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IN DAILY MEALS
The daily meal is called Chia Ch'ang Pien Fan (家常便飯),i. e., ordinary plain home meal. For a family of five or six persons a daily meal usually consists of three meat dishes and two vegetables. Soup may or may not be served. The main point of difference is that during the daily meal, all the dishes and the rice are served at the same time. Chinese are taught from childhood to regard rice as the main item of a meal and to partake only sparingly of meat and vegetables. Though there may be plenty of meat and vegetables, children are always taught not to take too much of it.

家庭主婦與烹飪
盡管“家庭主婦”這個過時的詞已逐漸失寵,如今的男女主人們已各持有自己的新姿態、新取向、新主張,但此處提及的飲食之道仍然適用,或許甚至比周德麗的時代更為講究。
美食家、有機餐飲愛好者以及對原產地美食情有獨鐘的人都會欣然贊同孔子對于美食的原則:“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恐怕沒有任何中國美食的擁躉可以媲美孔子對食物的挑剔。
例如,孔子不食用市場上賣的干肉和酒,他喜歡盡可能新鮮的本土食材。如果生在今天,孔子可能會在農夫市場買菜,偏愛有機蔬菜、散養肉禽、小型手工啤酒廠和小型酒莊的精釀。如果遵循孔子之道,我們會生活得很好。
孔子喜食本地當季食材的偏好現在似乎已成為常識,他還喜歡肉切得薄些細些,米飯要顆粒完整、不帶谷殼,這都反映了對食物精致、美觀的要求——所有這些都代表著主人對賓客的心。
徐芝韻
一個主婦之重要責任系知道如何烹飪,并且能烹飪一手好菜,這關系家庭之倫樂,無論古今中外均是如此。吾人由于古典可知孔子曾亦說過關于食之問題,吾人能知:
一、他拒酒與干肉購于市場者。
二、他拒食物無適切者及無適飪者。
三、他拒食物無合季者及不善飪者。
四、他喜歡白飯及細切之肉。
古代哪有現代可具配之廚房?哪有如現代之好技術及烹飪之學校?古代的主婦們僅能由她們的家庭學習烹飪之方法,不如現代之主婦們之幸運。現代主婦能享受一切古代所未有之好設備及教材,不僅在家亦可在學校學習到,更有如本書介紹各種各樣各地各省之好菜者。當然她可雇用廚師替她烹飪好菜,她可用現代優良之烹具以供烹調,她也可向菜館叫菜,但一個主婦最重要者莫過于學習如何烹飪一手好菜以維持家倫之樂。
許多人可能認為一個現代之主婦當可馬虎點了,其實不然。一個家庭之樂處均靠主婦之烹飪,假如現代的主婦們忽略了食飪,那么亦可就說她忽略了家庭之倫樂矣!古語曰“食得是福”,現代之主婦們當應注意此事也。
刺激食欲是廚房藝術之一種目標。此種藝術能促使主婦做很美味的菜、很誘食欲的菜,這能使你那嚴格莊重的丈夫高興。此種藝術將幫忙主婦變化菜單,如令空氣煥然一新,使家庭里的人健康快樂。
對于一個賢婦,家庭的和平及幸福是不可缺少的,而這種烹飪的學問及藝術確實是一個很好的幫助。幸而仆役的問題在本國是無甚尖銳嚴峻的,因此一位賢婦如能得熟了烹飪的藝術,就可不必注重在廚房粗雜瑣碎的工作而易于造出好菜了。她如需要可僅于指導而監督的位置。有一句古言說得很真實: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近廚得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