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國學要義
  • 夏海
  • 1739字
  • 2020-03-13 11:02:42

第一章 學好五本書

《論語》記載:“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論語·衛靈公》)意思是,做工的人要把工作做好,必須有好的工具;施行仁德的人,先要敬奉賢者,結交仁人。那么,學習國學義理,就一定要從閱讀經典開始。儒道兩家經典很多,儒家經典一般指“四書五經”,“四書”之名定于宋代,“五經”之名定于漢武帝。“四書”指《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五經”指《詩經》《尚書》《禮經》《易經》和《春秋》。《禮經》包括《周禮》《儀禮》《禮記》;《春秋》由于文字過于簡略,通常分為解釋《春秋》的《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儒家經典還有“十三經”之說,即在以上“九經”的基礎上加《論語》《孟子》《孝經》和《爾雅》。《爾雅》為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從重要性分析,這些儒家經典又可分為經、傳、記,傳即《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屬于《春秋》經之傳;記即《論語》《孟子》《禮記》《孝經》。其中經的地位最高,傳、記的地位次之,《爾雅》又次之。道家經典主要是《老子》、《莊子》即“南華經”、《列子》即“沖虛真經”、《文子》即“通玄真經”和《黃帝陰符經》。儒道兩家經典雖多,但真正能夠體現儒道基本義理的是《老子》和“四書”,且比較通俗,易于閱讀。因此,學好這五本書,是掌握國學義理的主要途徑。

在古代,“經”“典”兩個字是分開使用的。經說的是永恒的道理,《文心雕龍》指出:經是“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鴻教也”(《文心雕龍·》)。“典”字,從甲骨文分析,上面是“冊”字,下面是“大”字,兩者合一為大本大冊的書。經與典合在一起,就是關于永恒真理的書籍。對于人文學科而言,經典關注人的生存,追求人的尊嚴,拷問人生的價值,說的是做人的道理,講的是關于人的靈魂和心靈的智慧知識。人是萬物之靈,精神是人獨有的品格;人在嚴酷的改造自然、社會和自身的斗爭中,總有一種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和憧憬。經典要思考人類未來,儒家提供了“大同社會”理想,道家作出了“小國寡民”選擇。人類任何活動都需要有價值引領和判斷,否則,就會是非不分、喪失原則,就會出現無序和混亂。經典要提出價值標準,管子的“四維”、儒家的“五常”、宋朝的“八德”,都是價值標準和行為準則,千百年來一直發揮著規范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國家關系的作用。如果說價值標準是人與他人互動的依據,那么道德修身則是人與自身互動的依據。經典要強調修身養性,儒家倡導親親仁民,道家強調見素抱樸,就是鼓勵人們求真,與人為善,崇尚美、追求美。經典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得到多數人的認同。這個多數人不是同一時代的多數人,而是歷史上的多數人,使得經典成為凝聚民族共識、肯定民族身份的一種資源。經典是個體素養提升的通道,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指出:“個體自我的每一次偉大的提高,都源于同古典世界的重新接觸。”[德]雅斯貝爾斯著,王德峰譯:《時代的精神狀態》,上海譯文出版社2013年版,第114頁。《老子》和“四書”是中華民族的經典,是最好的最有價值最有意義的著作。

學習國學經典,一定要知人論世,了解作者及其所處的時代背景。孟子說:“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孟子·萬章下》)要把握要點,學習經典的基本觀點、主要結論和邏輯框架。要品讀原著,因為任何一本討論經典的書,永遠比不上被討論的經典;有些注釋不正確,還可能引入歧途。具體方法是,經常讀經典。經典說的是做人的道理,做人是一輩子的事情,閱讀經典也是相伴終身的事情。在經常閱讀經典中接受熏陶,讓經典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立身為人處世,就像春風化雨那樣,不知不覺塑造著人格。要反復讀經典,因為經典是文言文,與現代人有恍若隔世的感覺,只有多次閱讀、重復閱讀,才能產生親近感,“好書不厭百回讀,個中滋味只自知”。更重要的是,對于同一經典,年輕時的理解與年紀大時的理解是不一樣的,年輕時主要是字面的理解,而年紀大時的理解,則帶著歲月的風霜和人生的歷練。要交流讀經典,《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衛風·淇奧》)互相交流切磋,能在碰撞中產生思想火花,可以幫助更好地理解經典。每個人因經歷不同,讀經典的體會也不盡相同,交流切磋可以使學習經典更加深入。讓我們經常閱讀《老子》和“四書”,在反復閱讀中品味《老子》和“四書”,在交流中理解《老子》和“四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嫩江县| 射阳县| 玛曲县| 达尔| 建阳市| 乌鲁木齐市| 扶风县| 陈巴尔虎旗| 达州市| 平山县| 黎城县| 潢川县| 静乐县| 老河口市| 邻水| 上栗县| 营山县| 凤翔县| 松阳县| 曲阜市| 焦作市| 盐城市| 青冈县| 石家庄市| 中阳县| 汉阴县| 海原县| 惠东县| 屯留县| 甘洛县| 始兴县| 浦江县| 碌曲县| 宜兰市| 资中县| 安溪县| 辛集市| 双峰县| 宜兰县| 永新县| 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