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秘書工作手記2:怎樣寫出好公文
- 像玉的石頭
- 2248字
- 2019-08-23 10:19:50
三、如何讓一把手充分了解我高超的文稿寫作水平?
前些天,公眾號后臺有條急切的留言引起了石頭的注意,一位新入門的“材料狗”寫下長長一段話:
老師您好!我是忠實鐵粉,有個辦公室問題想請教一下。是這樣的,我剛剛調去辦公室,有一篇很重要的稿子落到我頭上。我自認為稿子寫得還不錯,但是部門領導是讓我寫,再讓老筆桿去改,定稿后恐怕一把手很難分清內容分工,這種情況如何讓一把手知道我的水平呢?如果自己把題目和導語找機會直接拿給一把手看看,不知道是否合適?
眼看這位兄弟即將因為沖動陷自己于窘境,石頭必須站出來提醒他懸崖勒馬:“兄弟,且慢??!”
試圖繞過所在辦公室,繞過自己的直接領導,繞過文稿起草機制,直接把稿子捅到大領導那兒去表功,以顯示自己的寫作水平,絕對是一種愚蠢的做法。
原因呢,我們一條一條條來分析。
第一,你的材料寫得并不一定真行。剛到辦公室,對領導思路了解嗎?對領導喜好了解嗎?就敢說寫得不錯?自己覺得好并不是好,關鍵是領導覺得你好。寫文章和寫材料是兩碼事,你覺得不錯,領導可能覺得狗屁不通。
第二,得罪直接領導。急于表現,心態浮躁,把直接領導和同事們都得罪了,別說喪失了有老筆桿給你斧正的寶貴學習機會,以后能不能在辦公室待下去還兩說。
第三,違反管理機制。大領導其實未必就關心材料是誰寫的,他忙著呢。你違反層級和管理體制,他說不定反而覺得你不懂規矩、膚淺、浮躁。
可見,越級表現,害處不少、風險很大。當然,如果大領導明確表示要直接跟你溝通稿子,或者你的直接領導明確要帶著你去跟大領導溝通思路,這些情況也都存在,是沒問題的。
雖然新“材料狗”的沖動應該被拍死在沙灘上,但石頭同樣承認,這位不安分的材料員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問題:作為一個初稿撰寫者、基層工作人員,大多數時候隱姓埋名,如何讓一把手知道我的寫材料水平?
石頭把這個問題拋到群里討論的時候,有不少人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不用做什么,慢慢等待即可?!?/p>
這句話當然有合理性,但并不全面,發光的速度,未必不能更快一些、更主動一些。
材料員想發光,依石頭的經驗,可以試試這幾種方法。
1. 提高水平,遠遠超過其他人
真的寫出自己的風格,寫出了別人寫不出的材料,搞成了鶴立雞群,領導肯定很快會知道是你寫的,也知道你能寫。群里討論的時候,有位在局辦工作的網友就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個人范例,他說:
我從三年前開始就給各個層級的領導做PPT,其實我根本不用給他們做,因為他們都是與我工作無關的部門,我工作也很忙,但我還是做了,直到有一天,某領導用我的PPT給全單位上課,我們大領導直接問這個是誰做的,不是機關的風格,然后他說了我名字,大領導第二天把我叫到辦公室,直接讓我給他做了一個,我自然是拿出自己全部的能力做好了。年底,我考評合格,順利晉升。我相信厚積薄發。
這位兄弟舉的是做好PPT的例子,寫材料同樣如此。以前老筆桿們拿出的稿子平平,你一上手,立馬字字珠璣,甩開別人一大截,是個人都會好奇稿子到底是誰寫的,以后你想低調怕是都難。
2. 在媒體發表一些高水平的文章
這基本是一條亙古不變的經驗。你肯定聽過這種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的故事:小李本來是基層鄉鎮辦事員甚至臨時工,因為熱愛寫作,筆耕不輟,頻頻在本地黨報發表通訊、散文乃至詩歌,被稱為“小筆桿”。終于,引起了上級某實權部門的關注和欣賞,發來一紙調令,小李從此踏上職場的金光大道。
發表文章博得關注的方法,至今仍沒有過時。試想,假如你在《人民日報》理論版發表了一篇文章,本單位、本地區誰還不知道你能寫呢,馬上封神,還用你自己吆喝?
當然,不是說非要上《人民日報》發表文章才算數,那個相當難,本系統、本地區乃至更高層次的業務性、理論性報刊都可以。去年,石頭在行業報上發表了一篇四五千字的理論文章,也沒有主動跟誰說,本以為不會有人關注,不承想那段時間動不動就有領導見到石頭說:“小石啊,看見你在××報發了一篇大文章,不錯??!”這說明,領導對媒體發表文章這事還是很關心的。
況且,在報紙雜志上發表文章是件喜事,一件非常適合主動向領導匯報的喜事。雜志印出來了,你大可以拿著雜志主動找到領導:“領導,我在××天地發了一篇小文章,也署了咱局的單位名,您是大筆桿子,請您批評指正!”如此操作,還怕領導埋沒你?
3. 多向老筆桿學習,先贏得老筆桿認可
兔子先吃窩邊草。假如一時沒有發光的機會,別急躁,先用高超的水平征服你身邊的老筆桿吧。
大多數單位都要講先來后到論資排輩,新人根基不牢就想著跟老人爭,往往沒有好下場。想拋頭露臉,第一步不是爭名奪利,而是讓老筆桿認可你。老筆桿平時與領導聊天隨便說幾句褒獎的話,比你王婆賣瓜強很多。
有人可能要問,誰能保證老筆桿都有提攜后人的雅量呢?石頭覺得大概率還是可以放心的,畢竟寫材料是苦差,大家都巴不得找到接班人交出去,需要像寶貝一樣攥在手里不放嗎?
4. 善于經營朋友圈
新媒體時代,朋友圈也是一條宣傳自己熱愛寫作、善于寫作的好渠道。動不動就發學習寫材料、鉆研寫材料的朋友圈,別人一看你的朋友圈,美食、美女、豪車一律沒有,只有“金句100條”“經典提綱50套“老秘的公文寫作”之類的,筆桿子的形象不也能躍然紙上?
也有同志睿智地指出,成名越快,寫得越多,任務越重,主張不要展露在材料方面的任何天賦,就把自己當成文盲好了。
對于這種觀點,石頭不能認同。如果你是來單位帶孩子養老的,這樣想或許算不上什么大錯,但對于追求發展的年輕人,材料寫得好絕對是本事而不是負擔。無論什么行業,文字能力是必備素質,材料寫得好永遠是核心競爭力,不要妄自菲薄,這個觀點石頭在前面講述的很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