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易”詁舉例

若從“易”之本詁,我們還可以上推到金文。金文“易”作,表示器皿中盛有鬯酒用來賞賜人,當然賞賜之物不一定是鬯酒農(nóng)按:即古祭祀用的香酒,據(jù)說用黑色的黍加郁金草釀制而成。。如周初《德簋》:“王易德貝廿朋?!奔赐跻载ヅ筘愘p賜名叫德的臣子。這種解釋與《易》附會不上。于是再上推到甲骨文。甲骨文“易”作,亦作。這橫轉(zhuǎn)來的“易”有文章可做了。黃振華乃寫成《論日出為易》一文,黃氏以為這是一個象形字,其象形的意義可有兩種:一是象征日出,一是象征日落。上半部的尖頂表示日初出時的太陽或者是日落的太陽,只顯出了一半;中間那條弧線則象征海的水平面或者是山的弧線;下面三斜撇則象征太陽的光線??傊@一象形字,象征日出時的景象或日落時的景象。按中國地理位置,東方是海,則中間那道弧線表示海的平面;西部是山,則中間那道弧線表示山。黃氏以為,這一象形字象征日出時的景象為多,因為那道弧線畫得很平,彎度不大;其次,弧線下面的三道光芒,在海上也比較容易看得見,而在山下較難看見,因此黃乃斷定“日出為易”。這是從取象方面說的。至于涵義方面,則“日出”象征了《易經(jīng)》中的兩種意義:一是《系辭傳》所說的“乾知大始”的意義,因為一日之間的變化從日出開始,萬物從乾元生長?!断缔o傳》又說:“法象莫大乎天地”,“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在天文現(xiàn)象中最顯著的代表乾剛之象的莫過于太陽了,故以“日出”來象征“乾知大始”最恰當不過。二是象征了《易經(jīng)》中“易”的陰陽變化的意義,“日出”表示晝夜變換,晝夜變換也可以說是日月的變換,二者都象征了陰陽變化的意義。又《說卦傳》說:“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边@是說明我們的古人在作《易》時,是從觀察天文現(xiàn)象而求出陰陽變化的道理來的,而天文現(xiàn)象中最顯著表現(xiàn)陰陽變化的意義的,莫過于晝夜的變換,故采取“日出為易”來象征這種變化的意義也最恰當。日出還象征“生”的意義,又合上《系辭傳》“生生之謂易”“天地之大德曰生”等,而日落則象征“生”的終結(jié)。我們有理由相信古人在《易經(jīng)》命名時,寧取“日出”而不取“日落”。黃氏自認他“找到了《易經(jīng)》‘易’字的字源”。

黃氏根據(jù)許慎未曾見到過的甲骨文而另為一解,這雖然有些新鮮的感覺,但亦只能備一解而無以證其必然,且黃氏之理論,實與魏伯陽《參同契》“日月為易”相近似。“日月為易,象陰陽也”,是很現(xiàn)成而又容易理解的。黃氏指責魏伯陽:“把下面的‘勿’字看成為‘月’,則有問題了。因為‘勿’字的字源與‘月’的字源不同?!蔽覅s以為魏伯陽不會連“勿”字都看不清,中國的異體字多得很,魏伯陽雖不是像許慎那樣專治文字學的專門家,但相信他生在漢代看到過使人能視為日月的“易”字。而且,黃氏把“勿”字送給魏伯陽看,自己卻可不管它,也是不平等的。何況他的說法基本上與“日月為易”的理論一致(如說“晝夜的變換也可以說是日月的變換”等),并沒有給理解《易經(jīng)》帶來特別的意義。不過,黃氏之說仍不失為一種新解。

認為“易”字是“從日從勿”者,也不乏人,也自有理?!叭铡敝柑枺皬奈稹?,指的是“旗勿”的“勿”?!拔稹弊止帕x指的是一種旗子,《說文》:“勿,州里所建旗,象其柄,有三游。”“游”為游移不定的意思。旗子上有三條幡,隨風飄蕩,游易不定,這與《易》的變易之義相合。望文生義,自是一法也。

總之,以“易”之本訓求之,無論各家各派的立說是怎樣的相左,見解又是如何的新奇,卻有殊途同歸者,即一致都落實到《易》是一部講變化的書這一共同點上。筆者對古今各家于《周易》名義考釋作了較為詳細的檢閱,最后還是同意孔穎達《論易之三名》的總括性論斷,但對“不易”與“簡易”還有些不同的看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潍坊市| 罗城| 汝城县| 合作市| 莫力| 中超| 河间市| 枝江市| 嘉祥县| 沂水县| 台北市| 武宁县| 东平县| 五常市| 安泽县| 黑龙江省| 新余市| 金湖县| 清苑县| 延安市| 从化市| 新野县| 鄯善县| 巧家县| 图们市| 长春市| 东乌| 崇义县| 龙里县| 信丰县| 大邑县| 江阴市| 永德县| 廊坊市| 安龙县| 河北省| 平邑县| 华容县| 五华县| 曲靖市| 宣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