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的邏輯構造(二十世紀西方哲學譯叢)
- (德)魯道夫·卡爾納普
- 1050字
- 2019-08-16 18:02:36
第21節 上述關系的配置問題和本質問題
因果性的例子表明,對配置問題的研究是事實科學的任務。對于前面提及的那些關系的配置問題也可以這樣說。心物關系的配置問題是大腦生理學、心理學和精神病理學所研究的。它們試圖發現在中樞神經系統中與某一心理過程相應的是怎樣一類生理過程,反之亦然。科學在這個領域的任務幾乎還完全沒有解決。進行這些研究顯然有技術上的困難;然而,這里并不存在根本的障礙,并不存在我們知識的絕對界限。人們對表達關系的研究比較少,盡管這種關系對實際生活有極重大的意義,因為我們對他人的了解就依賴于對這種關系的認識。但是,我們并不是理論上明顯地而是直觀地(“移情”)具有和利用這種知識。這種關系的配置問題之缺乏較完滿的解決,其因在此。而觀相術、模擬術、筆跡學、性格學的理論今天卻有了頗有希望的開端。對于極其廣泛、極其繁復多樣的符號關系的配置問題,要用一個單獨的理論體系作出回答幾乎是不可能的。盡管符號關系的范圍(文字符號、信號、記號等等)幾乎是廣大無涯的,但是解決配置問題所遇到的困難在這里卻是我們討論過的一切關系中最少的,無論如何這里不存在根本性的困難。
由此可見,上述關系的配置問題必須從某些事實科學中期望得到解決,而且沒有任何根本性的困難阻礙其解決。但是關于這些關系的本質問題則情形完全不同。因為這里所涉及的不是對事實的確定而是對事實的說明,所以不可能給這些問題以經驗的回答。因而對這些問題的處理不是事實科學的任務。
在對配置問題同時有若干不同的假說疑而未定的地方,我們至少可以指出哪些迄今尚未發現的經驗的檢驗結果能夠對這個或那個假說做出有利的判定。相反,對本質問題,各種根本不同的回答不僅沒有做出過判定,而且顯然也不可能做出判定;對于公正的觀眾來說,這是一個令人失望的情景,因為即使對未來知識的進步抱著最大膽的期望,也無法預見有什么經驗的或通過其他方法獲得的知識會帶來這種判定。
關于表達關系的本質問題有過各種不同的、彼此分歧的、甚至部分互相矛盾的答案。人們往往把表達活動解釋為被表達的心理東西的結果(因此這個問題又回到因果關系的本質問題),但是另一方面又解釋為心理東西的原因,或者又認為表達活動和心理東西兩者是等同的。有時人們認為被表達的感情以一種特殊的不可分析的方式“寓于”身體的表達中。因此在這里就出現了多種多樣的本質關系。在符號關系方面,問題則簡單些,因為符號與其所指之間的聯系總含有一種約定的因素,就是說,這種聯系是以某種任意的方式構成的。在這里很少有人承認有一種特殊的“符號化”的本質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