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章 性別(2)

第四節 對女性身份的逃避

在社會中,男性占據明顯的上風,必然會嚴重阻礙女性的心靈發展,導致基本上所有女性都萌生了這樣一種思想:對自身的女性身份心存不滿。相較于因受約束而極度自卑之人,女性有著極其相近的心靈活動路徑,且該問題必將因對女性的成見,變得更加嚴重且復雜。可能會有很多女孩會在這種條件下,找到某種方式,為自己做出彌補。然而,一般情況下,她們會把自身性格與智慧,乃至自身的一些特權,當成這種彌補的源頭。雖然因為這些特權,女孩不必再被某些責任與義務約束,且能獲得奢侈享受,但這種優越地位實際并不存在,即女性獲得的極大的尊重并不真實存在,所以這不過是為“一著不慎,滿盤皆輸”提供了證據。其實女性優勢有些理想主義,但由于其源自男性的利己需要,并由男性一手創造,因此終將變成一場空。喬治·桑在這方面的觀念一語中的:“是男人巧妙地發明了女人的美德。”

抗拒女性身份之人通常能分成兩種類型。第一種是努力朝男性化邁進,前文中已簡略提及。這種女性往往很有精力和野心,堅持追逐人生的美妙之處。超越兄弟或是其他男性同伴,是她們一門心思想要達成的目標,所以一般被認為只有男性才能參與的活動,她們會積極參與,且她們會對運動等懷有更濃厚的興趣。她們往往會逃避愛情與婚姻,因為她們必然會在這種關系中為超越丈夫,用盡各種各樣的手段,讓其中的和諧受損。對家務活的極度厭惡會讓她們當眾把這種情緒說出來,或為推脫這項責任兜圈子,例如說自己不會做家務,同時為證實自己自幼便缺少相關天賦,羅列出種種證據。

實際上,這種女性為了彌補男性優勢給自己的打擊,采取了男性化這種方式來抗拒女性身份,便是其基本對策。她們往往會被冠以一些帶有明顯歧視色彩的稱謂,如男人婆、假小子之類。在很多人看來,這種女性天生擁有一種男性元素或是分泌物,導致其行為傾向于男性。但人類文明的整體歷史表明,女性一度承受著且現在依然承受著社會給予她們的太過沉重的壓力,不堪忍受,所以才會選擇抗拒。我們很容易理解女性會借助男性化這種方式展現自己的抗拒,畢竟人類只包括兩種性別,每個人都務必要在成為理想化的女人和成為理想化的男人之間做出選擇。由此可知男性化做派是僅有的能逃避女性身份的方法,反過來也是一樣。因此,女性的男性化是基于人類社會的范圍如此有限,不包含其他可能,跟神秘莫測的分泌物的影響無關。要想女性快樂地跟生活和社會相適應,一定要確保男女兩性完全平等。所以在女孩心靈發展期間或許會出現的種種阻礙,都是不容忽略的。

第二種女性畢生都任由上天安排自己的命運,面對自己的處境,她們表現得如此適應、馴服、謙恭,幾乎讓人無法相信。然而,她們不會取得太大成就,因為她們只是看似能夠適應各種處境,其實才能極度匱乏。她們也許會罹患神經癥,因此看起來更脆弱,更需要他人關心,這會成為她們無法跟社會生活相適應的托詞。她們會表示自己的教育與生活方式頻頻受到打擾,罪魁禍首便是神經癥。在她們看來,全世界再也找不出比自己更好的人了,自己之所以無法自如地接受人生挑戰,無法讓身邊人獲得幸福,是因為自己病弱的身體,真是可惜。她們這種順從、謙恭、對自己的壓抑,其實都是一種抗拒的方式,跟第一種女性沒有區別。這種抗拒的方式似乎在代她們說出:“生活連一點幸福都沒有!”這種含義已經再清楚不過了。

準確說來,尚有第三種女性深感痛苦,因為她們雖不抗拒自己的女性身份,卻明白自己地位低賤,只是附庸,且無法擺脫這種命運。她們承認男性擁有特權,熱烈贊美男性,稱其能干又成功,應擁有特殊身份,這是基于她們對女性生來低賤,唯有男性才能在生活中取得成就的觀點的堅信不疑。她們將自己的脆弱完全展露出來,不帶半分掩飾,好像想為獲得更大幫助,不惜將此事公告天下。其實,她們的這一態度正是抗拒的開始,她們已為此籌謀了很長時間。“這是男人才會做的事。”她們時常這樣說,以此宣泄憤懣,并輕巧地讓丈夫承擔了所有婚姻的責任。

被當成低賤群體的女性,卻大半是最關鍵也最艱巨的教育任務的承擔者。接下來說說以上三種女性對該任務的態度,并利用該機會為三者劃分更清晰的界限。擁有男性化做派的第一種女性,通常會以野蠻粗魯的態度對待孩子,且經常懲處孩子。深感壓力的孩子為逃避她們,用盡各種各樣的手段。就算能發揮作用,這種教育方法最多也不過是種軍事訓練,價值不高。這種母親作為教育者,在孩子看來相當惡劣,這點毋庸置疑。大聲和嘮叨反而讓她們難以實現目標,更有甚者,會造成多種危害,例如也許會鼓勵女兒變成她們的模仿者,讓兒子遭受乃至畢生遭受這種恐慌的影響。在這種強制性教育中長大后,男性好像很難擺脫恐慌對自己心靈的困擾,以至于很多人會極力逃避女性,對全體女性都持無法信賴的態度,這當然會導致顯著的界限與疏遠出現在男性與女性之間。我們將母親的強制性教育,確定為男性罹患“恐女癥”最重要的原因。部分研究人員卻提出了一種可信度不高的說法,說其源自“雄性與雌性激素比例不協調”。

其他兩種女性在承擔教育任務時,也沒有足夠的能力。她們很難讓孩子聽從自己的管束,因為她們嚴重缺乏自信一事,能輕而易舉被孩子看出來。她們也許會在這種情況下表現得更加惡劣,不停地嘮叨、斥責,還表示會向其父親告狀,以此作為威脅。向父親求助的做法,把她們自信不足的缺陷和不相信自己能夠把孩子教育好這兩點,都暴露了出來。實際上,她們的所有做法都證明,她們想逃避這項任務,在她們看來,教育任務必須要由男人承擔,缺少了男人,教育便無法展開。一般說來,這兩種女性都無法投入精力去教育孩子,她們始終認為這并非自己所長,因此會推卸責任,讓丈夫、家庭教師擔負起這種責任,且對此滿不在乎。

為逃避生活,部分女性會以所謂“崇高”作為借口,該做法其實暗示了其對女性身份不滿到極致。例如修女以及其他因職業獨自生活的女性,她們表現如此極端,說明她們并不認可自己的女性身份。很多早早開始工作的女性也有相似的情況,她們將工作視為在某種程度上維持自身獨立、逃避婚姻的庇護傘。這同樣說明對女性身份的反感,是女性這樣選擇的動機。

這種女性的婚姻能否證明其愿意做女性?答案是婚姻未必等同于對女性身份的認同,這點非常明顯。有個頗具代表性的案例,一位三十六歲的女士來求醫,表示自己罹患了多種神經癥。她在家中排行老大,父親年紀老邁,母親卻年輕且驕縱至極。我們能從她年輕漂亮的母親跟一個上了年紀的男人結婚一事,推導出這段婚姻必然包含著對女性身份的厭憎。這并非和諧的婚姻,母親終日大喊大叫,為了讓所有家庭成員無論愿意與否,都聽從她的命令,愿意做出一切犧牲。至于上了年紀的父親,卻在所有事情上受母親壓迫,一點反擊的能力都沒有。女兒提到,父親連在沙發上躺著都不行,因為母親不允許。簡而言之,強制實行自己喜歡的管理家庭的方法,將其變成家中至高無上的法律,便是母親全部的舉動。

這位病人自幼便有很強的辦事能力,深受父親寵愛,但反過來又被母親挑剔、反對,在任何方面都是如此。母女倆的關系在弟弟出生后更加惡化,讓人無法忍受,因為母親對弟弟偏心至極。在其他事情上,父親表現得忍耐、遷就,卻總是在危及女兒利益的事情上站出來,為女兒提供庇護。女孩據此發覺自己可以依靠父親,并由此對母親產生了由衷的怨恨。

母女間爆發了十分激烈的沖突。母親有潔癖,被女兒抓住不放,發起進攻。有嚴重潔癖的母親甚至向女用人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務必要擦干凈其觸碰過的房門開關。女兒卻故意不修邊幅,四處亂走,還抓住一切機會弄亂家里,好像能從這種做法中得到特殊的快樂。

相較于母親的期許,她擁有了截然相反的性格特征。很明顯,這證明并非遺傳決定了性格。若非有一項有意或無意的計劃潛藏在背后,孩子不可能擁有各種會讓母親暴跳如雷的性格特征。直到現在,這對母女依然彼此仇恨,簡直勢不兩立,讓人難以想象。

女孩八歲時,父親在家中一直支持女兒,母親的臉色卻從來沒有好看過,為實行自己那一系列管理家庭的方法,她表現得既尖銳又苛刻,訓斥女兒是家常便飯。女兒心存恨意,極力反抗,為諷刺、進攻母親,不斷說出相當惡毒的話語。這種家庭狀況在弟弟罹患心臟瓣膜病后,變得越發復雜。作為母親的至寶,弟弟一直深受母親寵愛。他生病后,母親更加關懷他,寵愛他。這表明在他們的家庭中,父母雙方始終以對立方式對待子女。在這種環境中,我們這位病人逐漸成長。

這位病人在隨后的日子里,忽然莫名其妙得了焦慮癥。實際上,她時刻想著跟母親對抗,因為種種惡毒的思想,心靈飽受折磨,以至于產生了抑郁至極、沒有一件事順心的感受,這便是她的病因。她在之后忽然又成了狂熱的教徒,可這對她改善自身處境并無幫助。不過,她的惡毒思想最終還是消失不見了。在眾人看來,是藥物的療效改善了她的狀況。其實,她的病情迫使她的母親從進攻轉向防守,避免跟她發生激烈沖突,才是更有可能的原因。只是病情得以改善的她,卻對雷電產生了深深的恐懼,這成了她的后遺癥。她覺得自己居然對母親有那樣惡毒的念頭,心腸歹毒至此,所以天上才會出現雷電,最后一定會將她劈死。她在那段時期有多希望自己不再仇恨母親,可想而知。

她逐漸成長,好像即將迎來美好的未來。“無論有何心愿,這個女孩肯定都能達成。”一名老師這樣表示。她深受這句評語影響,覺得這說明“我一定能取得了不起的成就,只要我有這種意愿”,雖然老師也許只是隨便一提。她跟母親的戰爭,因為這種認知變得越發白熱化。

她在步入青春期后,長成了美麗的姑娘,又在適婚年紀得到了很多男士的追求,結果她的刻薄惡毒卻導致每段感情都以失敗告終。她曾對一位年長她很多的鄰居產生了好感,眾人很擔心她最終會跟那人結婚,可沒過多久,那人便搬離此處,她卻繼續留在這里生活。之后再無一人向她求婚,直至她年滿二十六歲。在她的生活圈子里,所有人都知道此事,卻因對她在成長過程中的經歷不甚清楚,不了解個中原因。她從童年時便開始跟母親激烈對抗,飽嘗艱辛,由此產生了一種讓人厭惡的缺陷,那就是動不動便跟人發生爭吵。她覺得能主動挑起糾紛就是勝利,且自己必須不停地追逐新勝利,因為母親從未停止過刺激她的怒火。只有激烈的爭吵才能滿足她對虛榮的渴求,才能讓她獲得至高無上的幸福。而她對在爭吵中擊敗對方的強烈欲望,也能為她的行為十分男性化提供充足的證據。

二十六歲那年,她認識了一名男士,此人很受人尊重。她的性格如此爭強好勝,這位男士非但沒有退卻,還對她展開了相當熱烈的追求,并且不管在什么事情上,都愿意順從她的意見。親戚全都逼她跟這位男士結婚,她卻不斷表示自己從來沒有這種念頭,因為跟他相處,自己無法得到快樂。要明白這點并不困難,但前提是要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她的性格。但她抗爭了兩年后,終于還是跟這位男士結了婚,原因在于,她深信自己能徹底掌控他,他已跟她的奴隸沒有區別。這說明由始至終,她都暗暗期待能嫁給一個完全對自己順從、滿足自己一切要求的男人,跟她的父親沒有區別。

但沒過多久,她便意識到自己錯了。丈夫在婚后數日便開始安坐著抽煙,看報紙。早上,他去上班。晚上,他準時回來用餐,并會因晚餐未能及時做好發出幾聲怨言。他向她提出了如下要求:干凈、溫柔、準時。他還為她制定了種種規則,她卻完全不準備遵從,因為她覺得這些規則并無道理可言。她與丈夫的關系,跟她與父親的關系基本沒有共通之處,她的夢想由此幻滅。丈夫不想讓她如愿,她的愿望越多,他便越是如此。她也完全不理會丈夫的要求,丈夫越是希望她好好履行家庭主婦的責任,她便越是如此。她整天尋覓各種機會,告訴丈夫他無權做這些要求,并清楚表示自己對他并無愛意。丈夫卻繼續向她提出種種要求,完全不把她的話放在心上,她因此覺得自己無法得到美好的將來與幸福。追求她時,這個安分守己、剛直無私的男人表現得那樣順從,那樣謙恭,結果這種順從與謙恭卻在得到她后忽然徹底消失了。

她跟丈夫的關系也沒有在她生下孩子后得到改善,她還因此被分配了一項新的工作,且不得不去做。她跟母親的關系,這段時期也不斷惡化,因為從頭到尾,母親都極力站在她丈夫那邊。她跟丈夫的家庭矛盾不斷升級,丈夫在這一漫長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有憤怒且十分粗魯的表現,從而增加了讓她埋怨的借口。毋庸置疑,她那種讓人很難親近的性格,直接導致了丈夫的惡劣表現。她不能謹遵女性身份,覺得自己能一直悠閑度日,并有一名奴隸相伴,其能讓自己的一切要求得到滿足,認為這才是自己心目中真正且有意義的生活,便是她讓人很難親近的原因。

眼下,她能采取何種舉措?離婚,返回母親那里,將自己的失敗公告天下?但她其實毫無自立的準備,因此無法做到這一點。再加上離婚對她這種傲慢且貪慕虛榮的人而言,絕對是一種恥辱。她于是被迫在丈夫的責備與兇惡母親對她要干凈衛生的嘮叨中痛苦度日。

然而,她忽然變得講衛生了。每天,她都忙著清潔灑掃,好像在母親多年的教導下,最終改正了自己的錯誤。母親見她清理垃圾,打掃房間和柜子非常欣喜,丈夫也十分高興,認為情況已得到改善。但她這種改善好像過了頭,她不斷清潔灑掃,把家里弄得干凈至極,除此之外,什么都不關注。另外,她做家務時,不希望被其他人干擾,但這種熱忱卻讓其他人受到了干擾。她會將所有被人碰過的干凈東西重新拿去洗刷,且絕不容許別人代勞。

不停地清潔灑掃其實是種病態。在對自己女性身份不滿的女性身上,經常表現出這種病態。借助這種盡善盡美的干凈品格提升自己,表明相較于少做家務者,自己的表現更加出色,便是她們此舉的目的所在。她們如此能干,的確會在無意間攪亂全家上下。這種女性的家堪稱最凌亂的家,實際上,要說她們此舉是為了弄亂整個家,而非把家收拾干凈,也無不可。

這說明一些看起來像在嚴格履行女性責任的做法,實際上卻并非如此。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類似案例。說回這位病人,她的如下情況都跟我們的推導毫無出入,包括沒有同性友人,無法跟任何人友好相處,不知道怎樣站在他人的立場上思考問題。

為了讓女孩準備得更加充足,以便在對生活的適應中表現得更加出色,我們從現在開始,有必要尋找更好的方式,向女孩提供教育。但像這個案例這樣,女性在很好的環境中依舊形成了完全無法適應生活的生活方式,自然也是有可能的。雖然所有了解心理學的人都將否認,所謂女性低賤在現代社會得到了法律與傳統的保護,但我們卻必須承認這是事實。所以為了辨別、阻止相應的錯誤做法,務必要隨時保持警覺。這是基于社會生活的整體秩序已被當前這種錯誤態度損害了,跟人們太過尊重女性已經到了病態的程度無關。

我們利用這個機會,來探討一下所謂“危險年齡”——五十歲前后——這種貶損女性的觀點。女性的部分性格特征在這一年齡階段將越發凸顯,且女性將在同一時間遭遇絕經這種重要的生理改變。絕經對女性就等同于痛苦生活的開始,也等同于她以畢生精力艱難獲得的少許重要意義即將恒久消失。她的身份與地位此時好像失去了原先的穩定性,鑒于此,所有對維持原先身份與地位有幫助的方法,她都一定會加倍努力爭取。可惜能適應當前情況的才是有價值的,這項原則卻在人類文明中占據著掌控地位。這導致一切老人都生活得比較艱難,不斷走向衰老的女性尤其如此。對年老女性的價值完全否認,將嚴重傷害她們本人,而人類之所以能存活下去,自然不是只依靠對輝煌過去的回憶,因而這也會傷及其他所有人。若某個人的力量與辦事能力不斷衰減,無法遏止,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就應繼續以其年輕時創造的所有成就為依據,確定其價值。不能只因某個人上了年紀,便將其徹底排擠出社會的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這種做法對女性便等同于貶損與奴役,這點毋庸置疑。念及自己將來一定會有如此身不由己的人生經歷,一名正值花樣年華的姑娘會產生怎樣的憂慮與抑郁,請想象一下吧!因此務必要確保五十歲以后,女性不會一切終止,不會失去所有價值,務必要確保年齡增長不會讓人的榮耀與價值隨之發生變動。

第五節 男女緊張的關系

人們思想上的錯誤,導致了各種歧視女性的悲慘狀況。人類的成見會在產生之后迅速擴及全社會,展現于方方面面。由始至終,女性低賤也就是男性尊貴的悖論,都在影響男性與女性的關系,導致一切愛情關系都變得非常緊張,危害乃至時常毀滅男女兩性的幸福。愛情生活受到污損、扭曲、侵蝕的過程便是如此。圓滿和諧的婚姻之所以罕有,很多孩子之所以認為婚姻艱苦且危險至極,原因就在于此。

孩子很難對人生有全面認知,因為其視線被對女性的成見遮擋了大半。思考一下,因為心急想要逃避生活,才希望步入婚姻的女孩有多少,將婚姻當成一種罪過,避無可避的男孩與女孩又有多少!男性與女性緊張的關系,現在已經引發了相當普遍的問題。更多且更難以解決的問題不斷涌現,只因男性會因女性逃避社會強行賦予自己的女性角色的意愿增強,而越發強烈地想要實施自身特權(雖然這沒有任何依據)。

建立平等的合作關系,是讓所有人認可自身性別,讓男性與女性真正實現均衡與協調的最佳方法。所有人都應對此事做出鄭重思考,并思考怎樣建立平等的合作關系,因為男性與女性間的附庸關系,就好比國家間的從屬關系,但做附庸或從屬,對任何人、任何國家來說,都是無法恒久忍受的,再加上無法以正確的方式對待自己與另一半的性別的人,會嚴重干擾另一半的概率也相當高。由于任何人都務必要建立兩性關系,因此這種關系在社會生活中不可或缺,且有十分普遍的影響力。但現在兩性關系毋庸置疑已更加復雜化了,因為孩子們全都被迫接納了這樣一種行為模式:對另外一種性別持輕蔑與否認的態度。上述問題原本能得到妥當解決,但前提是要能平靜下來,以正確的方式開展教育。人們的整個人生發展方向,已被現代社會過多的不利元素徹底固定下來,這些元素包括過快的生活節奏,過于浮躁的社會整體,過于稀少的真正被檢驗、證明過的教育方式,尤其是無時無處不在、連幼兒園都有的不計其數的競爭。

面對愛情,很多人會畏懼、后退,這說到底也源自性格成見。男性受性格成見作用,時刻想展現自身男性化的方面,為此甚至可以背叛道義,玩弄陰謀,采取武力。此舉必然會對坦率與信賴這兩項維持愛情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造成損害,對此不必有任何質疑。例如唐璜,他要通過頻頻征服不同的女人,彌補自己在男性氣魄方面的不自信,為自身做出證明。夫妻之間會因廣泛存在于男女兩性間的信賴缺失,難以坦誠對待彼此,以至于嚴重影響了全體人類。而對男性氣魄的過度強調,則代表著無盡的挑釁、刺激、騷動,這當然會讓男性養成一些惡習,包括貪慕虛榮、傲慢自大、彰顯特權等。簡而言之,這些全都違背了正常、和諧的社會生活。這說明面對婦女解放運動,我們毫無反對的依據,而由于要妥當解決男女兩性的關系,要讓人類得到幸福,首先務必要讓女性認同自己的女性身份,因此支持女性追求自由與平等,便成了我們的責任。

第六節 試圖做出改革

男女同校制度是一切改良男女兩性關系的舉措中最關鍵的一項。截止到目前,該教育制度依舊有部分人反對,部分人支持,沒能獲得廣泛認可。支持的人深信,該制度能盡早為男女兩性創造彼此了解的良機,各種錯誤的成見及其毀滅性后果,都將因這種了解的加深而相應減少。反對的人卻提出了如下意見:男孩與女孩在進入學校前,已出現了相當顯著的差異,他們在同一個學校接受教育,只會導致彼此的差異越來越大,因為相較于男孩,女孩在這個階段的心理發展速度要快很多,男孩必將因此承受重壓,原先他們覺得自己生來便要承擔如下責任,包括維護自身特權,為自身能力在女孩之上做出證明,可到了這時,他們忽然發覺自身特權原來如此脆弱,跟泡沫沒什么不同。部分研究人員也表示,男孩會在男女同校的模式中以局促不安的態度對待女孩,并由此傷及自己的自尊。

這些觀點無疑都有各自的依據,但是其全都建立在如下基礎之上:男孩與女孩相遇后便會發生競爭,為確定能力、才華更為出眾的是哪一方而較量。如果把鼓勵兩性競爭當成男女同校制度的真正意義所在,如果連老師、學生都支持這樣的觀點,那該制度造成大量惡劣的影響,便成了不可避免的。實際上,培養男女兩性相互合作的精神,為讓男女兩性在走上社會后能和睦共處,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才是男女同校制度的目的所在。該制度會因老師對其目的缺乏認知,喪失原有的意義,最終走向失敗,無可挽回。對該制度持反對意見的人,這時自然就掌握了更多依據,對自身觀點的正確性更有自信。

有才華的詩人一定可以利用自己巧妙的文筆,細致、精彩地描繪出男女兩性的各種不均衡。我們卻只滿足于清楚解釋其中的重要之處。眾所周知,女孩步入青春期后,似乎有種自己比別人低賤的感覺,一舉一動都很害羞,不自然。實際上,這類似于之前提到的生理缺陷引發的自卑,但女孩覺得自己比別人低賤的觀點,是由環境強行賦予的,這是二者的重要差別。女孩在女性被歧視的整體環境中,會不由自主地建立一種行為模式。某些情況下,連觀察力極強的研究人員都會誤會,她是真的比別人低賤,所以才會有這種表現。總之,女性卑賤的悖論通常會導致男女兩性都熱烈追逐巨大的權力和不適合自身的角色。到最后,這將造成何種結果?人類社會的混亂不斷加劇,人與人不能再以坦率的態度對待彼此,人們深陷各種錯誤與成見中,難以重獲自由,最終再也不可能獲得任何幸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阴县| 日喀则市| 缙云县| 奉化市| 迁安市| 常州市| 山东省| 高青县| 浙江省| 石城县| 汪清县| 沂源县| 鄂尔多斯市| 余干县| 桦甸市| 苍南县| 张北县| 雅安市| 新河县| 资阳市| 沂源县| 阿巴嘎旗| 克什克腾旗| 宁南县| 昌邑市| 婺源县| 库车县| 攀枝花市| 厦门市| 定日县| 郴州市| 黄大仙区| 含山县| 古丈县| 甘肃省| 乌海市| 阜宁县| 玉林市| 乌拉特中旗| 绍兴市| 工布江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