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漢書》的版本

《漢書》自問世后,即受到東漢政權(quán)的推崇,士人爭相抄閱,請益名師,苦心研讀。其流傳遠較深閉宮中的“謗書”《史記》為大,所以傳世抄本也多。自五代末起,雕版印刷術(shù)迅速發(fā)展起來,除經(jīng)書外,《史記》與《漢書》、《后漢書》均有鏤版刊行。

現(xiàn)今可考的《漢書》版本,主要源出于北宋淳化本。但正如余靖所言,“文字舛偽,恐誤后學(xué)”。于是他奉詔與國子監(jiān)直講王洙一起在崇文院參括眾本,旁據(jù)他書,校對《漢書》,于是形成景祐本。該版本必利用了景德二年(1005)刁衎、晁洄、丁遜的校定成果。他們校定凡三百四十九條,刊正三千余字,錄為六卷進呈真宗。因此景祐本吸收了景德監(jiān)本的長處,遠較他本為勝。景祐本在元代,分別于大德、至大、元祐、元統(tǒng)諸年陸續(xù)重修補刊。此后除明天順五年(1461)馮讓重刊本、明弘治修補本外,明正統(tǒng)本可謂其中的佼佼者,稱之為淳化本“嫡孫”也不為過。其余如宋紹興蜀大字本、淳熙湖北茶鹽司本、嘉定建安蔡琪刊本等宋本,只能算旁支別系,質(zhì)量較之景祐本、正統(tǒng)本遜色,若非必要,可以不問。惟南宋建安劉之問刊本出自宋祁校本,與景祐本有淵源關(guān)系。該本之后,承襲者有明國子監(jiān)本、清武英殿本,可聊備一用。

又明汲古閣本集宋元諸本之長,卓然獨立,影響較大。清同治金陵書局本自稱“毛氏正本”,王先謙《漢書補注》也“以汲古本為主”。中華書局《二十四史》點校本中的《漢書》,就以王本為底本,用北宋景祐本、明汲古閣本和清武英殿本、金陵書局本相參校,取各家之長,點校而成。該本雖便于用,但不盡完善,有待進一步校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浪县| 宕昌县| 中宁县| 五原县| 边坝县| 纳雍县| 双柏县| 长顺县| 汽车| 民乐县| 焉耆| 嵊州市| 罗源县| 将乐县| 长岭县| 丰宁| 惠水县| 屏东市| 万宁市| 邛崃市| 衡东县| 长乐市| 乐东| 抚顺县| 武汉市| 儋州市| 定边县| 望都县| 绍兴市| 阳信县| 马边| 屏东市| 山东省| 上蔡县| 祁东县| 永定县| 高青县| 宁乡县| 邛崃市| 凤山县| 太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