是以“年輕人”為主的游方,展現的是綿延一生一世的情感,并且形式多樣,不僅具有地域社會性,更由于參與的人不同而充分體現了其個人性。游方的地域社會性體現在時間、空間和參與人等的組合形式:在時間上,首先分為白天的游方與夜晚的游方,除了這種劃分外,還可以分為平日游方、趕場游方和節慶游方;在空間上,不論是輾轉于不同村寨的各個游方坡,還是在趕場天“恰巧”遇到心儀對象,都體現著當地苗族對情感的渴望與對傳統社會規則的遵守;在參與游方的人員與游方對象維度上,參與游方人員的不固定性與游方對象的非專一性決定了情感不確定性與“多角戀”的結果,是社會復雜性的微觀體現。游方的個人性維度主要體現在游方參與人的個體差異性上,與不同游方對象說不同的話題,抒發不同方面的情感,經由對歌—分別,再見面—互贈信物,直至男方正式向女方家提親這個過程,每對情侶所經歷的情感過程是不同的,個人主體性得到充分體現。

對于在坡上、花園里談戀愛,苗族和侗族有不同的叫法,苗族稱為“游方”“搖馬郎”,侗族則叫“玩山”“玩姑娘”,雖然稱謂不同,但從社會功能上講,“游方”“搖馬郎”與“玩山”“玩姑娘”是一樣的,都是為青年男女提供了一個正式而隱蔽、公開又私密的交往方式。

游方的正式性體現在這種交往方式是老者們都普遍認可的,它是“年輕人可以上坡吃肉、喝酒、打鬧、得些熱鬧”簡美玲.貴州東部高地苗族的情感與婚姻[M].貴陽:貴州大學出版社,2009:48.的機會。而它的隱蔽性又體現在除了姊妹節期間,其余的游方活動多為夜里進行,并且要避開家里的老人和哥嫂,是“偷偷”進行的男女之間的交往活動。游方的公開性是指自家父母都知道姑娘窗前每晚都有小伙子來談話,這個是大家公開的秘密,卻沒有人將這層窗戶紙捅破,父母也不會主動干涉姑娘或小伙子的游方。此外,游方的私密性還指在游方這項活動中,除了親近的人外,一般不會直白地表達自己喜歡哪個姑娘,直到姑娘答應自己來提親后,才會公開。晚上進行的游方,和著月亮灑下的皎潔月光,更增添了幾分私密的情愫。

“玩山”“玩姑娘”與“游方”“搖馬郎”一樣,也是在晚上進行,玩山的活動區域較游方要廣一些,姑娘們可以離開家,到附近的“花園”加池一帶將玩山的地點稱為“花園”。里與小伙子們見面、玩山、唱山歌。姑娘們帶的飯和菜要避免讓爸媽、哥哥們看見,尤其是哥哥,要是弟兄們知道外寨子的小伙子們來到自己寨子玩姑娘了,就會叫上幾個本寨的小伙子,將外寨子來玩山的男孩子們趕走。

一、游方

游方由于受到外出務工潮的影響,平日生活在村寨中的年輕人數量急劇減少,改革開放前那么熱鬧的游方夜晚已不多見,但節慶中的游方還是熱鬧非凡。游方的傳統經由現代科技的改良和幫助,通過網絡聊天、打電話、發短信也被認為是游方形式的拓展與革新。(Yex Fangb)是清水江邊苗族年輕人生活的一部分,進入青春期以后,年輕人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產生了巨大變化,女孩月經初潮以后一般就預示著有了生育能力,這個年齡段也恰好與可以進行游方活動的年齡段重合。“游方”作為一種制度化戀愛方式,有其自身的規則。清水江苗族的“游方”首先具有固定的時間、地點,時間一般為農閑季節的晚上,地點就是游方坡或馬郎場上;同時也對游方的范圍和群體作了規定,男孩子要到別的寨子的游方坡上與那個寨子的女孩子游方,而本寨子的女孩子只能在本寨的游方坡上等著別的寨子的男孩子來找她們。從性別上講,苗族社會在戀愛和婚姻方面與漢族一樣,一般是男性占據主動地位,如只有男性才可以主動出去串寨子游方,女性只能到本寨子游方,除了在趕場天可以出村寨外,平日如果離開了本村寨到外面去游方是不被允許的。在數量方面沒有特殊的規定,但由于夜間山路難走,男孩子們和女孩子們都是三五成群地去游方坡,男女一般不會單獨見面。感情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兩人一對一唱歌,但必須都在彼此能夠看到的范圍內。

一旦進入了游方場,就必須能唱出動人的歌,苗族少男少女靠聽對方唱歌、跟對方對歌來檢視對方的智慧如何,人品如何,家庭如何,在這樣一種尋求終身伴侶的重要場域中,無論是男人或女人都非常重視自己的歌和歌所表達的情感能否被自己的意中人肯定,這對于婚姻成功是至關重要的。

個案4:那時候歌是必須要唱的,歌是用來打動人的。現在已經分不清誰是苗族誰是漢族了,你看她們現在打工的,比漢族姑娘打扮得還漂亮。苗族姑娘除了會繡花,什么都不會,那時候從對歌中去感動你,她也不會考慮你的經濟程度,文化水平,以后的前途。如果你是姑娘,我是小伙子,就專門找你的苦處唱,假如你是沒有母親,那些歌唱得非常感動人。我就專門從這方面打動你,然后就唱:“你也知道我,我也知道你,你來以后怎么怎么樣啊”,好像是騙的似的。當時的婚姻有兩種,一種是家庭包辦的,一種是騙的,沒有真正的愛情,談不上是戀愛,是騙婚的,騙人家姑娘,那些姑娘很純潔,就包括我自己都是騙的。那時候大概6點我就到她村子里面去,天剛剛黑,我就在村頭,她在吃飯,就偷偷包飯給我吃。要是早的時候我就回去了,要是晚了我就在坡上睡,天還未亮再回來。有時候談到三四點鐘了,很疲倦,那時候公路不像現在這種柏油路,那時候是沙子公路,路邊有很多沙子,一堆堆的,就站在邊邊上打瞌睡。有時候柏梓坪的人經過說:“呦,你怎么還站著睡覺”。愛人是老屯的,那時候老屯有個××水庫,我帶一個文藝小分隊到那邊演出,她們觀看演出的時候,因為我既是領隊又是隊長,她就覺得我很會跳,認為我很聰明。慢慢認識以后,就找時間跑到她的坡上去,每天晚上都去。她的苦處就是:“你的村鬼都進不到你的小村,我那個地方就方便些,你看每回來施洞趕場天還沒亮就吃東西,趕完場,買點東西,又急急忙忙走回家里去,但是你去我那地方就不用這么著急了。”那時候姑娘又不像現在這樣可以到處去,臺江縣可以去,凱里可以去,那時候不準亂走,只能趕場的時候出去。那時候趕場也不是趕場,那時候說“去看姑娘”,那姑娘就是“去看小伙子”。很熱鬧,整個施洞地區的小伙子、姑娘都來,有些可能身上一分錢也沒有,大部分人身上一分錢沒有,不像現在個個都是一把一把的錢。然后吃了飯菜來到趕場的地方來看,那個小伙子是什么地方的,是哪個寨子上的,胸中有數,然后想辦法接近他,她就通過姊妹節,那時候隨便你,怎么表達,怎么做,人家不會講你,你可以單獨和他在一旁談話,只能通過節日。那時候除了趕場、趕集不準姑娘出門,不能出村,你可以到鄰居家找姑娘一起刺繡,但不能走出你的村里面。她能夠游方和搖馬郎的地點是固定的,要是超出了你能夠游方的界限,被老人看見了可以用巖角砸死你,因為你對老的很不尊敬啊,規定你到那個地方你就要到那個地方。到了老屯,我吹笛子,她就知道我來了,我在很遠的地方吹笛子她就能夠聽出來是我吹的,那時候吹《東方紅》《南泥灣》這些調子。我那時候18歲,我19歲就當爹了。進到馬郎場只能對歌。那時候很害羞,就不像現在什么話都可以說,不管對的錯的,只要你想說什么就說什么,不受限制的,但是都在馬郎場里面,都不知道你心和我心,有些話也不能說,只能唱歌。你說多了姑娘也不接受。那時候去游方大部分都是兩個、三個人一起去,我當年是和我最好的朋友一起去的。現在他死了,他是臺江縣政府干部,他的愛人也是我幫他搶來的。他的愛人原本是要嫁給街上這個賣碟子的老男人,我把她搶到芳寨以后,她沒有辦法了,才要的這個。那時候他也在文藝隊,我也在文藝隊,那個小伙子很彪,也很帥,他倆自從見面之后就一個喜歡一個(彼此喜歡)。

二、愛藥——亦正亦邪的愛情術

在清水江邊的小村寨中,流傳著許多動人的故事傳說,如仰阿莎的故事、蝴蝶媽媽的故事等苗語敘事長詩是苗族人心中流動的歷史和情感。在這些類似于神話的傳說故事中,也不乏關于愛情的神話傳說,其中零星點綴的關于愛藥的敘述更因其在情感發生、持續、穩定的過程中的神奇作用而成為那些愛情追逐者們最想知道的“愛情秘術”。

愛藥,又稱相思藥。對于愛藥,很多地方有很多不一樣的說法,大多數都認可的一種說法大致為:一旦一位男子掌握了愛藥,他就會將藥投入他看中的姑娘的碗里,讓姑娘服下,或者置于姑娘的衣角上,附于姑娘身上。一旦某一位姑娘被施了愛藥,不管她內心愿意還是不愿意和施藥的男子交往,在愛藥的作用下,她會不顧一切地追求這個男子,直到兩人在一起為止。

由于感情的神秘性和不可預見性,愛情的神秘性吸引了大批的追逐者。愛藥的傳說也由來已久,在古書中早有記載,秦代稱這種愛情術為“媚道”。秦簡《曰書》:“丁丑材衣媚人人。”就是利用丁丑日裁制衣服誘人愛戀。漢代“媚道”也大為興盛,《史記·建元以來侯者年表》中記載“盜婦人初產子臂膝以為媚道,為人所上書言,論棄市”,當時又稱“厭魅之術”。從秦漢史料的記載來看,上述愛情術是利用被施愛情術的女子的衣物或身體器官的一部分來施展致愛情術,并認為這些東西與被施愛情術的女子有身體或靈魂的聯系,對衣服和部分身體器官施法,必然能牽動其靈魂,觸動其情感,使愛情產生。《醫心方》卷二六:“欲令女人愛,取女人發廿枚燒作灰,酒中服之,甚愛人”。敦煌唐人文書中有《攘女子婚人述秘法》:“凡欲令婦女自來愛,取東南引桃枝,書女姓名,安廁上,立即得驗。”這些愛情術的靈驗與否現在已無從考證,但這種愛情術的出現恰巧展現了從古至今愛情對于人們的吸引力,人們追求愛情的腳步從未停歇。愛情是你情我愿,不是單方面付出,但在現實生活中,郎情妹意同時產生的理想情況也只能是愛情的理想,那些在愛情中失意、受傷害的人們便將希望付諸愛情術,希望神奇的愛情術能夠幫助他們得到愛情。

在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也流行著許多關于愛藥的傳說,甚至還有真正的愛藥的配方和制作方法,如宋兆麟通過調查廣西壯族自治區靖西縣鄉村地方,獲知了當地兩種愛藥配制方法:“一種是由動植物制成的。采藥人要到森林中尋找青藤,如果發現有兩棵纏繞在一起的青藤,就如獲至寶。在農歷五月五端午節的那天采下來,精心切割、烘干,研成粉末,對此施行種種巫術,使青藤粉末成為一種愛藥。動物性愛藥是選擇一窩燕子,通常需要三個蛋,當三只幼燕脫殼而出時,即把三只幼燕放在水盆中溺死,三只燕子掙扎不已。如果有兩只互相纏繞在一起,則認為是一雌一雄,遂撈出曬干,在鍋內烘為粉末,制成愛藥。另一只幼燕也要烘干制粉,可作為解藥。這種愛藥不是任何人都能制作的,必須由巫師或在巫師的指導下制成。男女均可使用愛藥。施術者往往趁對方不備,由自己或托他人將愛藥放在對方食物、酒中。對方食用后,情緒興奮、行為固執,語言直爽。被施術者為追求目標,死追不舍,直到二人成為情人或眷屬為止。”宋兆麟.會說話的巫圖:遠古民間信仰調查[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130.

關于愛藥的植物配方還有很多記載,如《歲時廣記》卷二十二引《本草拾遺》:“無風獨搖草,帶之使夫妻相愛。生嶺南,頭如彈子,尾若鳥尾,兩片開合,見人自動,故閂獨搖草”。又如《酉陽雜俎·草篇》:“雅州出舞草,獨莖三葉,葉如決明,一葉在莖端,兩葉居莖之半,相對。人或近之,歌及抵掌謳曲,必動,葉如舞也”。李時珍在《本草綱目》稱舞草為虞美人草,據稱也可制成愛藥。

關于愛藥的記載不計其數,在善于用歌聲表述情感的貴州清水江一代也流傳著愛藥的苗歌。清水江上游的麻江縣民間流傳著一首《愛藥歌》,歌詞如下:

相愛的藥葉子,

飄到山坡下,

我們撿來吃,

吃了跟哥玩,

哥哥心發慌,

談好早成雙,

哥若找別人,

快來跟我談,

分開愁死啦,

妹我愁死啦

阿哥喲,丟不得。《中國民間歌曲集成》全國編輯委員會,《中國民間歌曲集成·貴州卷》編輯委員會.中國民間歌曲集成·貴州卷(上冊)[M].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5:312-313.

此首民歌中所唱到的“藥葉子”就是傳說中愛藥的一種,吃了便會增強愛戀的情愫。在民間相傳如果到山上唱情歌,唱到那片葉子低頭,那片葉子就可以成為制作愛藥的原料,第一句“相愛的藥葉子,飄到山坡下”就表達了青年男女對愛藥的渴求。“我們撿來吃,吃了跟哥玩”,吃了這樣的藥葉子之后,姑娘就會跟哥“玩”了,“玩”在這里是交往,成為男女朋友的意思。“哥哥心發慌,談好早成雙”這句體現了男子焦急的心情,欲將姑娘攬入懷中,娶進家門。“快來跟我談,分開愁死了”這句體現了男子想要跟姑娘在一起的強烈念頭,分開的痛苦令男子無法忍受。苗族很多山歌都是即興演唱的,這首《愛藥歌》也是即興創作的結果,愛藥這種神奇的美好幻想還是支撐了那些不得心上人的垂愛。

在清水江畔的加持苗寨,也有類似的關于愛藥的故事,現在越來越少的人知道這種藥的制作方法了,新的婚戀觀也對他們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使得他們對于愛藥的看法有了一些不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宁县| 芮城县| 蛟河市| 阳山县| 南城县| 黎城县| 抚州市| 汕尾市| 和政县| 榆树市| 微山县| 祁东县| 城口县| 疏附县| 尤溪县| 德清县| 蒙山县| 克拉玛依市| 阿克苏市| 邓州市| 防城港市| 石泉县| 行唐县| 辽中县| 缙云县| 鄂尔多斯市| 民县| 青海省| 蓝田县| 牟定县| 马鞍山市| 涞源县| 黔南| 武邑县| 宜城市| 富裕县| 鹤岗市| 蒲江县| 海盐县| 佛冈县| 红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