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篇 紅茂草生態學特征及規范化種植

3 紅茂草植物屬類學和生理學特征

3.1 紅茂草植物屬性鑒別

3.1.1 材料與方法

(1)材料

紅茂草采自海拔為1100~1500m、年平均氣溫8.5~10.8℃、年極端最低溫度-19.2℃、年日照時數2300h、年降水量500~600mm、土壤為壤土和砂壤土的野生的紅茂草(其地形多為坡地、溝壑及山梁,適于紅茂草生長)。

(2)儀器和試劑

儀器 KQ-3200超聲清洗機(中國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ZF-2三用紫外儀(上海安亭電子儀器廠),光學顯微鏡,DHG-9075A型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顯微等實驗器具。

試劑 甲醛,鹽酸,濃氨試液,氯仿,乙醇,甲苯,丙酮,碘化鉍鉀,甲基紅,所有試劑均為分析純。

(3)實驗方法

性狀鑒別 分別從植物的形狀,大小,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等方面對其進行鑒定。

顯微鑒別 使用表面制片法和徒手切片制片法。

3.1.2 結果與分析

(1)性狀鑒別

紅茂草多年生草本,高25~80cm。全株含淡黃色液汁,被短柔毛,稀無毛。主根圓柱形。莖多數,綠色,具白粉,上部具多數分枝。基生葉叢生;葉柄長2~5cm;葉片狹倒披針形,長10~15cm,寬2~4cm,羽狀深裂,裂片再次深裂或淺裂,背面疏被白色柔毛:莖生葉少數,生于莖上部,長1~7cm,無柄。花1~5朵于莖及分枝頂端排列成聚傘花序;花梗長2~2.5cm,萼片2,卵形,先端細小,綠色,通常無毛,早落;花瓣4,倒卵形或圓形,長1~1.6cm,寬1~1.3cm,黃色,雄蕊多數;雌蕊1,子房狹圓柱形,密被疣狀短毛。蒴果線形,長4~7.5cm,寬約0.2cm,無毛,2瓣自先端開裂至近基部,種子卵圓形,具網紋。花期3~5月,果期6~7月(圖3-1)。

圖3-1 紅茂草植物

(2)顯微特征

上表皮和下表皮采用表面制片法,根橫切面和莖橫切面采用徒手制片法。上表皮細胞為不規則圓形,細胞壁微波狀,內富含葉綠體,氣孔不定式(圖3-2)。

圖3-2 葉上表皮細胞顯微

下表皮細胞為長圓形或長橢圓形,細胞壁較平直,亦含葉綠體,四細胞型氣孔(圖3-3)。

圖3-3 葉下表皮細胞顯微

根橫切面:a.木栓細胞多列,黃棕色;b.皮層較厚;c.韌皮部寬廣,有豐富的乳襄組織,并可見乳管群散在;d.形成層成環;e.木質部不發達;f.射線明顯,呈放射狀排列(圖3-4)。

圖3-4 根橫切面顯微

莖橫切面:a.表皮細胞外被角質層;b.皮層很窄;c.中柱鞘纖維束新月形,斷續環列;d.韌皮部較窄,可見乳管群;e.形成層明顯;f.術質部管胞多數;g.髓部石細胞散在(圖3-5)。

圖3-5 莖橫切面顯微

3.1.3 結論

紅茂草系罌粟科禿瘡花屬植物,該屬所有物種分類;苣葉禿瘡花、寬果禿瘡花、紅茂草(禿瘡花)。研究表明本植物主要含生物堿,資源十分豐富,且對于咽喉腫痛,瘡祖疥癬,蟻蟲叮咬等有良好的療效。首次對該植物的性狀、顯微、理化等進行了系統生物學研究,并測定了該物所含主要生物堿的含量,為該植物的臨床應用,性狀鑒定,顯微鑒定、理化鑒定,打堅實的科學基礎及提供可靠翔實的理論依據。為其資源開發利用及合理用藥,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关县| 星子县| 岚皋县| 永城市| 班玛县| 教育| 桐乡市| 同德县| 泽库县| 高陵县| 祁阳县| 宁明县| 金溪县| 南召县| 和龙市| 平阳县| 依兰县| 汽车| 阆中市| 胶州市| 丹凤县| 淳安县| 祁门县| 陈巴尔虎旗| 郓城县| 河曲县| 卢氏县| 班玛县| 万全县| 鸡西市| 毕节市| 麦盖提县| 祁阳县| 察隅县| 贡嘎县| 门源| 宜城市| 合江县| 松江区| 永川市| 尼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