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5 為什么鐵制兵器在中國普及得比較晚

中國人發現和使用鐵的時間,并不算晚。從考古資料中發現,早在公元前14世紀的商代,中國人就已經制作了一些鐵質工具了,不過那個時候的鐵主要是隕鐵??脊虐l現證明西周時期中國已經掌握了鐵的冶煉技術,鐵制兵器也已經出現,但是普及卻是很晚的事情。一直到春秋時期,中國人還是以青銅作為主要武器。戰國時期,鐵制兵器終于得到了比較大規模的應用,但是卻仍然無法取代青銅兵器。直到漢代,鐵制兵器才全面取代青銅兵器。和世界上其他古代文明相比,我們使用鐵制兵器的時間要晚得多。

根據史書的記載,在春秋時期,青銅被稱作“美金”,是高檔金屬;鐵被稱為“惡金”,是低檔金屬。青銅被用來制作兵器,而鐵則只能用來制作農具。按照我們一般的理解,鋼鐵比青銅要輕便鋒利,而且也有更好的強度,正是用來做兵器的好材料,但是在中國,鐵卻長期被青銅壓制,難以擺脫“二等公民”的待遇。

為什么古代中國人掌握了冶鐵技術,卻遲遲不愿意用鐵來制作兵器呢?這當中的主要原因有兩個。

一是鐵的冶煉難度要高于青銅,不同的鐵礦石中雜質的含量不同,就形成了不同品位的鐵礦。一般來說,含鐵量在50%以上的鐵礦石,叫做富鐵礦;低于50%的叫做貧鐵礦。從我們現在的勘探得知,中國大陸的鐵礦以含鐵30%以下的貧鐵礦為主,幾處富鐵礦大多是近些年來才被發現的。以當時的勘探技術,古人發現富鐵礦的幾率很低。貧鐵礦中含有大量雜質,冶煉的難度非常大。古人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研究出了很多去除鐵中雜質的辦法,但是想要把雜質含量較高的鐵礦石制造成強度、韌性都合格的鋼鐵兵器,還是要花很大的功夫,成本很高,所以我們有“百煉成鋼”這樣的諺語,以形容打造好鋼的不易。而農具對于韌性、硬度等方面的要求要低很多,所以用一些雜質較多的鐵來制作農具,對于生產的影響倒不是很大。對比來看,那些較早使用鐵的古代文明,接觸到的鐵礦石相對來說含鐵量要高一些,冶煉也更容易一些。

西周晚期玉柄鐵劍,它的發現,把中國冶鐵史向前推進了200年,稱的上是“中華第一劍”。

二是中國古代青銅冶煉技術十分發達,對鐵器的需求就沒有那么緊迫。中國有著輝煌燦爛的青銅器文明,不僅較早就掌握了把銅、鉛、錫一起鑄成青銅合金的技術,而且還很早就探索出不同的銅、鉛、錫比例適于制造不同的器物。根據對考古發掘出的古代青銅兵器的研究,有些青銅兵器的硬度、韌性,甚至不遜于現代的普通鋼材。有學者考證,戰國時期已經出現了復合式青銅劍,就是一把劍的劍柄和劍脊用含錫量較低的青銅制作,而劍刃和劍峰則用含錫量較高的青銅,這樣制作的劍,韌性和堅硬鋒利的特點兼而有之。尤其讓人驚奇的是,有些青銅兵器居然還有很好的抗銹蝕性,比如在湖北出土的越王勾踐劍,在地下埋藏兩千余年居然光亮如新,鋒利如故。這樣的青銅兵器,比起冶煉技術并不成熟的鐵制兵器,無疑具有很大的優勢。相比而言,很多早期西方文明,因為缺乏來源穩定的錫礦,所以制造出的青銅兵器含錫量低,硬度不足,他們較早使用鐵制兵器,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雖然中國的鐵制兵器使用較晚,但是進步卻很快。秦朝統一六國時,軍隊仍以裝備青銅兵器為主,但是當時東方六國已經大批量裝備鐵制兵器了。后來古人又發明了多種鋼鐵冶煉方法,終于促進了鐵制兵器全面取代青銅兵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游县| 鄂伦春自治旗| 涟源市| 恩施市| 安丘市| 彭山县| 龙口市| 常山县| 江安县| 伊春市| 保靖县| 衡山县| 徐州市| 大洼县| 云和县| 屏南县| 旌德县| 如皋市| 阿瓦提县| 新乐市| 兴和县| 泰和县| 阿巴嘎旗| 塔城市| 察隅县| 江永县| 嫩江县| 汽车| 沂源县| 古浪县| 芦溪县| 奎屯市| 峨边| 漠河县| 枣强县| 灵璧县| 延川县| 鲁山县| 蒲江县| 阳朔县| 永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