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概 述
一、中藥藥劑學的基本概念
中藥藥劑學(pharmacy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是一門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研究中藥制劑配制理論、生產技術、質量控制與合理應用等內容的綜合性技術科學。中藥藥劑學與中藥學、中藥制藥、中藥資源與開發等專業的課程聯系廣泛,與中成藥生產實踐和臨床用藥密切相關,是聯系中醫與中藥的橋梁和紐帶。
中藥藥劑學的內涵可以分成以下三個層次來理解。第一,中藥藥劑學的研究對象是中藥制劑;第二,中藥藥劑學的基本內容主要有配制理論、生產技術、質量控制與合理應用四個方面;第三,中藥藥劑學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技術科學。
二、中藥藥劑學的任務
中藥藥劑學的基本任務是研究將中藥制成適宜的劑型,以達到安全有效、穩定可控的質量要求,滿足臨床醫療的需要。
1.繼承和整理傳統中藥藥劑理論、技術與經驗
祖國醫藥寶庫中有關中藥藥劑學的內容極其豐富,但大多分散在歷代醫書、方書、本草、醫案中,多有散失并言之不詳。我國歷來重視劑型選用原則和藥劑制造技術,如《神農本草經》序例中有“藥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煎者,宜酒漬者,宜煎膏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湯酒者,并隨藥性,不得違越”。《傷寒論》對湯劑煎藥器具、加水量、浸泡時間、服用方法以及藥物處理原則等均有一定的科學依據,至今仍在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在“系統學習、全面掌握、整理提高”的方針指引下,對中藥藥劑學的理論和技術已進行了較全面的學習、繼承和整理,仍在進一步深入研究,使其更加科學化和系統化。
2.吸收和應用現代藥劑學的理論和研究成果
中藥藥劑學在吸收相關基礎學科知識和現代藥劑學理論基礎上,應用現代制藥技術,不斷提高原有中藥制劑的質量,研發中藥新劑型、新制劑。如利用固體分散技術、微粉化技術、β-環糊精包合技術等,促進藥物溶解、吸收,提高制劑穩定性;從傳統的黑膏藥轉向透皮給藥制劑研究,從傳統的中藥固體制劑轉向緩釋控釋制劑研究,從中藥注射劑轉向靶向給藥制劑研究,設計、開發適合中藥綠色提取的生產設備;應用HPLC-MS、紅外檢測等技術,提高中藥制劑的質控水平等。
3.積極開發中藥制劑的新輔料
藥用輔料系指生產藥品和調配處方時使用的賦形劑和附加劑。藥用輔料除了賦予形態、充當載體、提高穩定性外,還具有增溶、助溶、調節藥物釋放等重要功能,是影響藥品的安全性、穩定性、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中藥制劑輔料還有兩個特點:一是“藥輔合一”,如半浸膏片一般不另加輔料,而是利用提取的浸膏作黏合劑,原生藥粉作填充劑和崩解劑,控制適宜的制劑條件即可;二是將輔料作為處方的一味藥使用,在選用輔料時,注重“輔料與藥效相結合”。因此要積極尋找中藥固體制劑如膠囊劑、片劑、丸劑等的新輔料,中藥半固體制劑如栓劑、軟膏劑等的新基質等,以期提高中藥制劑的質量,最大限度發揮藥物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
4.加強中藥藥劑學基礎理論研究
揭示中藥藥劑學的內涵,對提高中藥制劑的生產技術水平,制備安全有效、穩定可控、使用方便的制劑,以及闡明中藥及其制劑的生物有效性等均具有重要的意義。加強溶出度、生物利用度和不良反應等研究,充實和完善中藥制劑的生物有效性、安全性理論,指導中藥制劑生產和臨床實踐。
三、中藥藥劑學的常用術語
1.藥品
藥品(drug)系指用于預防、治療、診斷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調節人的生理功能并規定有適應證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質,包括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化學原料藥及其制劑、抗生素、生化藥品、放射性藥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診斷試劑等。藥物與藥品沒有本質的區別,藥物習慣于表述處于研究階段、以物質形態存在、尚未進入流通領域的物質,而藥品習慣于表述已進入生產流通或使用領域,具有預防、治療和診斷作用的商品。
2.劑型
劑型(dosage form)系指為適應預防、治療和診斷疾病的需要而制備的不同給藥形式,是臨床使用的最終形式,簡稱劑型,如牛黃解毒片、黃連上清片、正清風痛片等具有相同的藥物應用形式——片劑,六味地黃丸、防風通圣丸、安神補腦丸等具有相同的藥物應用形式——丸劑。目前,載入藥典的劑型有煎膏劑、散劑、丸劑、片劑、膠囊劑、注射劑、氣霧劑等40余種。
3.制劑
制劑(medica preparation)系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以下簡稱《中國藥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標準》等標準規定的處方,將原料藥物制成適合臨床用藥需求的,并規定有適應證、用法用量的具體藥物,如藿香正氣液、復方丹參滴丸、雙黃連粉針劑等。制劑的生產一般在符合GMP要求的藥廠或醫院制劑室中進行。研究中藥制劑的理論和制備工藝的科學稱為中藥制劑學。
4.調劑
調劑(compounding)系指按照醫師處方專門為某一患者配制,并注明用法用量的藥劑調配操作,一般在藥房進行。研究藥劑調配、服用等有關理論、原則和技術的學科稱為調劑學。
5.中成藥
中成藥(Chinese patent medicine)系指將中藥原輔料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按經藥政部門批準的處方和制法大量生產,有特定名稱并標明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和規格的藥品,包括處方藥和非處方藥。中成藥生產前應按法定程序向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申請注冊,獲生產批準文號后方可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