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章 托克遜工業園

以新疆中泰化學托克遜能化有限公司(簡稱“托克遜能化”)為建設主體的托克遜工業園位于托克遜縣南側,園區占地面積288萬平方米,工業建筑面積193萬平方米。工業園距托克遜縣城約6.0公里,距G314國道約2.5公里。

工業園地處托克遜縣城南部覺羅塔格山干溝洪積扇中下部,全部為國有未利用土地(戈壁荒灘),南北平均寬約8.1公里,東西平均寬約6.3公里,總控制面積約51.5平方公里。

至2017年年底,工業園形成110萬噸電石、160萬噸/年石灰石的生產能力,建成2×30萬千瓦自備發電機組。園區總資產72.65億元。至2017年年末,員工總數3447人,其中維吾爾族705人,回族217人,哈薩克族11人。

第一節 歷史沿革

2008年7月,中泰化學控股子公司托克遜縣中泰化學鹽化有限責任公司(托克遜鹽化)作為承建主體,在托克遜縣能源重化工工業園啟動50萬噸/年電石項目的建設。

2009年8月,托克遜縣中泰化學鹽化有限責任公司出資1億元,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業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等共同發起設立了“新疆新冶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新冶能化”),其中新疆新業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控股比例58.62%,由其接管50萬噸/年電石項目。

按照專業化經營的原則,為保證托克遜鹽化原鹽的專業化生產經營,加快新冶公司電石項目建設,中泰化學收購了鹽化公司持有的新冶公司34.48%的股權。股權收購完成后,中泰化學以現金7000萬元對新冶公司進行增資,增資資金全部用于新冶公司電石項目建設。

2012年8月,根據自治區國資委統一安排,新疆新業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將其控股新冶能化69.09%的股權劃轉至新疆中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2年8月1日,新疆新業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與中泰(集團)舉行交接儀式,并簽訂托管委托協議(托管時間從2012年7月31日開始至將新冶能化69.09%股權劃到中泰集團為止)。

為進一步完善產業鏈,2012年10月,由中泰集團所屬中泰化學投資,注冊成立了“新疆中泰化學托克遜能化有限公司”(簡稱“托克遜能化”),由托克遜能化作為建設主體建設二期60萬噸/年電石及配套2×300兆瓦動力站項目。

第二節 機構設置

2009年8月11日,新疆新冶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金5.5億元,下設辦公室、人力資源部、財務管理部、生產設備部、物資供應部、安全保衛部、項目部、配料車間、電石車間、倉儲車間、動力車間、維護車間。

2009年12月16日,按照行政、后勤、生產和經營四大板塊對組織機構進行調整,行政板塊為綜合管理部、黨群工作部、財務管理部;后勤板塊為生活服務中心;生產板塊為生產技術部、安全質量環保部、電石分廠;經營板塊為供應銷售部、項目建設管理部。

2010年9月9日,將組織機構調整為辦公室、人力資源部、黨群工作部、企業管理部、銷售部、項目建設部、設備動力部、生產技術部、安全環保部、財務(審計)管理部、生活服務中心,生產及輔助生產部門為電石一車間、電石二車間、電石三車間、電石四車間、電石五車間、石灰窯車間、原料車間、維修車間、質量檢測中心、物流中心。

2012年8月,新冶能化整體劃轉至中泰集團,與托克遜能化實行“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的管理模式,組織機構設置為黨政辦公室、財務處、人事處、安全環保處、機械動力處、生產技術處、物流中心、項目管理處,生產及輔助車間設置為電石一車間、電石二車間、電石三車間、電石四車間、電石五車間、維修車間、原料車間、石灰窯車間、動力車間、質量檢測中心。

2013年7月,托克遜能化在原有組織機構的基礎上,增設企管信息處、電儀車間、行車中心。

2014年11月,組織機構設置為電石廠、熱電廠;職能處室設置黨政辦公室、財務處、人事處、企管處、物流中心、后勤服務中心、項目管理處;電石廠設置安全環保處、機械動力處、生產技術處、質量檢測中心、行車管理中心、電石一車間、電石二車間、電石三車間、電石四車間、電石五車間、電石六車間、電石七車間、電石八車間、電石九車間、原料車間、石灰窯車間、動力車間、維修車間、電儀車間;熱電廠設置安全環保處、機械動力處、生產技術處、煤管中心、發電部、維修部。

2015年7月,為支持新疆圣雄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圣雄能源”)恢復生產,新冶能化一期50萬噸/年生產裝置全線停車,1000余名干部員工整體轉移至圣雄能源。

2016年5月,組織機構調整,托克遜能化職能處室設置黨政辦公室、財務處、人事企管處、物流中心、后勤服務中心、項目管理處;電石廠設置安全環保處、機械動力處、生產技術處、質量檢測中心、電石一車間、電石二車間、電石三車間、電石四車間、原料車間、石灰窯車間、動力車間、維修車間、電儀車間、行車管理中心;熱電廠設置綜合辦公室、安全環保處、機械動力處、生產技術處、煤管中心、發電部、維修部。截至2017年年底人員構成見表6-46。

表6-46 截至2017年年底人員構成

第三節 項目建設

一、項目提出及依據

2008年,新疆中泰化學依托托克遜地區豐富的石灰石、煤炭、原鹽等自然資源,規劃在托克遜縣工業園內建設年產一期50萬噸/年電石及配套石灰、蘭炭烘干等項目。2008年9月由新疆中泰化學組建項目部承擔建設任務,開工建設50萬噸/年電石項目。

2012年12月,自治區發改委將中泰化學于2010年12月17日分別取得的備案號為20101057,在烏魯木齊市甘泉堡北沙窩工業園建設100萬噸/年電石、配套60萬千瓦動力站項目,和備案號為20101058,在奇臺縣建設100萬噸/年電石項目配套60萬千瓦動力站項目的建設地點變更至托克遜縣工業園。

二、項目內容及設計施工

(一)一期50萬噸/年電石項目

一期50萬噸/年電石項目于2008年9月開工建設,總投資為9.9億元,建設規模主要為10臺30000千瓦時密閉電石爐、5臺動態立式碳材烘干窯、2座套筒電石爐尾氣煅燒石灰窯及配套廠前區、公用工程等。

一期50萬噸/年電石項目分兩步投資建設,第一步建設產能為30萬噸/年、第二步為20萬噸/年,2008年9月由新疆中泰化學組建項目部承擔建設任務。

2009年12月8日 首臺電石爐點火投產;

2009年12月8日 6#爐點爐;

2009年12月27日 5#爐點爐;

2010年8月13日 3#、4#爐點爐;

2011年2月23日 1#、2#爐點爐;

2011年11月3日 石灰窯點火成功,標志著石灰生產線的正式投運。

50萬噸電石爐裝置二期20萬噸/年電石項目于2010年3月啟動,于2011年12月17日第一臺電石爐點火試車,后續其余電石爐陸續點火試車。電石爐具體投產時間如下:

2011年12月17日 9#爐點爐;

2011年12月17日 10#爐點爐;

2011年12月26日 7#爐點爐;

2011年12月26日 8#爐點爐;

2011年12月 一期50萬噸電石裝置整體投入運行。

2012年8月,根據自治區國資委統一安排,新冶能化整體由新業國資公司劃轉至新疆中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為進一步完善產業鏈,同年10月,由中泰集團所屬中泰化學投資,注冊成立了新疆中泰化學托克遜能化有限公司,規劃建設二期60萬噸/年電石及配套2×300兆瓦動力站。

(二)二期60萬噸/年電石項目

二期60萬噸/年電石項目總投資18.6億元, 選用8臺國產42000千瓦時密閉電石爐及配套輔助生產設施,項目采用EPC管理模式。

2012年10月,組建托克遜能化公司60萬噸/年電石項目部,項目部下設項目管理、綜合辦公室、土建、安全、設備、電石工藝、公用工程、電氣、儀表、造價、資料、設計信息化12個專業室。2012年10月26日,托克遜電石項目舉行開工儀式。

2015年3月27日,第一組1#、3#電石爐點火開車;2015年7月3日,剩余6臺電石爐、3個石灰窯、炭材烘干裝置點火開車,二期60萬噸/年電石項目全部建成投產。

各爐具體開車時間見下:

2015年3月27日 11#、13#電石爐點火成功;

2015年4月12日 12#、14#電石爐點火成功;

2015年6月6日 15#電石爐點火成功;

2015年6月12日 17#電石爐點火成功;

2015年6月30日 16#電石爐點火成功;

2015年7月1日 18#電石爐點火成功。

二期1#石灰窯項目于2013年5月2日開工,于2014年1月10日順利點火。

2016年7月4日,完成建設工程消防驗收;2016年7月19日完成環保驗收;2016年7月28日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

(三)電廠建設

托克遜能化2×330兆瓦動力站項目,總投資29億元,建設2×330兆瓦亞臨界、空冷熱電聯產機組,同步建設石灰石—石膏濕法脫硫系統和SCR脫硝設施;配套建設220千伏變電站及110千伏開關站,毗鄰110萬噸/年電石項目,單臺機組具有1.2兆帕、100噸/小時的工業供汽能力和0.4兆帕、100噸/小時的采暖供汽能力。

動力站項目建設規模為2×330兆瓦亞臨界燃煤供熱機組及輔助設施。鍋爐為亞臨界、一次中間再熱、汽包煤粉爐;汽輪機為亞臨界、一次中間再熱、雙缸雙排汽、雙抽;發電機為空氣冷卻、靜態勵磁;接入系統按220千伏、110千伏兩級電壓等級;同步建設脫硫、脫硝設施,采用石灰石—石膏濕法脫硫方案,一爐一塔,不設置GGH,不設煙氣旁路煙道,脫硫劑采用電石生產裝置三廢利用石灰石粉末;脫硝采用液氨法的選擇性催化還原法(SCR)方案。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執行現有國家最新標準《火電廠大氣污染排放標準》(GB13223—2011)。

2012年9月,中泰化學成立項目前期工作組,進行前期工作。2013年4月,正式成立動力站項目部,包含安全、電氣、鍋爐、汽機、土建、焊接、造價、公用工程及綜合管理等9個專業室。

2013年7月,動力站項目開工建設。

2015年8月17日,1#機組正式并網發電一次成功,并順利通過“168小時”試驗,同年8月31日移交生產。

2017年2月14日,2#機組并網發電一次成功,并順利通過“168小時”試驗,同年3月13日移交生產。至此兩臺機組項目建設正式完成,全部進入生產運行。

2017年11月29日,托克遜能化熱電聯產項目全線打通,兩臺熱電機組正式向托克遜縣城居民供暖。

截至2017年12月底,1#機組已累計運行15171小時,累計發電量51.23億千瓦時;2#機組已累計運行15171小時,累計發電17.05億千瓦時。

(四)30萬噸/年高性能樹脂項目

2017年1月12日,托克遜能化在托克遜縣發改委完成30萬噸/年高性能樹脂項目備案,項目總投資為39億元,建設內容為20萬噸/年本體法樹脂、6萬噸/年糊樹脂、3萬噸/年降黏樹脂、22萬噸/年離子膜燒堿及配套公用工程。該項目于2017年3月10日開工建設,計劃2019年6月建成投產。截至2017年12月底,項目土建完成70%,設備訂貨率達到95%,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9億元。

(五)石灰石礦

2010年2月經自治區國土資源廳招、拍、掛,新冶能化取得闊什鐵熱克一帶石灰石巖探礦權證(探明資源量為19299萬噸)。2010年7月在托克遜縣工商局注冊成立全資子公司托克遜縣新業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新業礦業”),注冊資金1000萬元,主要承擔闊什鐵熱克一帶石灰石巖礦山的生產建設工作。2010年10月對礦山進行前期的勘探及建設工作,2011年3月開始石灰石礦山的建設。礦山建設分為三部分:生活區工程、石灰石破碎站建設工程和礦山道路建設工程。2011年12月,實現了單線試生產。對礦山的開采采取對外承包的經營管理方式。2012年10月暫停開采,2017年5月恢復生產。

2016年5月取得采礦許可證,2017年7月取得自治區安監局對礦山安全設施設計的批復,2017年10月通過自治區環保廳的環保驗收。截至2017年年底,新業礦業累計投資約5000萬元,共有職工9人,設置綜合辦、安全科、設備科3個職能科室;有東、西線兩條生產線,年產160萬噸石灰石。

2011年12月之前,新業礦業由原新疆新業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現改為新疆新業能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新業能源”)進行代管;2011年12月,新業礦業整體移交新冶能化,開始獨立經營。

第四節 生產管理

一、管理機構

2010年自一期50萬噸電石項目試生產,生產調度指揮由生產技術部負責,共有8名調度,調度長由部門經理兼任,對全廠的生產協調、產供平衡、原材料平衡進行管理。

2012年8月1日中泰集團托管新冶能化后,對原有生產調度指揮進行重新梳理,同中泰化學生產管理部對標各項管理規定,完善調度指揮結構,原生產管理部分設為生產處和技術處,其中生產處負責電石廠的生產管理職責,由處長兼任調度長。

2015年7月為進一步規范生產工藝技術的管理,提高部門工作效率,生產處與技術處合并,組成生產技術處,截至2017年年底,共有人員17名,處長1人、助理1人、副主任工程師1人、能源管理專工1人、生產工藝專工3人、生產統計1人、生產調度9人(含調度長1人)。主要負責生產計劃、生產工藝、技術創新、質量、公用工程、能源消耗、生產統計、合理化建議、QC活動、生產調度等管理工作。

二、管理制度

2012年8月之后,中泰集團托管新冶能化后,在原有《關鍵裝置、重點部位安全管理制度》、《工藝安全管理制度》、《生產裝置開/停車管理制度》的基礎上,逐步完善了一期50萬噸電石/年和二期60萬噸電石/年五大裝置(密閉電石爐、電石爐凈化、石灰窯、空分空壓站、烘干窯)28個崗位操作規程及生產調度規程。制訂了《工藝技術卡片管理規定》,對工藝指標執行A、B、C類三級管控。

三、日常管理

電石車間等生產運行班組執行四班三運轉,輔助車間常白班運行,夜間安排干部和專業技術人員值班,夜間生產管理由生產調度統一指揮協調。嚴格執行計劃管理,年度計劃分解落實到季度、月度,細化到車間、班組,每月召開生產運行分析會、每天召開生產調度會,每周定期組織開展生產協調會,及時協調解決生產系統的問題。

2015年組織開展QC活動,同年獲得自治區質量管理活動二等獎;2016年降低電石爐工藝電單耗QC攻關項目獲得自治區質量管理活動二等獎;2017年獲得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質量管理活動二等獎1項、三等獎7項,質量信得過班組榮譽稱號2個,獲得自治區質量管理活動三等獎2項。

第五節 安全環保

一、組織機構

2009年8月,成立了安全生產管理委員會,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安全質量辦公室,主要負責日常安全監督管理和任務下達及跟進。

2010年10月,安全質量辦公室變更為安全環保部。

2012年8月中泰集團正式接管后,以“抓基層、打基礎”的理念開展各項工作,踐行“安全標準化建設”這條主線,根據電石行業相關法律法規以及行業規范建立安全環保制度管理體系,制定下發116項安全操作規程,完善安全環保管理制度57項。

采用現代化監控預防措施,在電石爐廠房設置工業電視監控系統,在防爆區及灰塵較大區域分別采用防爆攝像頭及防塵攝像頭,觀察重要工位的設備運行和人員活動狀況;電石爐生產控制系統與開關站綜合保護系統通過以太網交換數據,相互連鎖動作;控制室內安裝聲光報警裝置,配備便攜式CO檢測報警裝置,確保人身安全。

2015年1月成立熱電廠安全環保處,陸續完成了《安全、環保、職業病防治責任制》、《工作票管理制度》、《操作票管理制度》、《安全培訓管理制度》等3個責任制、31項安全環保規章制度的修訂。

二、安全標準化

2011年新冶能化建立安全標準化推進小組,設立安全標準化組織機構,劃分職責。同年4月開展安全標準化試運行,制定安全標準化考核評價標準,2012年2月20日新冶能化通過自治區二級安全標準化驗收。

2015年5月托克遜能化開展安全標準化工作,2016年10月14日通過自治區二級安全標準化驗收。

2013年2月,熱電廠所轄2×300兆瓦亞臨界、空冷熱電聯產機組進行安全預評價,2013年12月獲得自治區安監局備案,2015年5月獲得自治區安監局安全設施設計專篇備案的函,同意備案。

2015年8月,熱電廠“氨區工程”進行安全驗收評價,2015年9月一次性通過驗收,并于2015年12月報托克遜縣安監局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備案登記。

2016年5月熱電廠1#機組進行安全驗收評價,2016年12月組織專家組召開現場評審會,并一次性通過驗收。

2017年3月2#機組進行安全驗收評價,2017年5月組織專家組召開現場評審會,并一次性通過驗收。

三、職業病防護

2011年,新冶能化委托吐魯番地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開展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同年12月20日,通過了吐魯番地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的審核。

2013年11月2日,托克遜能化開展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工作。2014年4月23日,吐魯番地區安全監督管理局審核通過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2015年4月30日,吐魯番地區安全監督管理局通過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審查意見書;2016年由自治區安科院編制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報告。項目建設完工后,生產運行正常,生產設備的職業病防護設施與建設項目主體設施同時投入使用,截至2017年年底未發生一起職業病。

2013年10月,對熱電廠進行職業病危害預評價,2014年3月取得自治區安監局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審核意見書,2015年5月獲得自治區安監局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審查意見書。

2016年6月,對熱電廠進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2016年12月一次性通過驗收。

四、應急體系建設

托克遜能化根據電石產品的危險化學品特性和重大危險源管理規定,結合《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總局令第88號)等法律法規和文件的要求,編制了公司級綜合應急預案1個、專項應急預案4個和現場處置預案9個。并制定年度應急演練計劃,定期組織開展公司級、車間級、班組級應急演練。

2015年5月,完成熱電廠《突發事件綜合應急預案》、《廠用電中斷專項應急預案》、《1116噸/小時鍋爐爆炸專項應急預案》、《汽機油系統著火專項應急預案》等26個專項應急處置預案的修訂,2015年8月報托克遜縣安監局備案。

五、環保設施

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新冶能化烘干窯安裝5臺TR-II型煙氣在線監測設備,2013年12月與吐魯番市環保局監控平臺成功聯網,2014年4月16日、12月17日吐魯番地區環境監測站對5臺監測設備進行現場驗收。

2015年8月托克遜能化石灰窯安裝3臺(DY-FG200/S型)煙氣在線監測設備,于2015年9月初與吐魯番市環保局監控平臺成功聯網,2015年10月29日、11月4日通過吐魯番環境監測站現場驗收。

嚴格加強生產過程污染物排放及總量控制,全年二氧化硫排放量85.7噸/年,氮氧化物排放量276.6噸/年,符合環評批復二氧化硫475噸/年、氮氧化物679噸/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要求。全年處理污水約148.14萬立方米、綠化用水228.43萬立方米。

六、安全培訓

2012年8月,制定《安全培訓管理規定》,按計劃進行培訓,截至2017年年底,開展公司級安全知識培訓共495次,培訓人員151800人次。75人取得了安全管理人員資格證。

2015年起,對員工進行安全操作規程、現場危險源辨識、職業健康、勞動保護、應知應會、事故應急預案、緊急處置等知識培訓。

七、消防管理

2010年10月7日新冶能化申請50萬噸電石項目消防設計審核,于2010年11月9日通過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核。

2014年2月19日新冶能化申請電石項目碳材烘干、30000千瓦時電石爐尾氣凈化系統、20萬噸氣燒石灰窯項目消防設計審核,于2014年3月12日通過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核。

2015年5月4日,托克遜能化200萬噸電石及配套動力站一期60萬噸電石項目通過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核。

2014年11月15日建立三級消防子站,配備2輛豪沃牌25噸水、泡沫兩用消防車,專職消防隊員12名,配備應急器材正壓式消防空氣呼吸器18具,消防救生氣墊、移動帳篷、多功能救援三腳架各1具。

2015年7月,熱電廠通過了吐魯番市消防支隊建筑消防設施設計審核;2016年1月,報自治區消防總隊審查;2016年7月,通過吐魯番地區消防支隊消防驗收。

第六節 財務管理

2009年成立新冶能化財務管理部,2012年,改為財務處,有員工9人。截至2017年年底,財務人員增至17人,統一執行中泰化學的財務管理制度,財務處設有稅務會計、報表會計、固定資產會計、存貨會計、成本會計、預算會計、費用會計、工會會計、出納等17個財務崗位。資產總額從中泰化學托克遜能化園區建立時的17.03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72.65億元。

一、固定資產

固定資產主要包括房屋建筑物、機器設備等,按照中泰集團財務管理規定,每年以6月30日為基準日進行固定資產盤點,出具盤點報告及盤點表,每年對需要保險的固定資產進行財產保險。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從2012年4.98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59.06億元。

二、財務信息化

新冶能化財務核算使用用友軟件,托克遜能化自2012年成立起使用SAP-ERP系統,隨著生產經營業務的擴大,2017年年底開始建立電子會計檔案,實行會計檔案電子信息化,采取紙質、電子檔案兩種方式存檔。

三、會計檔案

2017年會計檔案有憑證類、賬簿類、報告類、其他會計資料類共計581卷。2012年設置專職檔案會計,每年與黨政辦公室檔案室辦理會計檔案移交工作,將隔年會計檔案移交給檔案室。

四、經濟指標

新冶能化和托克遜能化歷年主要經濟指標統計分別見表6-47和表6-48。

表6-47 新冶能化(合并)歷年主要經濟指標統計表

表6-48 托克遜能化歷年主要經濟指標統計表

截至2017年,托克遜能化公司資產總額58.68億元。

第七節 技術管理

2009年原新冶能化生產能力為50萬噸電石配套40萬噸電石爐尾氣氣燒石灰窯項目,使用全密閉30000千瓦時密閉電石爐工藝,配套電石爐尾氣凈化裝置,凈化后的電石爐尾氣(CO)全部用于石灰窯煅燒石灰,形成完善的石灰石-石灰-蘭炭-電石產業鏈。

二期60萬噸電石項目采用8臺42000千瓦時密閉電石爐及電石爐尾氣凈化系統,60萬噸氣燒石灰窯項目采用3×20萬噸的節能型麥爾茲窯,采用粉塵全密閉氣體輸送工藝,減少廠區揚塵,改善了廠區環境。

一、技術改造

自2012年8月以來,以優化生產工藝、提供工藝管理為落腳點,不斷推進技術改造和工藝優化工作,截至2017年年底,已完成了蘭炭輸送、出爐機械手、凈化灰焚燒等技術改造項目120余項,節約成本、降本增效。

(一)2013年對蘭炭輸送工藝路線進行優化改造,改變了蘭炭的輸送方式,蘭炭粉末由18%降至10%,每年節約生產成本約990萬元。

(二)2014年4月與山西榆次三鼎液壓有限公司聯合研發成功電石爐出爐機,由人工出爐變為機械出爐,降低員工勞動強度和安全風險。

(三)2016年10月與山東煜龍環??萍加邢薰韭摵涎邪l凈化灰焚燒技術,解決了凈化灰處理困擾多年的行業難題,將焚燒后的顆粒粉塵全部用于墊電石鍋底,每年可節約生產成本約400萬元。

(四)2016年10月開始石灰粉末制球項目研發,2017年5月投入使用,石灰單耗降低60千克/噸,每年可節省生產成本1600余萬元。

二、專利發明

2014年至2016年,托克遜能化累計獲得《便攜式電石小車上道裝置》、《烘干窯體觀察裝置》、《石墨復合材質爐舌及電石爐》、《沸騰爐旋轉粑焦機》、《水槍射流鉆》、《活動試電石爐燒穿器碳棒夾持頭裝置和碳棒夾持絕緣裝置》、《拉繩式位移傳感器料位測量裝置》、《自焙電極壓放量測量裝置》、《用于灰倉入口的可控溫型氣力輸灰裝置》等9項專利。

第八節 設備管理

2009年12月至2012年7月期間,由于設備、人員等多種因素影響,電石爐設備故障停爐頻繁,生產長期處于不穩定狀態,最高產能只達到設計能力的76%。

2012年8月,中泰集團托管新冶能化后,設備管理逐步走向規范化,歷時約一年時間,完成了一期全部電石爐、石灰窯和烘干窯的大修工作。

一、電石廠主要設備

一期50萬噸/年電石項目固定資產總值13.17億元,有主、關鍵機組51臺, 其中包括10臺30兆伏安密閉電石爐、3臺600噸/天套筒石灰窯、5臺立式烘干窯、32臺變壓器、1臺濕式煤氣氣柜;其他還有水泵69臺、雙螺桿空氣壓縮機12臺、備用發電機7臺、其他轉動設備651臺,設備總臺數2707臺。

二期60萬噸/年電石項目固定資產總值14.48億元,有主、關鍵機組43臺,8臺42兆伏安密閉爐、3套麥爾茲石灰窯、4臺烘干窯、24臺變壓器、1臺干式氣柜、3臺離心式空氣壓縮機、水泵99臺、備用發電機2臺,其他轉動設備586臺、設備總臺數2696臺。

二、熱電廠2×330兆瓦機組主要設備

熱電廠固定資產總值26.39億元,各類設備1147臺,全部設備總體運行平穩。

(1)鍋爐 亞臨界、一次中間再熱、汽包煤粉爐,同步設置煙氣脫硫、脫硝裝置。

(2)汽輪機 亞臨界、一次中間再熱、單軸、雙缸雙排汽、間接空冷、抽汽凝汽式汽輪機。

(3)發電機 空氣冷卻、靜態勵磁發電機。

三、設備管理

托克遜能化設備管理按照專業分設了電石廠機械動力處和熱電廠機械動力處。截至2017年年底,電石廠機械動力處由14人組成,下設電石爐、電氣、儀表、動設備、靜設備、特種設備、材料管理、計劃檢修和內勤崗位,負責電石廠設備改造、檢維修、土建防腐和保溫等管理工作;熱電廠機械動力處于2015年5月成立,截至2017年有15名管理人員,分設鍋爐、汽機、電氣、熱控、材料、綜合等專業管理崗位。

2012年8月新冶能化對現場所有設備開始梳理,陸續制定下發了《設備管理考核辦法》、《定檢管理規定》等76項管理制度。

四、設備改造

自2013年起開展設備技改工作,截至2017年年底,先后完成了二期凈化放散風帽改造、出爐小車軸改造、電石爐凈化煙道氮氣噴吹系統設計安裝改造等200余項設備改造工作。

(1)2015年5月到7月,托克遜能化公司對一期6臺電石爐和二期8臺電石爐全部安裝了半自動出爐機械手42臺,實現遙控操作出爐,徹底取代了人工帶釬出爐的生產方式,既減輕了員工的勞動強度,又降低了安全生產過程風險。

(2)2016年7月,組織開展一期50萬噸生產裝置恢復生產設備檢修工作,2017年1月9日全面恢復生產。

(3)2016年9月到10月,引進9臺電石爐料面處理機,實現電石爐機械化處理料面,有效降低了員工勞動強度和作業風險。

(4)2017年2月到3月,托克遜能化公司將一期剩余未安裝電石爐出爐機械手的4臺電石爐全部安裝出爐機械手,實現所有電石爐機械化出爐。

五、設備檢修

從2014年開始推進電石爐計劃檢修工作,2015年、2016年托克遜能化全年分別進行44臺次,39臺次電石爐計劃檢修,2017年托克遜能化一、二期全年進行77臺次電石爐計劃檢修,整個檢修現場從材料歸類擺放、環境干凈整潔到檢修質量都得到了大幅提高。

熱電廠設備檢修2016年10月25日至11月24日,熱電廠1#機組進行C級檢修。

第九節 質量管理

托克遜能化主要產品為電石,電石檢測標準依據GB10665—2004,在監測管理過程中建立完善了《新疆中泰化學托克遜能化有限公司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新疆中泰化學托克遜能化有限公司質量監督檢查管理規定》等質量管理體系文件。新冶能化于2014年6月通過ISO 90001質量體系認證,托克遜能化于2016年6月通過ISO 90001質量體系認證。2016年7月28日托克遜能化取得自治區安監局頒發的安全生產許可證。

第十節 人力資源和干部管理

一、基本情況

新冶能化人事處成立于2012年8月,前身為新冶能化人力資源(組織人事)部。2013年7月成立托克遜能化人事處。2016年5月,與企管信息處合并為人事企管處。主要負責干部管理、人員招聘、勞動調配、薪資、績效考核、質量管理體系和制度管理、社保和公積金管理、培訓管理和信息化管理工作。歷年人員構成統計見表6-49。

表6-49 歷年人員構成統計表

單位:人

二、薪資

2012年8月1日中泰托管新冶能化之前,執行原新冶能化的薪資標準,托管之后根據中泰集團《薪資管理辦法》,建立起以管理序列、技術序列、操作序列構成的薪資管理體系。

薪資主要由崗位工資、績效工資及津(補)貼三部分組成。

崗位工資由中泰集團人力資源部根據各崗位責任、崗位技能、勞動環境、勞動強度等要素,結合地區和行業薪資標準確定。

績效工資是在完成經營目標的基礎上,支付給員工的獎勵??冃ЧべY根據經營情況和績效指標完成情況考核后計入薪資。

津貼包括職位津貼、工齡津貼、加班津貼、運轉班津貼、夜班津貼、誤餐津貼、高溫津貼、艱苦地區津貼、關鍵性崗位津貼、粉塵津貼、職業技能津貼、項目補助等。

截至2017年,員工平均工資較2012年增長了108%。

三、社保、公積金

原新冶能化自2009年成立以來為員工繳納了社會保險(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大病保險),自2012年1月起為員工繳納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及比例為崗位工資的5%;自2012年8月1日中泰集團托管后繳存基數及比例調整為實際工資的12%。

2013年起,根據自治區關于社保補貼的有關政策,申請享受社保補貼累計556.68萬元。

四、人事檔案

2012年8月中泰集團托管后,制定了《員工檔案管理規定》,對員工檔案進行梳理、規范,截至2017年年底,建立了員工檔案3432份。

五、勞動保護

2012年8月,制定了《勞動防護用品管理規定》,對勞保的申請、采購、驗收、領用等進行了規范管理。勞動防護用品分為特殊勞動防護用品和一般勞動防護用品,特殊勞動防護用品由安全環保處歸口管理,一般勞動防護用品由人事企管處歸口管理。

六、信息化建設

2010年引進了用友U8標準版ERP系統,主要用于財務管理和后勤記賬;2012年起SAP-ERP系統上線,實現了網絡全覆蓋。在此基礎上結合生產經營情況形成了OA、SAP-ERP系統、視頻監控、視頻會議、調度語音、熱電廠和電石廠生產信息化、數字無線集群等多位一體的信息化應用新形態。

七、培訓及職業技能鑒定

(一)培訓管理

自2012年以來,制定了《員工培訓管理規定》、《喀什、和田地區新進員工培訓管理方案》、《職業技能鑒定補貼管理辦法》等培訓管理制度。每年制定全員培訓計劃,按專業組織實施公司、車間、班組“三級”員工培訓工作,定期組織崗位練兵、技能比武等崗位培訓活動。

(二)技能鑒定

2014年由中泰大學牽頭組織開展員工技能鑒定工作,同年設立了托克遜能化技能鑒定分站。

對通過技能鑒定的員工按標準發放補貼,初級工200元/月、中級工350元/月、高級工600元/月、技師1000元/月、高級技師1500元/月。歷年員工技能鑒定統計見表6-50,培訓經費見表6-51。

表6-50 歷年員工技能鑒定統計表

單位:人

表6-51 歷年培訓經費

單位:萬元

第十一節 物資管理

物流中心成立于2013年3月,主要負責大宗原料、輔料、廢料、產成品的進出廠管理工作,有員工73人,下設業務辦公室、倉儲和地磅兩個班組。

一、倉儲

2013年起陸續制定了《倉儲物資管理規定》、《物資出入庫管理規定》等9項管理制度。倉儲班組有31人,設有五金、機電、工礦配件等35個庫位,物資種類8000余種。

二、地磅

地磅班組有17人,實行四班三運轉,負責對進廠的大宗原料、輔料,出廠的產成品、固廢料、廢舊物資等計量過磅工作。

三、計劃

根據中泰集團材料計劃管理規定,制定了托克遜能化材料計劃管理規定。由車間提交次月的物資需求計劃,報機械動力處材料員匯總,錄入SAP預留計劃,系統每月1日、15日自動平庫,報中泰集團藍天物流執行采購計劃。

第十二節 黨群工作

一、黨建工作

(一)組織建設

2010年設置新冶能化黨委,下設機關第一黨支部、項目部黨支部、電石一車間黨支部、電石二車間黨支部、電石三車間黨支部、電石四車間黨支部、電石五車間黨支部、原料車間黨支部、石灰石車間黨支部、維修車間黨支部、動力車間黨支部、質檢中心黨支部、物流中心黨支部、后勤服務中心黨支部,黨委下設黨委辦公室,與行政辦公室合署辦公,黨委辦公室主任由行政辦公室主任兼任;同年設立新冶能化紀律檢查委員會,下設紀檢監察室。

2010年黨委辦公室與行政辦公室分拆,組建了黨群工作部,主要負責黨政工團管理工作。

2012年8月以來,根據中泰集團公司黨委關于基層黨組織的規范管理,調整基層黨支部,截至2017年年底,托克遜能化黨委下設機關第一黨支部、發電部黨支部等18個黨支部,共有黨員352名,其中女黨員46人,少數民族黨員23人。

(二)思想建設

2013年2月,創建黨建目標責任考核管理體系、每月一次的政工例會工作機制。同年7月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規范建立了《三會一課》、《民主集中制》、《黨委中心組學習》等8項黨建管理制度,規范了“三亮三比三評”創新爭優活動。

2014年3月,組織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建立完善了每月黨建工作檢查的機制,組織開展規范《黨支部工作手冊》、《員工訪談記錄》,推動“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生活會、黨務公開等基礎規范管理的落地。

2016年,規范建立了黨委會議事規則、黨務公開等6項黨建制度,建立了每月1次黨建專項檢查、兩月1次政工例會、半年1次黨建工作總結的機制。

2017年7月全面推行黨建、班組建設、文化建設“三建一體”模式,建立了基層黨支部8項制度、2類檔案資料、4項主題黨日、4項創先爭優活動、1個黨員活動室的“82441”黨建管理機制。

(三)黨費管理

嚴格按照《黨章》和中泰集團公司黨委的規定和要求執行,每季度收繳黨費,通過銀行匯款,上繳至集團公司黨委專用賬戶,黨費的開支嚴格按照規定執行。

二、企業文化及宣傳工作

2012年8月以來,托克遜能化以中泰集團企業文化為主導,致力于中泰文化在托克遜能化落地,做到了企業文化建設與生產經營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實。2016年總結匯編了《企業文化故事集》、《員工禮儀手冊》;2017年開辦了《能化之窗》公眾微信號,不斷加大企業文化和新聞報道的宣傳力度。通過優秀員工家長聯誼會、班組長拓展訓練營特色文化活動,以及經常開展的結合企業實際的文化活動,團結了各民族員工,提升了企業軟實力。

制定完善了《新聞宣傳報道管理辦法》、《企業文化管理制度》;2013年創建了廣播站、開辟了《風城之星》報紙、《風城之家》月刊,設立了宣傳文化長廊;2014年車間、班組創立了文化墻,推動企業文化深入基層;2015年創建了勞模工作室、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拍攝了3部微視頻。

三、民族團結

自2012年8月至今,托克遜能化黨委高度重視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定期開展新疆“三史”、 “民族團結大講堂”等專題講座,召開“民族團結,從我做起”、“發聲亮劍”等專題座談會。2015年制定《民族團結進步年活動實施方案》、《“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實施方案》,按照“一對一”、“多對一”的原則,有360名黨員干部與426名喀什、和田地區轉移就業人員結對幫扶,廣泛組織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道德教育。

注重少數民族干部的培養教育,通過“一對一”幫扶、“師帶徒”等活動,翻譯印發《600道題》、《崗位操作規程》等20余種學習資料,截至2017年,培養了少數民族中級工12人、高級工19人、領導干部16人。

四、工會工作

(一)組織建設

2011年3月4日成立了新冶能化工會委員會,分別設立了經費審查委員會、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女工委員會三個專業委員會,選舉首屆職工代表132人,設立了機關工會、物流中心工會等13個基層工會。工會會員總數1622人,其中女工會員430人,員工入會率100%。截至2017年年底,有19個基層工會,會員總人數2507人,女員工598人,入會率達到100%。

(二)職代會

自2011年年起,每年按照《工會章程》等相關規定,定期組織召開職工代表大會,審議公司總經理工作報告、工會工作報告、工會經費工作報告,修訂《組織績效考核管理辦法》、《薪資管理辦法》等管理辦法。

(三)關愛員工工作

2012年年底,制定《關愛員工管理辦法》,設立扶貧幫困基金,采取節假日走訪、困難員工救助、重大疾病幫扶等形式,幫助員工解決生活工作中的困難,截至2017年年底,對困難員工、公益捐助等累計898萬元、捐助衣物4000余件,充分體現了中泰員工充滿愛心、扶危濟困的傳統美德,彰顯了勇擔責任的企業精神。

(四)文體活動

投資3000萬元的員工活動中心于2015年7月建成投用,一層有健身房、籃球場,二層有圖書閱覽室、乒乓球室、舞蹈室,三層有臺球室、電影院,豐富了員工的業余文化生活。

每年組織 “迎新年元旦晚會”“春季、冬季運動會”“優秀家長聯誼”“集體婚禮”等系列文化活動,展現員工的良好精神面貌。

(五)技能比武活動

2017年5月獲得“劉洪文電氣專業技能大師工作室”、“維修車間電石爐檢修技能大師工作室”稱號。

每年開展“安康杯”、崗位練兵、技能比武等活動,截至2017年年底,累計組織開展公司和車間級活動220余次,班組級活動1700余次。每年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參加自治區 “中泰杯”勞動技能大賽,12人取得了前十名的優異成績,1人獲得技術專業資格證書。

五、團建工作

(一)組織建設

2010年3月,成立新冶能化團委,設置專職團委書記1人;2011年8月,下設機關團隊支部等13個基層團支部;2012年4月增設新業礦業團支部。截至2017年,托克遜能化團委下設23個團支部,團員2012人,其中女團員491名,少數民族團員600名。

(二)“青字號”工程

2013年,制定《“青”字號工程創建實施方案》,組織開展“青字號”工程創建工作,先后組織開展了“安全生產青年爭先”、“安全生產我先行”、“修舊利廢、挖潛增效”等主題實踐活動,截至2017年年底,累計創建自治區級青年安全示范崗2個、青年文明號1個,集團公司級青年文明號3個、托克遜能化公司級青年文明號12個、集團公司級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3個、集團公司級青年先鋒隊4個。

(三)主題活動

每年組織開展“學雷鋒月”、“公民道德建設月”等活動,通過開展志愿服務活動、道德講座、主題團日、獻愛心主題活動等多種形式主題活動,引導教育各族員工懂得感恩,懂得幫助他人。1個團支部獲得自治區級五四紅旗團支部,托克遜能化團委獲得吐魯番市五四紅旗團委。

六、班組建設

2012年9月起,啟動班組建設工作,組建了班組建設領導小組,制定了《班組建設管理辦法》、《十項制度》、《十項臺賬》、《五級班組驗收標準》等管理制度,建立班組基礎管理框架體系。2013年召開了班組建設動員大會,制定了2013年至2020年的八年規劃,引進北京八九點管理咨詢公司,全面推進班組建設工作。通過“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的方式,定期與兄弟單位進行對標學習交流,邀請專業講師現場指導培訓。從班組建設基礎知識、班組長角色認知到新理念、新工具的推廣應用,轉變班組員工的思想觀念,定期組織召開觀摩會、總結會,尋差距、找不足、做改善,全面激發員工學知識、練技能、展風采的活力。

廣泛搭建干部講堂、人人都講一小課等干部員工成長的平臺,開展班組驗收和對標觀摩,截至2017年年底,110個班組通過了普通班組驗收,培養了100名分享達人、10名金牌講師,匯編了《小課集》、《案例集》等20余冊班組管理實用手冊,探索出了黨建、班建、文化建設、崗位建設“四建一體”管理模式。

第十三節 行政事務管理

托克遜能化黨政辦公室主要負責文案、公文、新聞報道、檔案、接待、車輛調配等日常管理工作,有員工33人。

一、檔案管理

檔案管理分類為文書類、科技類、財務類、工傷檔案、實物檔案、聲像檔案。每年3月30日前完成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檔案保管期限編制工作。截至2017年,檔案室儲存有文書檔案4428件、科技類檔案3238件(卷)、合同類檔案3900件、財務類檔案3310件、實物檔案118件、聲像檔案6冊。

二、車輛管理

2012年8月成立了小車班,現有交通車、生產用車、小車等39輛,制定了車輛使用、維修保養等規章制度。日常的出差費、停車費、過路費執行“三審三核”,“ 三審”即班組核算員審、班長審、主管部門領導審,“三核”即派車流程核對、出車時間核對、油料消耗核對。

第十四節 園區服務

托克遜能化后勤服務工作由后勤服務中心負責管理,有員工144人,下設食堂、保潔、綠化等5個班組。

一、職工宿舍

廠區內設有4棟6層員工宿舍,可解決2000員工住宿;托克遜縣濱河小區設有155套員工宿舍,可解決800員工住宿。

二、職工食堂

在電石廠設置2個清真食堂,在熱電廠設置員工漢餐食堂,在濱河員工公寓設置清真食堂,可解決2000余人的就餐。建立健全了食品衛生管理機制,嚴格控制食品加工制作、儲藏、洗消、出售等關鍵環節,執行48小時食品留樣制度。

三、保潔工作

廠區設有洗衣房,主要負責廠區員工工作服的清洗、縫補工作。同時,建設有制水站,每天制水300~500桶,保證員工飲水的衛生清潔。

四、綠化工作

2010年新冶能化啟動廠區綠化工作,當年投資1000余萬元建設了12.5萬平方米的防風林綠化工程,種植各類樹木5萬余棵,成活率達95%以上。2012年8月以來,堅持“建設一個園區,綠化一片戈壁”的綠色發展理念,不斷加大廠區綠化工作力度。截至2017年年底,累計投資3000余萬元,基本實現了廠區綠化全覆蓋,綠化面積達517畝,種植喬木59400棵,各類灌木15.5萬株。

五、醫療衛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第23號《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和中泰化學《員工健康體檢管理規定》的要求,每年為員工健康體檢、對特殊崗位員工進行職業健康檢查。2013~2017年員工體檢情況統計見表6-52。

表6-52 2013~2017年員工體檢情況統計

第十五節 托克遜縣中泰化學鹽化有限責任公司

托克遜縣中泰化學鹽化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泰鹽化”)前身是新疆托克遜縣鹽廠,成立于1987年3月,中泰鹽化位于庫米什盆地烏宗布拉克礦區。

1987年11月,自治區計劃委員會批準50萬噸/年鹽廠立項。 1988年投資2150萬元開工建設, 1989年 50萬噸/年原鹽生產能力形成。

1996年8月,根據托克遜縣人民政府托政發〔1996〕78號文件精神,托克遜縣經濟委員會托經字〔1996〕018號文件批準托克遜縣鹽廠依法破產;同時組建托克遜縣鹽化公司。

1997年12月,托克遜縣鹽化公司改制為托克遜縣利達鹽化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利達鹽化”)。 2002年,中泰化學與托克遜縣委、縣政府磋商,達成收購利達鹽化公司整體資產、重新組建新公司的意向。

2002年12月28日,中泰化學與新疆化工供銷總公司簽訂共同組建托克遜縣中泰化學鹽化有限責任公司的協議,注冊成立中泰鹽化,注冊資本300萬元,其中中泰化學出資270萬元,占注冊資本的90%,新疆化工供銷總公司出資30萬元,占注冊資本的10%。

2003年3月20日,中泰鹽化、利達鹽化公司、托克遜縣財政局、托克遜縣人民政府簽訂了《關于托克遜縣利達鹽化有限責任公司資產轉讓協議》,同年3月31日,中泰鹽化、利達鹽化公司雙方簽訂了《鹽礦、芒硝礦采礦權轉讓合同》,中泰鹽化收購利達鹽化公司所擁有的湖鹽采礦權、芒硝采礦權、房屋辦公樓、所附土地使用權及已開采湖鹽等資產,收購價格283.40萬元,其中鹽采礦權和芒硝采礦權為無償轉讓;2003年7月10日,中泰鹽化在托克遜縣工商行政管理局完成工商注冊登記。雙方按現行法律法規辦理了采礦權的轉讓及資產交割手續,同年7月3日獲得自治區國土資源廳頒發的采礦許可證。采礦權人:托克遜縣中泰化學鹽化有限責任公司;開采礦種:湖鹽;開采方式:露天開采;生產規模:5.00萬立方米/年;礦區總面積:39.0275平方公里。擁有了儲量為4570萬噸的原鹽礦。

中泰鹽化作為中泰化學的原料供應基地,對保證中泰化學原鹽供應和降低原鹽成本起到了重要作用,對優勢資源轉換戰略作出了貢獻。

2005年3月中泰鹽化向自治區國土資源廳申請鹽礦變更,其中將鹽礦的礦區由39.0275平方公里變更為44平方公里,生產規模50萬噸/年,可開采原鹽儲量8000萬噸左右。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康市| 内丘县| 钟山县| 榆中县| 城固县| 景东| 万全县| 马公市| 大化| 洛南县| 独山县| 临武县| 卢氏县| 嘉荫县| 罗城| 永康市| 康乐县| 新野县| 怀宁县| 民丰县| 内黄县| 波密县| 新龙县| 靖宇县| 章丘市| 湟源县| 天津市| 衢州市| 顺昌县| 定边县| 吉首市| 景泰县| 繁昌县| 吉安市| 雷州市| 蓝田县| 康乐县| 凤翔县| 晴隆县| 阿合奇县| 安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