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醫大師的養生湯
- 路志正
- 734字
- 2020-04-17 18:09:51
夏
中醫認為,心與夏季相應,而夏季屬火,火氣通心,易消耗心臟的陽氣,讓心氣渙散;另一方面,天熱人易出汗,汗為“心之液”,出汗過多也會消耗心陰。故夏季有心臟病的人如果不注意調養,多半會病情加重。其實不管有沒有心臟病,夏季養生都要特別注意養心。
◎夏季,清淡飲食降心火
夏季炎熱,人體多汗,鹽分會隨汗液流失,若心肌缺鹽,心臟搏動就會出現失常。中醫認為,夏季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補心。煮湯時,可以適當多放些鹽,在午餐前趁熱喝下,在潮濕悶熱的天氣,可以起到發汗并補充體內鹽分的作用。
夏天悶熱、潮濕的氣候容易影響人體的臟腑功能,特別是消化吸收功能,這個時候則宜選用清淡原料做湯。
很多人一到夏季就會出現食欲不振、厭食等問題。可以適當選擇可助消化、解暑的食材來制作湯羹,例如可以鴨肉、鴿肉、魚肉為主料,配以菌類、果蔬等煲湯,可適當添加點兒大蒜、洋蔥等調味。
夏季各種水果、蔬菜成熟,應當多食。有人夏季偏愛苦瓜,認為能清火,不過,苦瓜是苦寒的,脾胃虛寒、經常腹瀉、胃怕涼的人不宜多吃。另外,荔枝、芒果、菠蘿等水果是偏熱性的,也不能吃太多。
◎夏季飲食忌冰冷、寒涼
夏季天氣炎熱,人們吃冷飲會比較多。要注意的是,吃寒涼的食物一定要適可而止,不要一次吃得太多,否則很容易傷脾胃,引起腹瀉、頭暈等癥狀,天氣越熱,這種狀況就越明顯。中醫認為小孩是純陽之體,體質偏熱,所以喜歡吃涼的,因此更應注意控制食用量或次數,因為寒涼太過很容易傷及孩子的脾胃。
民諺有“冬吃蘿卜夏吃姜,不找醫生開藥方”,是很有道理的。夏天天熱,人們食用寒涼食物過多,適當吃些姜,能夠起到溫脾陽、散寒濕、和中發表的作用,讓身體陽氣不至于損失太多。淋了雨后,也可喝些姜糖水、藿香正氣水等,以使寒氣排出,防止寒濕入侵身體導致各種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