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唐群英

羅紹志

唐群英,字希陶,冊名恭懿。1871年12月8日(清同治十年十月二十六日)生于湖南衡山。其父唐星照,清末提督。他共有二子四女,唐群英系第三女。

唐群英自幼聰慧好學,稍長能詩善文。十五歲時寫過“鄰煙連霧起,山鳥喚晴來”等佳句,被塾師批謂“女文而有男性”唐乾一:《又征文事略》,未刊稿,存唐群英撫子唐遂九手。。1890年,唐群英的父親病逝。次年,她從母命嫁到毗鄰的湘鄉荷葉(今屬雙峰縣),與曾國藩的堂弟曾國綱結婚。1897年,她丈夫去世,獨生女也夭折。在曾家的日子里,唐群英結識了秋瑾及蔡和森的母親葛健豪。

1904年春,唐群英赴日本學習,尋求救國之道。在日本,她先入青山實踐女校,與秋瑾同學,兩年后,考入成女高等學校師范科。湖南當局嘉其成績,把她改為官費生。她因才華出眾,深得校長山根正次及老師水谷直孝、宮田修等器重。

在東京期間,唐群英結識了劉揆一、劉道一、黃興等湘籍志士。1905年春,她胞弟唐乾一也抵日。5月,經黃興、趙恒惕介紹,姊弟倆同入華興會。7月,黃興介紹她會見了孫中山。8月20日,華興會、興中會等革命團體合并成立中國同盟會。起初,華興會會員在討論是否加入同盟會時,有些人不贊成,她的弟弟唐乾一便是其中之一子虛子(唐乾一):《湘事記》1914年6月10日,北京正蒙印書局1914年版。,唐群英堅決贊同加入,成為同盟會的第一個女會員。她年歲較大,是當時同盟會里有名的“唐大姐”。

唐群英加入同盟會后,積極從事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活動,與秋瑾等在橫濱學習制造炸彈,帶頭參加抗議日本當局“取締清韓留學生規則”的罷課斗爭。同盟會機關報《民報》創刊,當時經費困難,她與秋瑾節衣縮食,各捐銀二百元。1906年10月,湖南留學生籌辦的《洞庭波》在日創刊,她利用課余時間為該刊撰稿、組稿。“霾云瘴霧苦經年,俠氣豪情鼓大千。欲展平均新世界,安排先自把軀捐。”就是她發表在創刊號的八首絕句之一。

1907年底,唐群英在成女高等學校師范科畢業。是年7月,孫中山被迫離開日本,在與唐群英話別時,贈詩一首:“此去浪滔天,應知身在船。若返瀟湘日,為我問陳癲。”曾昭桓:《辛亥革命女戰士唐群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湖南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湖南文史資料》第十五輯,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陳癲,即陳樹人,湘籍同盟會會員,孫中山好友。1908年春,唐群英返湘后,即按照中山先生的部署,與陳荊(即陳癲)、張漢英等在湘、贛等地開展革命活動。1910年春,她再次赴日,入音樂專科,開展學生運動,組織留日女學生會,初任書記,后改任會長。次年4月,創辦《留日女學會》雜志,親任主編,動員女界投身革命斗爭。8月,經傅屯艮等介紹加入南社。9月上旬,奉命回國,在上海與張昭漢等發起成立上海女界協贊會。10月,武昌起義爆發,同月下旬在上海與張漢英組織女子后援會任會長,一面派人到各省為民軍籌款,一面組織北伐軍救護隊,“隨赴戰地,醫救受傷兵士”《女子后援會簡章》,《時報》1911年12月7日。。隨后,又在湖北組建女子北伐隊,被推為隊長,率隊參加攻打南京的戰斗,是當時有名的“雙槍女將”。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她與張昭漢、程穎、陳鴻璧四人,作為女界協贊會代表,受到孫中山接見,被譽為“創立民國的巾幗英雄”,榮獲總統府二等嘉禾章《衡山治平晉昌唐氏七修族譜》。

民國建立后,為了在政治上實現男女平權,各地婦女紛紛組團設會。當時,除唐群英、張漢英發起的女子后援會外,還有林宗素、沈佩貞、吳木蘭等在上海發起的女子參政同志會、女子尚武會、女子同盟會以及王昌國在湖南長沙發起的女國民會等,致力于女子參政活動。1912年2月20日,唐群英聯絡五個女子團體在南京開會,決議組織中華民國女子參政同盟會,以“實行男女平等,實行參政”《民聲日報》1912年4月12日。

此后,圍繞女子參政問題,唐群英等同參議院展開了激烈的斗爭。是年3月,南京臨時參議院制定《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時,唐群英認為“女子參政為民國所必需”,“須從根本上要求解決”徐輝琪:《唐群英與“女子參政同盟會”》,《貴州社會科學》1981年第4期。,上書參議院,提出“欲求社會之平等,必先求男女之平權;欲求男女之平權,非先予女子以參政權不可”,“請于憲法正文之內,訂明無論男女一律平等,明白規定于臨時約法之中”《時報》1912年2月20日。。參議院19日開會討論時,竟以“事件重大,應候國會成立,再行解決”《東方雜志》第8卷第11號,第4頁。為辭,予以推諉。婦女界群情忿激,孫中山聞訊,深感不安,20日,晤見唐群英,囑堅持忍耐,不可采用暴烈行動,唐群英即與蔡蕙等分頭疏導。21日,議院開會,唐群英率女界代表二十余人到會旁聽,被門衛阻攔,她們推開門衛擁入,唐群英發言后因事離場。有議員發言有辱女性,沈佩貞等提出質問,發展成部分議員與女代表之爭執,被哄傳為“大鬧參議院事件”。

3月22日,唐群英與蔡蕙晉謁孫中山,面陳事件真相,并再次提出女子參政的要求,請其敦促參議院修正《臨時約法草案》。孫中山答應了她們的要求,并熱情給予鼓勵,說只要堅持不懈,據理力爭,將來定能達到目的。在孫中山的認同和支持下,女子參政同盟會于4月8日在南京成立,唐群英被選為會長,會上通過了由她主持起草的十一條政綱,并選舉張漢英、林復、唐群英、王昌國、沈佩貞、徐素貞、蔡蕙、李芝等八人分管總務、交際、政事、實業、教育、財政、審查、文事八部事務。會后向全國發表了《女子參政同盟會致各省都督等電》,聲明對南京參議院所頒布之《臨時約法》,“我女界絕不承認”《民聲日報》1912年4月12日。

臨時政府北遷后,唐群英不顧袁世凱的阻撓,于5月與王昌國等“聯袂北上”,聯絡北方女界,繼續力爭女子參政權利。是年7月,她獲悉參議院擬定國會選舉法中,沒有規定女子有選舉權與被選舉權,認為“此乃切膚之利害”,必“出死力以爭之”,便與北京女子參政團“籌商對付辦法”《女子參政同盟會參政請愿書》(稿存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婦女運動歷史研究室編《中國婦女運動歷史資料,1840—1918》,中國婦女出版社1991年版,第601—605頁。。8月10日,以女子聯合會名義,再次上書參議院,要求補訂《女子選舉法》并頒布實行。然《女子選舉法》未經討論便被參議院否決。12月9日,唐聲色俱厲地與議長吳景濂辯論,聲言如袁大總統不贊成女子有參政權,亦必不承認袁為大總統。

同時,唐群英還領導女子參政同盟會開展反對同盟會拋棄“男女平權”的斗爭。在8月14日同盟會本部召開改組為國民黨的醞釀會上,她質問主持人宋教仁:“此次同盟會合并,何以不知會女會員,擅由一般男會員作主?且合并之后,何以擅將黨綱中男女平權一條刪去?”她聲明“此等合并,吾輩女會員絕不承認”上海《大公報》第3604期。。當天晚上,她召集同盟會女會員緊急會議,決定致電同盟會各省支部女會員,“迅籌對待辦法”。8月25日,國民黨在北京舉行成立大會,新的黨章仍無“男女平權”條文,到會女同盟會員一致抗議,群情激憤,唐群英在盛怒之下,打了宋教仁和林森各一記耳光。會后,她又為女子參政同盟會起草“駁詰同盟會傳單”,在社會上廣為散發,并于9月1日召開女界聯合會,號召女界“切勿動搖”,要繼續努力“必達男女平權、女子參政而后已”《平民日報》1912年9月7日。

對于唐群英倡導的女子參政運動,孫中山雖極力支持,但由于社會上和黨內重重壓力,亦愛莫能助。他在國民黨成立大會結束時解釋說:“男女平權,本同盟會之黨綱。此次欲組織堅強之大政黨,既據五大黨之政見,以此條可置為緩圖,則吾人以國家為前提,自不得不暫時從多數取決。然茍能將共和鞏固完全,男女自有平權之日。……但現在國勢危急,當先設法鞏固政府。蓋有國家,不患無平權之一日。”孫中山:《在國民黨成立大會的演說》(1912年8月25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等編《孫中山全集》第2卷,中華書局1982年版,第409—410頁。9月2日,孫中山又致函唐群英等,指出“至黨綱刪去男女平權之條乃多數男人之公意,非少數可能挽回,君等專以一二理事人為難,無益也”。孫中山認為“今日女界宜專由女子發起之團體,提倡教育,使女界知識普及,力量乃宏,然后始可與男子爭權,則必能得勝也”。他向唐群英等建言“切勿倚賴男子代為出力,方不為男子所利用也”孫文:《復參政同盟會女同志函》,《孫中山全集》第2卷,第438頁。

孫中山的勸告,對唐群英的啟示很大。她深深感到:女子參政在“理想上有莫大之希望,事實上未免有暫時之讓步”《女子參政同盟會代表唐群英宣言書》,《民國新聞》1912年9月4—13日。。為了保衛辛亥革命成果,唐群英決定暫時放棄黨內的女權之爭,共同對付袁世凱。于是在北京創辦“中央女學校”和“女子工藝廠”,籌辦“南洋女子法政大學”,發表創辦《女子白話報》意見書,得到宋教仁、唐紹儀等的大力支持。為了“擴張勢力”,還于10月20日在北京成立女子參政同盟會本部,其他各地分設支部。由唐群英任總理,繼識一、王昌國任協理。緊接著,在北京創刊《女子白話報》和《亞東叢報》,主持復刊《神州女報》,一方面揭露袁世凱的復辟陰謀,一方面繼續宣揚女權。

為了加強女子參政同盟會在地方的發展,唐群英于1912年12月中旬回到長沙。在她的推動下,女子參政同盟會湖南支部于12月18日正式成立,會員達八百人,唐群英兼任支部長。湖南支部一建立,唐就與張漢英等多方奔走,建立“秋瑾烈士祠”,領導了反對《長沙日報》攻擊女子參政同盟會的斗爭。創辦了《女權日報》,宣傳男女平權和女子參政,相繼創辦“女子法政學校”、“女子美術學校”、“自強女子職業學校”和籌辦“女子法政大學”以提高女界的學識和實業能力。隨后,唐群英還為政府推薦一批女學生赴日留學,并領導了反對女國民會強占秋瑾烈士祠的斗爭,在湖南產生了很大影響。

1913年3月,袁世凱派人暗殺宋教仁后,于11月13日下令解散女子參政同盟會,查封《女子白話報》等,禁止《女權日報》在京發行,并懸賞銀洋一萬元通緝唐群英。自此,全國性的女子參政活動被迫停止。

1916年2月,唐群英在長沙發動女界開展討袁運動,在一次聲討會上,險遭袁世凱的爪牙圍捕。此后,唐群英一直從事女子教育,先后在衡山、長沙等地創辦白果紅茶亭女校、衡山女校、長沙復陶女子中學、岳北女子實業學校和一所云在廬課堂。

1924年6月9日,湖南女界聯合會在復陶女校舉行恢復成立大會,公推唐群英為會議主席。代表們紛紛演說:“以后如有再輕視女子,蹂躪女權者,當效唐群英先生打宋教仁的法子來打一打,看他們怕不怕。”《女界聯合會恢復矣》,《大公報》(湖南)1924年6月10日。會上,唐群英當選副主任。

1926年6月,北伐軍進入長沙時,唐群英組織復陶女校師生、長沙市婦女數千人夾道歡迎。

唐群英為女子教育事業奔波,以至家業耗盡,負債累累。1935年5月,老同盟會員張繼、覃振、仇鰲等電邀她去南京,任國民黨中央黨史編纂委員會委員。次年因病回故里,1937年6月3日病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马县| 大竹县| 峡江县| 高青县| 都匀市| 伊通| 香河县| 德清县| 北碚区| 余庆县| 聂拉木县| 巩留县| 昌黎县| 四平市| 章丘市| 临邑县| 思茅市| 高陵县| 镇远县| 安仁县| 南宁市| 吴川市| 长垣县| 赤壁市| 内丘县| 平顺县| 穆棱市| 孟连| 改则县| 新邵县| 苏尼特右旗| 德安县| 大丰市| 泰来县| 梅河口市| 察哈| 措美县| 安庆市| 环江| 红安县| 芦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