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4 “五兵”都指的是什么

漢語中,除了用“干戈”來代表軍事以外,還經常出現的一個詞是“五兵”。這個詞在先秦文獻中常有出現,后世也可作為兵器的泛稱,或者是對戰爭、武力的另一種說法。

通常來說,“五兵”指的是《周禮》中出現過的“五兵五盾”之說,按照鄭玄的注解,五兵指的就是戈、殳、戟、酋矛、夷矛。戈和戟我們前面解釋過了,殳就是安裝了金屬頭的木棒。夷矛就是長矛,酋矛則是一種短柄的矛。這主要是指車戰用的。而步戰的“五兵”,則去除夷矛,加入弓矢。

山東出土漢代畫像石中執五兵的蚩尤形象

此后,五兵的含義逐漸變化。在先秦時期,五兵還用于確指某五種兵器,但是到了秦朝以后,五兵就變成泛指了。

如果我們從軍事史的角度來看,“五兵”反映的主要是青銅時代的兵器狀況。中國的青銅兵器種類繁多,不過用的最多的還是長柄的戈、矛、戟等。這一時期,為適應車戰的需要,長柄兵器往往都要遠遠長于后世。從考古發掘來看,戰國時期的長矛,可以達到四米半以上的長度。而從一些文獻記載來看,似乎還有更長的。使用這樣長的武器,主要是因為戰車的體積龐大,武器短了根本沒法用。而步兵用的武器,就沒有這么長。

“五兵”反映的是常用武器,而除了這些常用兵器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武器,比如作為刑具和儀仗用具的青銅斧、青銅鉞,作用類似于長矛、外形有點像長柄劍的青銅鈹,以及殳的“加強版”銅錘(也就是把殳的金屬頭做大)。

既然當時的兵器有這么多種,為什么要特意選出五種呢?除了這五種是最常用的兵器以外,還和“五”這個數字有關。“五”在中國是一個很重要的數字,比如我們有“五行”、“五方”、“五色”、“五音”、“五味”等等,甚至在一些歷史人物、事件上也要湊齊“五”這個數,比如“春秋五霸”。據說因為人的一只手掌有五指,所以“五”這個數字就代表了全面、完整。也正因為如此,“五兵”這個說法就可以泛指全部的兵器。

以“五兵”為代表的青銅兵器,在中國應用了很長時間,技術上也越來越成熟。直到漢代,青銅兵器才全面被鐵兵器取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滨海县| 灵宝市| 蕲春县| 靖西县| 陆川县| 平安县| 泽库县| 丹凤县| 乾安县| 哈尔滨市| 南岸区| 无棣县| 定西市| 金昌市| 莱州市| 鄂尔多斯市| 香格里拉县| 石景山区| 浮山县| 娱乐| 曲麻莱县| 琼海市| 浙江省| 麻阳| 社旗县| 禄丰县| 宝丰县| 焉耆| 西丰县| 鄯善县| 梅州市| 虞城县| 云南省| 佛学| 岑溪市| 都安| 义乌市| 乌苏市| 绍兴市| 白河县| 澜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