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事記錄了當時居官任職者的一些政務事跡,反映出任職者的道德觀念及思想。
【原文】
陳仲弓為太丘長①,時吏有詐稱母病求假。事覺收之,令吏殺焉②。主簿請付獄,考眾奸③。仲弓曰:“欺君不忠,病母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考求眾奸,豈復過此?”
【注釋】
①陳仲弓:陳寔,字仲弓。②焉:代詞,相當于“之”。③考:考問。
【譯文】
陳仲弓任太丘縣令,當時有個官吏謊稱母親病重請假。后來這件事情被發覺被逮捕,陳仲弓下令殺掉他。主簿請求將罪犯交給獄吏,審查他是否還有其他罪行。陳仲弓說:“欺騙君主是不忠,詛咒母親生病是不孝,不忠不孝,還有比這罪更大的嗎?審查別的罪行,難道還能超過這件事嗎?”
【原文】
陳仲弓為太丘長,有劫賊殺財主①,主者捕之②。未至發所③,道聞民有在草不起子者④,回車往治之。主簿曰:“賊大,宜先按討。”仲弓曰:“盜殺財主,何如骨肉相殘?”
【注釋】
①財主:財物的主人。②主者:主管事情的人。③發所:案發地點。④在草:分娩。起:養育。
【譯文】
陳仲弓任太丘縣令,有一個盜賊劫財殺人,主管官吏捕獲了強盜。陳仲弓還沒趕到案發現場,路上又聽說有人生了孩子后遺棄的事,就趕忙掉轉車頭要去處理這件事。主簿說:“盜賊的事大,應該先追查處理。”陳仲弓說:“強盜殺物主,怎么能比得上骨肉相殘呢?”
【原文】
陳元方年十一時①,候袁公②。袁公問曰:“賢家君在太丘③,遠近稱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強者綏之以德,弱者撫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嘗為鄴令④,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異世而出,周旋動靜⑤,萬里如一。周公不師孔子,孔子亦不師周公。”
【注釋】
①陳元方:陳紀,字元方,陳寔的兒子。②袁公:不知何人。③賢家君:對對方父親的尊稱。④孤:古代侯王對自己的謙稱。鄴:縣名,治所在今河北臨漳西南。⑤周旋:應酬,交往。動靜:行止,這里指安定社會的做法。
【譯文】
陳元方十一歲時,去拜訪袁公。袁公問他:“令尊在太丘縣為官時,遠近的人都贊揚他,他都做了些什么事啊?”元方說:“家父在太丘時,強者以德來安撫,弱者以仁來體恤,讓他們安居樂業,時間長了,他們就越加尊敬他了。”袁公說:“我以前曾任鄴縣縣令,做的也是這些事。不知是令尊效法我,還是我效法令尊?”元方答道:“周公和孔子,生在不同的年代,雖然相隔很遠,為官和處世卻是一樣的。周公沒有效法孔子,孔子也沒有效法周公。”
【原文】
丞相末年,略不復省事①,正封箓諾之②。自嘆曰:“人言我憒憒③,后人當思此憒憒。”
【注釋】
①略:全,幾乎完全。②封:封事,一種密封的奏章。箓:簿籍文書。諾:指在文書上批字或簽名表示許可。③憒憒:糊涂。
【譯文】
丞相王導晚年時,幾乎不再處理政務,只是在文書上簽字畫押。自己感嘆道:“人們都說我糊涂,后人會懷念我這種糊涂的。”
【原文】
王、劉與深公共看何驃騎①,驃騎看文書,不顧之。王謂何曰:“我今故與深公來相看,望卿擺撥常務②,應對共言③,那得方低頭看此邪④?”何曰:“我不看此,卿等何以得存?”諸人以為佳。
【注釋】
①王、劉:王濛、劉惔。王濛,字仲祖,曾任司徒左長史。劉惔,字真長,晉沛國相(今安徽濉溪西北)人。深公即竺法深,晉時高僧,善講佛法。宋本作“林公”。但據程炎震《世說新語箋注》說,東晉康帝時(公元343~344年),何充任驃騎將軍輔佐國政,支道尚未到京都;而何充卻與深公來往密切,把他當作老師看待。因此林公應是深公之誤,今據改。②擺撥:丟開。③共言:共同談論。袁本作“玄言”,疑有誤。④方:還,仍然。
【譯文】
王濛、劉惔和深公一起去看望驃騎將軍何充,何充正在看文件,也不理他們。王濛對他說:“我今天特意和深公來探望你,希望你能放下日常的工作,和咱們一起談論玄理,哪還能埋頭看這些東西呢?”何充回答:“我不看這個,你們這些人怎么能夠活命呢?”大家都認為他說得非常好。
【原文】
王東亭與張冠軍善①。王既作吳郡,人問小令曰②:“東亭作郡,風政何似③?”答曰:“不知治化何如,唯與張祖希情好日隆耳④。”
【注釋】
①王東亭:王珣。張冠軍:張玄,字祖希。②小令:指王珉,王珣的弟弟,曾任中書令。③風政:教化政績。④“不知”二句:張玄當時才學名望都很高,王借言王珣和張玄的深厚交情,巧妙地贊美了王珣。治化,治績教化。
【譯文】
東亭侯王珣和冠軍將軍張玄關系良好。王珣擔任吳郡太守后,人們問王珣的弟弟王珉:“東亭擔任郡太守,社會風氣和政績怎么樣?”王珉回答:“不知治理教化得如何,只知道他和張祖希的交情一天比一天深厚了。”
【原文】
殷仲堪當之荊州①,王東亭問曰:“德以居全為稱②,仁以不害物為名。方今宰牧華夏③,處殺戮之職,與本操將不乖乎④?”殷答曰:“皋陶造刑辟之制⑤,不為不賢;孔丘居司寇之任⑥,未為不仁。”
【注釋】
①殷仲堪:晉陳郡長平(今河南西華東北)人,曾任都督荊益寧三州軍事、荊州刺史,后與桓玄相攻伐,兵敗被殺。②居全:這里指具備完美的德行。稱:稱號,名稱。③宰牧:治理。華夏:本指我國中原地區,這里指東晉中部的荊襄一帶。④將不:表示推測,意思偏向于肯定,相當于“莫非”“大概”。⑤皋陶:舜時的法官。刑辟:刑法。⑥司寇:春秋戰國時掌管刑獄、糾察的官。孔子曾擔任魯國司寇。
【譯文】
殷仲堪要出任荊州刺史,東亭侯王珣問他:“品格完美稱為德,不傷害他人叫作仁。如今你要掌管荊州,身處生殺予奪的高位,這和你原來的操守恐怕相違背吧!”殷仲堪回答:“皋陶制定法律制度,不能說不賢;孔丘擔任司寇之職,也不能說是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