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妄想癥與偏執狂——受傷的“理智”

總懷疑對方出軌的“嫉妒妄想癥”

患有嫉妒妄想癥的這種人,對關心對象的一舉一動都會做出沒事實根據甚至不合理的推論。

無獨有偶,在福建省廈門市也發生了類似的事情。只是這次的主人公是一個女的。故事中的主人公不僅懷疑丈夫與外面的女人有染,甚至懷疑丈夫與婆婆、小姑子、自己年僅7歲的女兒都有染。丈夫每次一回家就要被妻子強令脫下褲子,接受她的檢驗。最后,丈夫終于受不了了,提出離婚。妻子的娘家人不同意,他們懷疑自己女兒可能是精神上出了什么問題,于是帶著女兒去醫院檢查,診斷結果為,她患有“嫉妒妄想癥。”

在10年前,兩人一見鐘情,然后就結婚了,但是妻子一直是個疑心比較重的人,每次見到老公和漂亮的姑娘多聊幾句,她的心里就很不舒服。

后來,她變得更加不可理喻了,整天疑神疑鬼,還懷疑老公有外遇。

主要表現就是只要見老公和別的女性說一句話,就馬上懷疑老公與那人有不正當關系。然后怒火沖天,沖過去就扇別人耳光,大罵對方是狐貍精。

那么,到底什么叫做“嫉妒妄想癥”呢?

嫉妒妄想癥又稱奧賽羅癥候群,是一種病態型思想,他們認為自己的配偶或愛人不忠。

大部分情況下,這些指控完全是虛構的,但有時伴侶曾經有過不忠個案通常會質疑其配偶或愛人,并且企圖阻止他們想象中的不忠事件發生。

病人并不會先采取一些方法來取得不忠的證據,而是收集一些瑣碎的佐證(如衣著凌亂、床單有斑點等),就錯誤推論并且證實妄想為真。

患有這種病的人喜歡跟蹤和監視其愛人的活動,主要是指認為配偶或性伴侶不貞的妄想,往往會伴隨著激動情緒,甚至會有攻擊行為。

臨床上以男性較多,經常出現在40歲左右、過去沒有精神疾病的人。

癥狀的發生往往沒有先兆,常常是丈夫突然懷疑太太不貞然后尋找身邊許多蛛絲馬跡,這些蛛絲馬跡往往又增強丈夫的妄想程度。

如果沒有適當的治療,妄想可終生存在;但有時候,當受指控的一方已經不在時,妄想也就隨之而消失。

這類人群一般人格發展不健全,情感發展水平偏低。他們對別人的愛是一種完全占有式的愛。當對方地位發生升遷,獲得更多自由度時,他們的潛意識中就會產生強烈的不安全感。他們懷疑、詰問、跟蹤對方的行為,是想控制對方的一種極端表現。用我們普通人的話來說,就是愛情低能的表現,他們不懂得如何去表達愛,內心缺乏安全感,同時又極度渴望被愛,極度需要占有對方,所以就會提出各種極端的指控來證明對方背叛了自己,只是為了讓對方永遠屬于自己。這種人一般占有欲很強,而且行為很像小孩,不讓人來搶他心愛的玩具,牢牢地握在手里,哪怕把那個玩具捏碎或者怎樣,只要還是在自己手里,他們就會有一種成就感。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人比較沒有安全感,他們特別缺愛,這種人可能小的時候家庭環境不好或者是遭遇過什么精神創傷、感情創傷,所以他們想牢牢抓住任何一件他們想要擁有的東西。一般人其實也會有那種控制欲。一個人如果真的喜歡另一個人,不可能不嫉妒。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每個人對愛都是有點自私的,但是愛還是基礎,這自私也是愛的延伸,不是過分的那種。因為愛,他們也會給對方自由,這是最重要的,他們會給對方一定的空間,而不是試圖控制他的思想、他的行為、他的一切。

總想與明星談戀愛的“被愛妄想癥”

心理學上認為被愛妄想癥是一種罕見的心理疾病,患者會陷入另一個人(通常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和他談戀愛的妄想之中。這種癥狀還有一個別名,叫做克雷宏波癥候群。

此癥狀的主要特征在于,患者會有和另一個人秘密地談戀愛的錯覺。患者總是覺得對方在秘密地對自己傳達愛意,通過各種可有可無的東西,例如媒體,例如動作。

真正患有這種心理疾病的人,他們的行為是怪異的,而且總喜歡跟蹤別人。很多明星諸如瑪丹娜、史蒂芬·史匹柏、芭芭拉·曼瑞兒和琳達·朗絲黛都反復被患有被愛妄想癥的人作為跟蹤的對象。

那么被愛妄想癥的病因又是什么呢?

毫無疑問,缺愛肯定是一點,因為缺愛所以需要被愛,需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在自己的臆想里,感受著自己營造的世界的虛擬溫度。幻想有時候比現實美好,比現實容易,比現實親近,比現實更讓人有安全感,讓人覺得溫暖,有存在感。所以他便一直幻想,直到分不清真實和虛擬。

著名作家果戈理所著的《狂人日記》中描寫了一位患有被愛妄想癥的主角。他想象的世界中自己和狗在說話,想象的世界中,自己是個有著大好前途的人,部長是重視自己的,小姐是喜歡自己的,科長之所以說那些刻薄的話,完全是嫉妒自己的。

主人公他就這樣一直怡然自得地過著自己的日子。事實上這很像是一種自我安慰,但是我們可以看出來,這種人眼里的世界其實是非常狹隘的,他們不敢正視自己,不敢正視周圍人的評價,不敢接受挑戰,不敢面對真實的生活,因為真實的生活總是有很多意外,而不真實的生活卻可以任由自己擺布。

不難發現,這種人大多內向、自閉、缺愛,并且將所有的對愛的渴望寄托在完美對象上。他們為什么會選擇明星呢?就是因為在普通人的視角里,明星是完美的,是可以百分百給他們愛及保護的,他們需要安全感,卻不能從現實中得到,只好求助于自己的幻想。大腦在分析綜合形成潛意識以后,就不自覺地開始這樣做,會有跟蹤,會有和明星們交流的情況,甚至在馬路上差點被車撞的時候都不以為然,覺得明星男友或女友在身邊會拉自己一把。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一種自卑型人格在作祟。

堅信一直有人在傷害自己的“被害妄想癥”

斯皮爾伯格可以說得上是美國甚至全世界最著名的導演,他拍攝的電影票房總收入直到今天也沒有人能夠超越,但是即使是這樣一位聲名鵲起的大導演,坊間也有傳聞說他患有被害妄想癥。

據了解,斯皮爾伯格有專備逃生車,他要求對地震、恐怖襲擊等意外災難都要有應對預案。夢工廠的員工都發有包括防毒面具在內的逃生套裝。而且一輛全新的摩托車就在斯皮爾伯格辦公室樓下隨時待命,以便于他隨時逃生。另外,斯皮爾伯格辦公室里的所有文件,包括劇本企劃書甚至連一張便條都有加密,為了使斯皮爾伯格在說話時聲音不至于傳得太遠、談話保密,他的辦公桌上方甚至懸掛有一塊半月形樹脂玻璃。

這種被害妄想癥在所有的妄想癥類型中屬于最常見的類型。

發生妄想癥的人,他們往往有著特殊的性格缺陷,如敏感、多疑、主觀,自尊心強、以自我為中心、好幻想等。這常與病人童年時期受過某些刺激、缺乏母愛、缺乏與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等有關。

這類患者總是感覺被人議論、誣陷、遭人暗算、財產被劫、被人強奸等,精神上總是處于一種恐懼的狀態。并且他們往往有自殺企圖,必須得早點發現并且早點診斷,否則容易釀成大禍。

這種病癥很多時候都不是因為先天原因,而是由于精神緊張等導致。

我想起來很久以前看過的一則故事,講的是一個很著名的表演小丑的演員讓那個小城里的人們非常開心,他也因為這種喜劇角色聲名大噪,大家都覺得他應該是這個小城里最開心的人,可是我們的主人公卻發現原來他經常去心理醫生那里,訴說他有多不開心多不快樂。這個故事除了告訴我們那些看起來很快樂的人不一定很快樂這個道理以外,還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的很多人其實都有相當程度的各自的心理問題。

在今天這個年代,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市民,沒有必要因為精神緊張就疑神疑鬼,更多時候帶來的可能是負面效應。當然沒有人希望得這種被害妄想癥,我們能做的就是學會減輕自身的壓力,學會明智理智地生活。

“幻肢癥”,“虛構癥”,“錯構癥”

幻肢癥

在美國南北戰爭以后,很多士兵們因為戰爭而負傷,其中的大多數避免不了被截肢的命運(因為當時還沒有抗生素),然后這些士兵們帶著幻肢癥返鄉,后來醫學界開始關注起幻肢癥這樣一種癥狀。

那么,到底什么叫幻肢癥呢?

幻肢癥一般來說存在于被截肢或殘廢的患者,他們否認自己有任何殘缺或者認為自己無肢體殘缺,他們甚至能夠感受到自己身體上該肢體的存在,比如發現自己存在第三只手、第三條腿,這種癥狀被我們稱為幻肢癥。

出現幻肢癥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丘腦頂葉損害。

一般來說,這一類的患者會出現幻想的第三只胳膊或者第三條腿。

(2)腦器質性精神病。

一般出現于乳腺、鼻子、陰莖被切除后,患者感覺它們仍然存在,他們感覺那些地方是原有的形狀或是變了形的、縮小了的形狀。這種類型的精神病是不以意志為轉移的,過一段時間后,此種幻肢存在的感覺可自行消失。

目前幻肢癥的產生原因還不清楚,但是科學家們也一直在努力研究。

虛構癥

虛構癥又稱作記憶性虛構癥,這就是說某些腦器質性疾病患者由于記憶力的減退,而以想象的、無事實根據的一些經歷或事跡填補記憶缺失。

患者會以一段虛構的事實來填補他所遺忘的那一片斷的經過,他們會在回憶中將過去事實上從未發生的事或體驗說成是確有其事。

如果患者有記憶力減退、記憶降低及有編造的情況時,一般我們會認為是記憶虛構癥,它有兩種表現形式,睡夢性虛構癥和幻想性虛構癥,前者臨床癥狀一般是內容荒誕、變幻不定、豐富多樣化,后者帶有幻想的性質在里面。

“虛構癥”這個詞第一次出現于19世紀80年代末的某醫學文獻中。

歷史上,有人做過這樣的測試,測試內容是讓被測試者試看一段錄像,內容是一對夫婦的日常交流。然后測試人員告訴被測試者女主角是圖書管理員,然后叫他們進行回憶。結果回憶的內容是其中的女主角擁有一頭棕色頭發,聽著古典音樂,喝著葡萄酒。另一組被告知的信息是女主角是個餐廳服務員,于是在他們的回憶中,她就擁有一頭金發,聽著搖滾樂,同時喝著啤酒。

有研究者認為,人們用這種方式來彌補記憶的空白,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有個術語,叫做“腦補”。

所以我們不難理解為什么經常有報道稱有人看見外星人或者是宇宙飛船之類的天外來客,并且他們還言之鑿鑿地想要勸服其他人相信他們說的話,強調他們看到的都是真的。同時我們不難理解為什么會有那么多人類未解之謎,說不定其中很多的當事者目擊者都是所謂的虛構癥患者。

錯構癥

錯構癥這種病常見于老年性精神病或腦動脈硬化性精神病患者。他們會對記憶進行歪曲和篡改,把真正的事實與幻想混淆在一起。

病人會把那些并沒有在那個時候發生的事件錯誤地作為當時的事情來談論,并強調它是真的,還給予相應的情感反應。但是事實上在他們的過去的經歷中是有過那些事情的,只是不是那時候發生的而已。

所以它們的具體區別在哪里呢?虛構癥是一種記憶錯誤,患者在回憶中將過去事實上從未發生過的事和體驗說成是確有其事,患者就以這樣一種虛構的事實來填補他所遺忘的那一段事實的經過。但是錯構癥是對過去實際經歷過的事物,在其發生的時間、地點、情節上有回憶的錯誤。所以它們的區別就在于過去到底是有還是沒有。

這兩種病也有相同點,就是致病的原因和機理。長期酗酒導致營養不良,硫胺缺乏可以引起,腦萎縮、腦變性以及腦缺氧也可以導致。

我們為什么將這三種癥狀結合在一起講呢?這是因為這些妄想癥的病因都和身體有關,幻肢癥是因為身體缺少了一部分繼而幻想它的存在,而虛構癥和錯構癥大多出現于老年人中。以上我們所介紹的腦萎縮腦變性之類都是身體的不健康表現,這三種病和我們之前所介紹的被愛妄想癥、被害妄想癥不同,被愛妄想癥、被害妄想癥等的病因大多是心理因素居多,自身身體沒有任何問題,這里卻是因為身體原因導致心理原因才會表現出癥狀。

所以說如果要得到徹底的解決,還要從病因入手。隨著科技的進步,也許這些由于身體不健康導致的癥狀可以由身體好轉來得到解決。當然,這只是猜測,個中奧妙我們仍未可知,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即使身體好轉,如果這種身體上的好轉帶不來精神上的心理上的改變,那么這種癥狀依舊是無藥可治。

“自毀容貌”和“身體畸形恐懼”

據英國媒體報道,31歲的瓦格斯塔夫患上“身體畸形恐懼癥”,她總覺得自己“丑到沒法見人”。

患病令她像暴食癥一樣,總對外貌不滿意。

為變成心目中的“美女”,她不惜整容8次,為支付數目龐大的手術費,更在家中種植大麻,結果被判入獄兩年半。

據了解,在警方的突擊搜查中,有123棵大麻盆栽被檢獲,價值約5.1萬英鎊(約合人民幣50.9萬元),另搜出2380英鎊(約合人民幣2.4萬元)現金。

即使是在事后,她仍表示自己很丑,必須整容才能見人,口氣還相當絕望。

法官看過鑒定報告后認為她患有嚴重的心理障礙,經過再三斟酌后,決定判瓦格斯塔夫兩年半有期徒刑。

那么到底什么叫做身體畸形恐懼癥呢?

畸形恐懼癥

又被稱為丑形幻想癥、美麗強迫癥等。患者個體在客觀上軀體外表并不存在缺陷,或者只是有極其輕微的缺陷,但其主觀想象認為自己奇特丑陋,并因此而產生一種極其痛苦的情緒。簡稱BBD,患上這種病的人強烈認為自己身體某部分不好看。

他們對于自己身體任何一部分都有可能產生不滿,并夸大這些缺陷。

他們傾向于過度強調“美丑的吸引力”,并且夸大“自身的缺點”。

他們無法接受整形手術,因為即使是整形往往也無法使他們對自己滿意,他們甚至會“自己動手做”來整形。

根據資料統計,患者男女比例為1:1.8。年齡最小的有14歲,最大的有53歲,發病年齡一般在青少年,平均年齡23歲。

從文化程度上來看,一般得這種病的人文化層次都比較高,其中高中和大學占90%左右,城市患者多于農村患者。

得這種病的人不止有普通的大眾,甚至還有某些明星。

事實上,這種病女生發病率比男生多這點不難解釋,因為相對于男生而言,女生更在乎容貌,這一方面是由性別本身的特點決定的,另一方面還有社會價值觀上的東西在作祟。自古以來,在人們看女生的各種標準中,容貌都是很重要的甚至是首屈一指的,很多女生為了取悅他人,開始過度注重容貌,整容,隆鼻,隆胸,等等。但是過度在乎的話,就會出現這種心理問題,并且不管自己的真實身材、真實臉蛋是怎樣,他或她都會覺得自己不夠好看,很丑、很肥、很可怕。

患畸形恐懼癥這種病的病因不是太清楚,但是大部分人都有過抑郁癥的歷史。不少患者會化很濃的妝或穿很多衣服來掩蓋缺陷,同時他們還會不斷地照鏡子,以防缺陷被人發現。因此,才有這方面的研究人員想到要研究照鏡子對于人的心理上的影響。

英國倫敦精神病學研究所研究人員是這樣做測試的:

他們招募了25名身體畸形恐懼癥患者和25名健康人士,并且讓其中男女各一半,讓他們接受兩次測試。

研究人員先前猜測,照鏡子會讓身體畸形恐懼癥患者感覺焦慮,即使只照25秒也是如此。測試結果證實了這一想法。

不過,研究人員沒想到的是,健康志愿者照鏡子超過10分鐘后,竟然也開始出現焦慮和壓力癥狀。

他們是這樣測試的:在第一次測試時,研究人員讓測試者照鏡子25秒,第二次照超過10分鐘。

并且在兩次測試前后,志愿者都要填寫問卷,讓研究人員評估他們對自己外貌的滿意程度。

最后研究人員說,每個人都喜歡時不時地照一下鏡子,不過,大多數心理健康的人不會照那么長時間照鏡子分析自己的容貌。

在這之后,利茲大學醫學院的某專家分析認為,不經常照鏡子的心理健康人士會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喜歡的身體部位上,但那些有心理問題的人會把注意力集中在不喜歡的部位。如果照鏡子時間太長,健康人士也會把關注點轉移到不滿的部位,一般來說,10分鐘會讓正常人產生不滿情緒。

所以說,很有可能畸形恐懼癥患者是由于照鏡子時間過長導致的,同時又因為是畸形恐懼癥患者,所以更愛照鏡子,兩者相互促進,從而使自身的問題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

情緒波動、性格孤僻、生活習慣突變等,我們要引起足夠重視,特別是受過重大刺激、精神壓力大、以往有精神疾患病史或家族遺傳史等人群。這些人很有可能患上各種心理疾病。

在很大程度上,只有這些人的心胸開闊了,世界寬廣了,他們才會擺脫這種對于容貌的恐懼、這種過度擔憂外在的夢魘。

關于“偏執狂、妄想癥癥候群”的某些想法

除了我們以上所介紹的嫉妒妄想癥、被愛妄想癥、被害妄想癥、幻肢癥、虛構癥、錯構癥、身體畸形恐懼癥等,還有軀體妄想癥、自大妄想癥、混合妄想癥、未分類型妄想癥等。

軀體妄想癥

患有軀體妄想癥的病人經常求醫求治,因為他們堅持認為自己是患病的,他們頑強不息,雖然常常治療無效。

在此基礎上,病人們可能會自創一些治療方式,其中有些顯得非常怪異,有一定的危險性。長此以往,很多病人都會出現憤怒、排斥、絕望等情況,甚至產生自殺的念頭或企圖。

自大妄想癥

患有自大妄想癥的病人會有很多自大的妄想,在這種妄想的驅使下,他們會刻意改變生活方式來迎合妄想,變得奢侈、傲慢、狂熱起來。他們面對壓力時會表現憤怒的情緒,并會做出一些反社會的行為。

他們的主要妄想是這樣:認為自己與某位大人物有非同一般關系,或者是自己有通靈的能力,又或者是自己具有至高無上的價值、實力、知識、身份。

混合妄想癥

混合妄想癥沒有比較突出的特點,但是卻混合了幾種妄想類型的綜合特點。所以叫混合妄想癥。

未分類型妄想癥

病人會說自己的家人都已不存在,或者自己的腦袋被完全摧毀了等情況。這種綜合癥可以說是一種比較極端的虛無妄想,在旁人眼里更是顯得非常怪誕和荒謬。

這些很多癥狀綜合在一起就是我們所說的“妄想癥”,又叫“偏執癥”。妄想癥有輕有重,輕者可以視為妄想型人格障礙,他們這種人往往會言過其實,愛嫉妒,過高地要求別人,但從來不輕易信任別人的動機和愿望,而且極度地感覺過敏,自閉,思想和行為都偏執。他們自命不凡,不愿意與人交流,愛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并且在自己虛構的世界里自己是非常優秀和獨一無二的。一般來說,持有這種性格特征的人很難和朋友、同事以及家人和睦相處,別人常常會覺得他們很奇怪,從而對他們采取敬而遠之的態度。

比較嚴重的妄想癥與前者的主要差別在于將思想化為行動,并且非常有執行力。這是一種精神病學診斷,指的是一個人不存在其他任何精神病狀,但是抱有一個或多個非怪誕性的妄想的這樣一種癥狀。他們沒有明顯的幻視產生,但是一般來說,他們可能會出現觸覺性和嗅覺性幻覺這種情況,不過這種人一般沒有精神分裂癥病史。

通過之前對各個病癥的詳細分析,我們認為,妄想癥的病因主要就是心理方面的問題。要說生理問題,也是因為生理問題導致了心理問題的產生,也有人有生理問題但是沒有這種癥狀,所以說最關鍵的還是心理問題。

其實說白了,就是這種人沒有自知之明、太自以為是了。事實上在今天這樣的一個社會,誰會每天想要去害你。這種人就是缺乏安全感,缺乏能夠讓自己找到歸屬感的東西。他們不知道該怎么去獲得這種東西,所以他們害怕失去,這就有了嫉妒、妄想癥各種精神心理疾病。他們會死死抓住身邊的任何一個能夠證明自己存在感的東西,無論這個東西是什么。

同時他們一般都沒有太多的能力,生活不豐富,生活圈子比較窄,思想比較狹隘,以宅男宅女居多。他們的關注點不多,總是那么幾個,所以總是愛在那些點上面糾纏,而且患得患失。被愛妄想癥這種明顯就是太缺乏愛了,有可能是患者小時候受過什么刺激,又或者是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不幸的從未感受過愛,如果配合醫生的治療還有環境等方面的改善,另外開闊患者的眼界、心胸,對于那些身體有問題的人先治好他們身體的疾病再繼續觀察,這樣的話,可能癥狀就會得到好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安县| 盈江县| 申扎县| 米林县| 图们市| 玉树县| 广昌县| 修文县| 临江市| 大余县| 宕昌县| 海城市| 林甸县| 长沙市| 延长县| 芒康县| 孝感市| 乡城县| 双流县| 桂林市| 桂平市| 神农架林区| 望城县| 长乐市| 东明县| 万源市| 宜阳县| 九龙城区| 汾西县| 曲松县| 黔江区| 宜兴市| 常山县| 怀来县| 南澳县| 阿尔山市| 临潭县| 扎兰屯市| 大化| 西华县| 曲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