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民國史·人物傳(第八卷)
- 李新總主編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
- 2316字
- 2020-03-13 10:55:56
曾俊臣
曾俊臣,名臣勛,號正然,1888年9月6日(清光緒十四年八月初一)出生于四川威遠縣。祖父曾懷倫,經營黃荊溝煤炭廠和染坊。父曾本燦繼承祖業(yè),后破產,家道中落。曾俊臣幼年寄食自流井外祖家,九歲入族叔經營之鹽井當學徒,出師后任幫賬、采購,深得東家信任。二十歲左右被派駐瀘州做莊客,代井灶采購糧食和代鹽商轉運鹽巴,并與小販胡紹章合做販運食糖生意,不幾年即賺進數(shù)百兩銀子。
1912年曾俊臣辭去莊客工作,自營榮記糧店,由妻、舅坐柜,自任采購。當時軍閥混戰(zhàn),瀘州城經常被圍,糧食供應緊張,糧價暴漲。他善觀風色,每經一場戰(zhàn)亂即獲得一次暴利,不兩年即積資萬兩。1914年,他開設了一家瀘州最大的餐館“大餐樓”,又于1920年與胡紹章等合伙經營復興榮鹽號,并在重慶設分號。這時,曾結識了從德國留學歸來的稅西恒,在稅的實業(yè)救國思想影響下,曾與稅一道,聯(lián)合瀘州士紳溫小泉、梁云程、申煥榮、龍少文等,創(chuàng)辦瀘州濟和發(fā)電廠,由稅西恒任工程師,駱景瞻任副工程師,向德國進口一套水力發(fā)電機設備,成為四川第一個水力發(fā)電廠。曾還介紹稅、駱兩人為自流井鹽井改用蒸汽機代替牛拉天車,轟動一時。
1920年瀘州為滇軍控制,曾俊臣開設的“大餐樓”為滇軍、商會經常聚會之所。他遂廣交各界名流。瀘州詩人朱清長組織“蚨蝶會”詩社,社址也設在大餐樓,半月集會一次。曾不會做詩,卻免費供應飯酒。1924年,因重慶復興榮分號經營不力,他將瀘州總號遷往重慶。
鹽稅歷來為軍閥籌餉的一項龐大收入,而鹽商又要利用軍閥保持其專銷特權,因此,他們相互利用,狼狽為奸。曾俊臣擅長交際,會巴結逢迎,1925年被同業(yè)舉為重慶鹽幫公所會長,專辦交際。當時劉湘占據重慶,派陳國棟為鹽運使。曾對他們百般逢迎,每天在復興榮鹽號以煙(鴉片)酒嫖賭、吃喝玩樂結交。曾與主管地方財政、稅收、軍需等部門的大小官僚和駐防軍閥交往密切,除吃喝玩樂外,為他們籌墊軍餉也十分賣力,從而深獲有關各方面信任。他曾在同業(yè)中自夸說:“在劉甫公(劉湘號甫澄)面前,我犯了事,該殺頭的,關三個月可以了事;該關三個月的,打個哈哈就算了!”到1928年,復興榮經營楚岸鹽額(即食鹽由重慶運銷湖北)先后已達三百余傤(一傤為九萬三千六百斤),一度成為鹽業(yè)大戶。
1930年王纘緒兼任四川鹽運使,敲詐鹽幫期票十余萬元,反咬鹽商行賄。劉湘派甘典夔調查,曾俊臣作了如實反映,事雖不了了之,從此王對曾懷恨在心。王本系西充幫鹽商后臺,在鹽商競爭中,他有意卡住重慶鹽幫三百多傤鹽巴運不出去,使復興榮損失慘重,不到半年竟虧損三十幾萬兩銀子,以致破產。
1931年曾俊臣擔任潘昌猷經營的復楚鹽號宜昌、沙市分號經理,并自營糖業(yè),獲利甚厚。隨后,淮鹽與川鹽爭奪楚岸市場,川鹽失利,曾俊臣返渝,開設富豐鹽號,經營小量楚岸鹽和糖。
1935年,曾俊臣招引了劉湘的財政大員甘典夔在富豐鹽號入股。甘常約一些地方權貴在鹽號尋歡作樂。曾從而結識了以后擔任四川禁煙總局局長的李春江。曾趁當時國民政府招商機會,與李春江、石竹軒(萬縣大煙商)三人合組“鑫記”土行,石竹軒任董事長,曾俊臣為總經理,李春江、甘典夔為后臺,專營鴉片外銷。該行先在川黔各產區(qū)收購鴉片,集中于重慶加工,再運往漢口、宜昌、沙市一帶銷售,從一年幾百擔、千把擔做到幾千擔貨。由于賺錢順手,后來一年最多曾達一二萬擔,賬面資金總額有時擴大到二三千萬元,各地存貨總額最高時超過一萬擔,幾乎造成了壟斷之勢。鑫記經營兩年多,獲暴利達二百萬元。曾俊臣由是被推舉為重慶特業(yè)公會會長。劉航琛擔任四川省財政廳長期間,1937年實行鴉片“統(tǒng)收統(tǒng)銷”辦法,由官方壟斷,鑫記隨之停業(yè)。但官營招致各方反對,曾俊臣復于1938年與川西惡霸地主周云章、江津幫的王政平等十余家土行合并,組成“慶康”,繼續(xù)擴大經營鴉片。為尋找靠山,曾等進一步籠絡各方權貴,每日備辦珍饈異饌,伴以娼妓,供他們縱情享樂。當時國民政府大員賀國光、夏斗寅、何成濬、徐源泉等常為慶康的座上客。由于利用了地方軍閥、國民黨大員和封建勢力的關系,慶康在全國開設四十余處分莊,控制了大部分鴉片內銷,獲利甚巨。到1939年,最大外銷市場漢口已淪陷,加之股東間意見分歧,國民政府又宣布煙土凍結,不準承運,慶康至此收手。曾前后經營鴉片四五年,共獲暴利五六百萬元。
重慶的香煙供應原本由上海等地運進,抗戰(zhàn)期間貨源中斷,由滇緬路運進的英國煙數(shù)量少價格高。曾俊臣乃與留法學生鄧起人、原慶康協(xié)理李懋卿等集資十萬元,開辦蜀益煙草公司,聘請上海來川的工程師、技師十余人,到香港購卷煙紙,到許昌購煙葉,以五部卷煙機投入生產。出產的十支裝主力艦牌香煙,由于質量較好,曾暢銷一時,獲利甚豐。不久官僚資本集團把持的南洋兄弟煙草公司和華福煙廠、湖北幫的大漢煙廠、貴州幫的大通煙廠相繼遷渝,重慶卷煙業(yè)發(fā)展日盛,市場競爭激烈。更有甚者,戰(zhàn)后美國香煙充斥市場,蜀益勢孤力單,終于在1948年倒閉。
1941年由于法幣貶值,國民政府發(fā)行“美金公債”、“美金儲蓄券”、“黃金儲蓄券”,當時美金官價為二十比一,黑市價近四百比一。曾俊臣認為有利可圖,先后購進美金儲蓄券四十萬元、美金公債二十萬元、黃金儲蓄券數(shù)千兩。不久,果然市場債券行情上漲,曾獲得暴利。
抗戰(zhàn)勝利后,重慶勝利銀行總經理王政平因投機黃金多頭失敗破產,曾俊臣以二十萬元“美金儲蓄券”用“蜀益”名義頂進勝利銀行,自任總經理。以后由于債券投機失敗,又逢甘典夔經營的通惠銀行倒閉,吃了大筆倒賬;加以貨幣不斷貶值,市場混亂,勝利銀行受到影響,難以維持,終于關門歇業(y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曾俊臣參加重慶市工商聯(lián)活動,并撰述工商史料。1964年7月6日,曾因病在重慶去世。
主要參考資料
曾俊臣:《經營“特業(yè)”五年述略》,中國民主建國會重慶市委員會編《重慶工商史料選輯》第1輯,196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