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帶團隊一定要會管績效:重新定義績效管理
- 朱衍強 黎峻瑋
- 925字
- 2019-12-30 17:57:09
04 每個人都要承擔績效管理的責任
周總在周一的例會上說:“這個月已經過去一半了,績效目標卻連1/3都沒達到。從今天開始,所有人都要加班!”小鑫抱怨道:“當初定目標的時候也沒和我們商量,現在達不到反倒讓我們加班,憑什么啊!”
很多人看到“績效管理”這個詞的第一反應,不是績效,而是管理。說到管理,就認為這是管理者的事情,和普通員工沒有任何關系。一旦管理工作出現問題,大家自然而然地認為這時候需要站出來承擔責任的必定是管理者,甚至很多管理者也認為績效管理是自己的事情,和員工沒有任何關系。
僅由管理者承擔績效管理的責任,容易出現以下問題。
績效管理者說了算,有失公平。管理者認為績效管理是自己的責任,無論績效高低都和管理者有關,而制定績效目標、設計獎懲似乎也成了管理者的主觀意識。這顯然會讓績效管理失去公平性和透明性,讓員工產生疑慮。
員工不擔責任,績效管理難以有效執行。員工認為績效管理是管理者的事情,所以會認為無論出現什么問題都由管理者擔著,自己不需要太在意。
增強員工對績效管理的認識
將績效管理的相關信息傳遞給員工。例如:管理者可以整理績效管理對實現員工個人目標的作用,以文件的形式發到每個員工的郵箱,或者打印出來貼在辦公區域,讓員工深入了解。
和員工就績效管理問題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很多時候,郵件或者張貼出來的文件很難讓員工主動了解績效管理,他們只會把這個當成一項任務,隨便看看。這時候就需要管理者和員工進行面對面的溝通,了解員工的想法,并向員工傳遞和績效管理有關的信息,讓員工深刻認識到績效管理和團隊的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提高員工在績效管理中的責任意識
讓員工參與到績效管理中
讓員工參與績效目標的制定。傳統的績效目標由管理者說了算,得不到員工的認可,在出現問題時,員工自然會推卸責任。為此,制定績效管理目標一定要讓員工參與進來。例如:召開目標討論會,分組討論,最后確定、統一目標。
目標分解,落實到各成員身上。在確定了績效目標后,下一步就是要將目標分解,落實到每個成員身上。只有這樣,他們才知道自己在團隊中的重要性以及對業績目標需要承擔的責任。
將績效考核結果運用到績效管理中,讓員工有“績效管理與自身息息相關”的緊密感。例如:將績效考核結果與員工的獎金、薪資及晉升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