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的經典:自然之書·老子
- 余世存 李克
- 378字
- 2019-11-15 20:08:26
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 語譯-不標榜奇異的才能,就不會使百姓為此而爭名奪利;不看重珍稀昂貴之物,就不會使百姓去偷盜;不炫耀那些能引起百姓貪欲的東西,就不會擾亂百姓的內心。因此,對于圣人來說,他治理天下所遵循的原則就是:空虛百姓的內心,滿足百姓基本的溫飽需求,削弱百姓的欲求,增強百姓的體魄。總要使百姓不心懷奸詐、不心生貪欲,使那些聰明的人不敢任意妄為。遵循“無為”的原則,就可以使天下得到最為全面的治理。
◎ 和解
1. 亞里士多德:“目的是我們所愿望的,手段是我們所考慮并選擇的,所以凡與手段有關的行為就必須既是與選擇相符的又是志愿的。德行的實踐是與手段相聯系著的。”
2. 盧梭:“德行啊!你是純樸的靈魂的崇高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