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講 黃茶類別
1.黃茶的分類
黃茶按鮮葉的嫩度和芽葉大小分類應分為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3類(圖1-2)。黃茶也有按悶黃工序的先后分為殺青后悶黃、揉捻后悶黃和毛火后悶黃3類(圖1-3),此外還有按毛尖形狀分類的,如針形(君山銀針)、雀舌形(霍山黃芽)、卷曲形(鹿苑毛尖)、扁直形(蒙頂黃芽)、尖形(偽山毛尖)、條形(北港毛尖)、鉤形(黃大茶)等。

圖1-2 按鮮葉嫩度與大小分類的黃茶

圖1-3 按悶黃工序先后分類的黃茶
目前無論從學科的科學分類和市場需求分類,相比而言以第一種分類(按鮮葉嫩度分類)方法相對簡約明晰,較為合理。
2.黃茶的命名
我國的茶類品種繁多,大同小異的數百種茶葉,品種適制性很廣,有的品種適制1種茶類,有的品種適制2~3種以上的茶類。品種的質量不同,制茶的品質也不同。鮮葉由于產地不同而品質不同,鮮葉的質量不同,制法不同,制成的茶“色、香、味、形”各有差異,這些都是茶葉命名的依據。其中,黃茶種類相對較少,命名依據與綠茶比較類似,常見的有三種命名方式。
①根據形狀命名。如形似針形的“君山銀針”、形似尖形的“偽山毛尖”等。
②據產地命名。如安徽霍山的“霍山黃芽”,浙江莫干山的“莫干黃芽”,四川蒙山的“蒙頂黃芽”等。
③根據茶葉的湯色、滋味等特點命名。如浙江平陽的“平陽黃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