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五、《漢書》的閱讀方法

《漢書》難讀,所以一要有毅力,二要有恒心,三要細心。

研讀《漢書》可以說無捷徑可言,勤能補拙。作為鋪墊,可先讀《資治通鑒》西漢部分,包括胡三省注,進而讀荀悅《漢紀》。

荀悅字仲豫,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人。建安三年(198),奉漢獻帝之命,按《左傳》體例,刪略《漢書》,歷時二年而成書。時稱此書“辭約事詳,論辯多美”,又“省約易習,有便于用”。《漢紀》共十八萬字,所用史料,《漢書》以外采錄極少,所以史料價值不高。但《漢紀》將《漢書》精華大體吸收進來,以年系事,條理清晰,頭尾連貫,重點突出,不失為一部西漢歷史的簡明大事記,完全可以作為研討西漢史的入門書來讀,當然也可以作為了解《漢書》的入門書來讀。何況荀悅的論贊十分精彩,可以與班固的論贊相比較,對評判他們史學觀的優劣大有裨益。

《漢書》不是讀過一兩遍就可利用的史籍。著名秦漢史專家陳直教授從十三歲起通讀《漢書》,以后每兩年必讀一遍,數十年不輟。所以他才能對《漢書》爛熟于心,做起課題才能得心應手,左右逢源。因此以勤補拙,持之以恒,是一切有志于《漢書》或漢史研究的人都應努力的方向。

同時,《漢書》是一塊熟地,自古以來,研習者眾多,成果也汗牛充棟,要想從中開辟出一塊新天地,談何容易。所以現今研讀《漢書》必須細心,既要逐字逐句讀正文,還要一條一條分析注文。武帝太初以前的部分,要與《史記》相應紀傳相比較,從同異中做出分析;西漢晚期部分,則要與《后漢書》及諸家《后漢書》的輯本相參照,以挖掘線索。然而這樣做,還遠遠不夠,進一步擴大史料選取范圍十分關鍵。比如研究官制,需參考《漢官六種》;了解禮制,則應讀《五經》鄭玄注等漢代學者之注;攻讀思想史,則要看《新語》、《新書》、《淮南子》和《春秋繁露》;研究經濟,又需看號稱“半部《桑弘羊傳》”的《鹽鐵論》等,其他如詩賦文論、筆記小說、天文醫藥、算學典籍、字典辭書均應涉獵。

然而最為重要的則是利用文物考古資料,特別是其中帶有文字的資料。陳直教授之所以公推為秦漢史研究的泰斗,尤其是《漢書》研究的獨辟蹊徑的開路人,就是他在熟讀《漢書》的基礎上,借鑒王國維先生的“二重證據法”,把大量出土的漢代文物資料用于證史,撰成《漢書新證》,完全改變了過去以文獻證文獻的舊學方法,使《漢書》研究達到了嶄新的高度。如《漢書·百官公卿表》是我們了解西漢官制的最原始、最基本的史料,但失于簡略和片面,難窺全貌。如《漢書》所據實為武帝改革后的西漢晚期官制,此前的情況就粗略難明;而武帝定制中,該表“六百石以下之官吏,沿革每漏而不記,令長以下之丞,只記有幾丞,而不記某丞之名”。(《漢書新證序》)陳直教授既大量利用了居延、敦煌等地出土的漢簡,也利用了銅器、漆器的銘文;既發掘了碑刻、陶文的資料,又剖析了璽印、封泥的印文。《百官公卿表》的考證就占了《漢書新證》六分之一的篇幅,現在研究西漢官制史的學者沒有人不讀此書,也沒有人在其論文或專著中不借鑒陳直教授的研究心得。可以斷言,不認真而充分地利用越來越豐富的文物考古資料,《漢書》研究不可能有重大突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南区| 五大连池市| 墨竹工卡县| 婺源县| 西林县| 永嘉县| 宁波市| 呼和浩特市| 漯河市| 株洲市| 崇阳县| 来安县| 稷山县| 东平县| 万全县| 浪卡子县| 石渠县| 东辽县| 宁南县| 饶河县| 凤翔县| 大城县| 金门县| 乌兰县| 调兵山市| 吉隆县| 隆回县| 桐乡市| 勐海县| 嘉兴市| 徐州市| 汤阴县| 阿合奇县| 沙洋县| 远安县| 青川县| 横山县| 大关县| 雷州市| 峨眉山市| 麟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