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周公 《周禮》

西漢初年,河間獻王劉德從民間征集到了一批古書,其中有一部叫《周官》,也就是儒家的經典代表作《周禮》。但此后這本書一直被藏在秘府中,無人問津。直到西漢末年,劉向、劉歆父子在校對秘府中的文獻時才發現了它。

在西漢年間已經出現的儒家經典,如《詩》《書》《春秋》等,史料中都有明確的記載,唯獨《周禮》從未被提及。因此,此書的作者、成書年代等都成了謎。劉歆認為,此書出自周公之手,記錄的是西周的典制。周公是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弟弟。武王死后,成王繼位,因成王年幼,便由周公輔政七年。其間,周公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禮樂制度,主要包含嫡長子的繼承制和貴賤等級制,以及一系列嚴格的君臣、父子、兄弟、親疏、尊卑、貴賤的禮儀制度,對后世影響極大。劉歆據此推測《周禮》是周公的作品是很有依據的,后世普遍接受了這種說法。但除此之外,還有春秋說、戰國說、秦漢說、漢初說、王莽偽作說等六種說法,兩千多年來,史學家們一直為此爭議不斷,難有定論。

《周禮》全書分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篇(冬官篇已經失傳),而天、地、春、夏、秋、冬即天地四方六合,也就是古人心目中的宇宙。其中,天官主管宮廷,地官主管民政,春官主管宗族,夏官主管軍事,秋官主管刑罰,冬官主管營造,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六官中的每一官都統領六十個官職,全書共計三百六十個官職,形成了一個完善的官制體系,對后世影響深遠。隋朝年間開始實行的“三省六部制”中的“六部”,便是仿照《周禮》中的“六官”設置的,唐朝又將六部定名為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和工部,共同構成了中央政府的主體官制,被此后的歷朝歷代沿用。

在闡述這種官制體系的同時,《周禮》還建立了一整套禮的體系,既包含祭祀、朝覲、封國、巡狩、喪葬等國家大典,又包含用鼎制度、樂懸制度、車騎制度、服飾制度、禮玉制度等具體規制,還包含各種禮器的等級、組合、形制、度數,名目繁多,內容豐富,為后世所借鑒,也為今人研究這方面的歷史提供了豐富的史料。

除此之外,書中還包含了豐富的治國思想。天官篇將這些思想概括為“六典”“八法”“八則”“八柄”“八統”“九職”“九賦”“九式”“九貢”“九兩”十大法則,其后各篇更進一步做出了闡釋,既嚴謹又翔實。比如其中對官員、百姓采取的儒法兼融、德主刑輔的政策,就展現了當時執政者非常成熟的政治思想與管理技巧,值得此后的歷朝借鑒。縱觀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很多重大政治變革,如西漢的王莽改制、北宋的王安石變法等,都是從《周禮》中尋求的指導思想。時至今日,周禮中記錄的很多治國思想依然毫不過時,不光能用于治國,還能用于企業管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陵县| 大理市| 巴青县| 凤庆县| 宜都市| 扶绥县| 郴州市| 耒阳市| 辽中县| 博客| 湖北省| 永和县| 吐鲁番市| 莱西市| 墨竹工卡县| 宁武县| 乌什县| 磐石市| 弥勒县| 满城县| 吉隆县| 松滋市| 西青区| 梧州市| 仁怀市| 长岭县| 辰溪县| 酒泉市| 石狮市| 且末县| 绵阳市| 中宁县| 奇台县| 昌图县| 乳源| 建昌县| 德化县| 桂平市| 十堰市| 社旗县| 安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