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前言

我從小是個文學愛好者,小學的時候就寫了第一首詩歌,歌頌了曼德拉和非洲人民為自由進行的奮斗。為什么要寫呢?因為老師布置了一篇作文,說內容隨意,而我恰好從廣播中聽說了當時在非洲發生的那些事兒,受到了感動,想要表達一下心中的情感,便寫下了一首詩歌。

就這樣,從小學開始,到初中、高中、大學、碩士、博士,直到現在,我從來沒有中斷過文學寫作,寫下了許多的詩歌、散文和小說,當然主要是小說,長篇的就有好幾部,總字數有幾百萬吧。其中還包括一部史詩,想象了神秘的三星堆文明的起源與消失。這些作品如今正靜靜地躺在抽屜里。也許有一天它們會印成鉛字,也許永遠不會。

但我并不后悔,更不會覺得自己浪費了時間。

為什么呢?因為我寫下這些文學作品,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了表達心中的某種情感,或者說沖動。

如果說畫家繪畫是通過圖像表達情感與沖動的話,那么文學家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這種情感與沖動。兩者實質上是異曲而同工的,所以都可以稱為藝術。也正因為如此,我們經常將文學與藝術合在一起來說。

什么是“文學藝術”?它有兩個含義,一是文學和藝術,二是文學也是一種藝術。

藝術之為藝術的本質是什么?是情感,這是它與哲學和科學不同的地方。真正的文學是為了表達一種內在的情感,更精確地說,是一種強烈的情感,即沖動。

簡言之,哲學與科學都是對世界的解釋,角度不同罷了。而為了準確地表達對世界的解釋,哲學與科學都需要克制情感,力圖理性而客觀地進行表達。

藝術,無論是圖像的藝術還是文字的藝術,它都表達了人自身的一種情感,這種情感當然也是來自這個世界的,但它不是對這個世界客觀的、理性的思考,而是一種主觀的體驗。當這種體驗達到某種強度之時,我們就產生了情感,而當這種情感進一步地達到了某種更高的強度時,我們就有了一種沖動,想要將這種情感與沖動通過圖像或者文字表達出來。這時候就產生了藝術。

這種情感是非常非常古老的,可以說是當猿進化成為人之后就產生了,所以同時也就產生了想要通過某種方式來表達這種情感的需要。于是,早在萬年之前,還生活在巖洞里的人們就在洞壁上畫下了許多動物。

為什么要畫下它們?因為人們為了獲得動物的肉用以食用而展開驚險的搏斗,感動了史前的人們,使他們產生了強烈的情感。而這時候他們還沒有文字,所以只能通過繪畫來表達。

人類如此,個體的人也是如此。

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或多或少對繪畫和文學產生過愛好。例如小孩子,他們為什么喜歡在墻壁上亂寫亂畫?這種幼稚的涂鴉本質上和原始人的巖畫是一樣的,都是想要表達心中的某種情感。而當他們稍稍長大、學會了用文字來表達后,就會寫一些文學作品了,即使不會寫,也會去讀一些。一開始是漫畫和連環畫,然后是純文字的童話,最后就是詩歌與小說這種成熟的文學形式了。這就是詩人與作家的起源,也是詩歌與小說的起源。無論中國最古老的詩歌《詩經》《離騷》,還是西方最古老的詩歌《伊利亞特》與《奧德賽》,無不如此。

從上面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中國與西方文學之間一個很有意思的區別,即中國與西方早期的文學特征是一致的,都是以詩歌為主要的文學形式。但到了后來就慢慢地變化了,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西方不但詩歌依舊發達,還出現了小說,并且小說逐漸地代替詩歌,成為主要的文學形式或者說體裁。而中國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變化,雖然早在唐朝就有了小說,但卻一直是“小”的,文學之大者依舊是詩歌。

這種格局直到明清之際才有所改變。

中國很早以前就有了原始的戲劇,例如《史記·滑稽列傳》中所記載的優孟等就像最早的演員。但這些可算不上是真正的戲劇。而古希臘則早在公元前6世紀就出現了埃斯庫羅斯這樣偉大的悲劇作家了。中國有名的戲劇家則到元代才出現,比如13世紀的關漢卿。

西方的文學不但形式多樣,詩歌、小說、戲劇等都很發達,而且內容也極為豐富,個中的偉大文學家與文學作品可謂汗牛充棟、車載斗量,令人眼花繚亂。

這時候就產生了兩個問題:

一是要通讀所有這些西方文學千年以來的巨作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使對于專業的文學研究者也不可能,何況廣大普通讀者,更是遙不可及。

二是西方文學史中的許多作品是大部頭的,例如托爾斯泰四大卷的《戰爭與和平》;或者說雖然篇幅不大,但并不那么容易讀懂,例如古希臘的悲劇。一般的文學愛好者很難把這些作品從頭讀到尾。

但與此同時,我們又想了解西方文學,又想了解那些文學巨作的優美動人之處。怎么辦呢?《西方文學通史》一書就能很好地解決上述兩個問題。因為它有兩個特點:

一是內容經過了精心選擇。

我從燦若繁星的西方文學中選擇了那些最偉大、最值得我們閱讀的作品。雖然因為各人所見不同,我不敢保證我把最偉大的作品都選進來了。但我至少可以保證我所選擇進來的作品都是偉大的、值得我們好好閱讀的作品。

二是形式經過了精心改造。

這些我所選擇的西方文學巨作基本上都是大部頭的,一部就是一本或者幾本書,倘若只是原文節選,那只能從其中選擇極少的一部分才行,這樣既不可能了解其全貌,也不可能了解它整體的美。

所以我在這里采取了這樣的方式:將整部作品進行濃縮,根據具體情形濃縮成原著的若干分之一,即用簡潔的語言述說整部作品的內容。同時,當原著中有特別精彩的對話或者情節的時候,則原文引用。

如此一來,既可以使我們了解整部作品的全貌,又使我們能讀到其中的精彩文字。

正因為具備了上面所說的兩個特點,我可以負責任地說,倘若您讀了我在香港出版的西方文學系列作品,例如《西方文學簡史》,就可以對西方文學有一個精當的了解:既了解它整體的優美,又可以了解它細微的精妙。

倘若您在讀了《西方文學簡史》之后,想對這些文學作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那么就可以進一步閱讀這部《西方文學通史》了。它的篇幅是《西方文學簡史》的兩倍以上。主要包括了“簡史”中一些沒有的作家與作品,例如弗吉尼亞·伍爾夫及其《到燈塔去》、海明威及其《永別了,武器》,還有普魯斯特及其《追憶似水年華》。由于篇幅的關系,這些人與作品“簡史”中都略過了,但在“通史”里彌補了這一缺憾。

特別是《追憶似水年華》,它是西方現代文學史上最主要的經典之一。但由于其篇幅十分宏大,我很難進行過度的濃縮而不失去原有的韻味,所以只能在“簡史”中略過,在這部“通史”里就有了,篇幅還不小。所以總的來說,倘若您想對西方文學有比較多的了解,讀這部《西方文學通史》是不錯的,可以說,它幾乎將西方文學史上那些最值得我們欣賞、也最有可讀性的作品都收納其中。

進一步地,倘若再結合我關于西方歷史、地理、哲學、科學與藝術的作品,當您通讀了它們之后,就可以自信地說:我掌握了西方文明的精髓。

而這,就是通識教育。

而這,也是不難的。

因為無論是這里的文學,還是其他的歷史、地理、藝術,甚至科學中的相對論或者哲學中的古典唯心主義,我都會用通暢簡明的文字表達出來,可以使您輕松地理解與掌握。

二十年以來,我一直在做這件事,以后也會一直做下去,因為這是有長遠意義的事,是值得一個人用畢生精力去做的。

當然,我并不是說我的作品是完美的,它一定會有這樣那樣的毛病。所以我誠懇地邀請、熱忱地歡迎讀者朋友們批評、指正!也會在未來的新版中加以改正。

是為前言。

文聘元

2018年12月11日于海甸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州市| 湄潭县| 增城市| 开原市| 吉安市| 信阳市| 加查县| 游戏| 神农架林区| 黑龙江省| 霍林郭勒市| 璧山县| 万宁市| 邹城市| 紫云| 濮阳县| 布拖县| 绥芬河市| 葫芦岛市| 黎平县| 台南市| 新巴尔虎左旗| 汉源县| 中卫市| 甘肃省| 五峰| 长治市| 芮城县| 彰武县| 福海县| 岗巴县| 衡阳县| 冕宁县| 子洲县| 敦煌市| 扎鲁特旗| 乡城县| 瓮安县| 佛教| 句容市| 杂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