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應知的古代軍事常識
- 趙志超
- 1318字
- 2020-12-11 19:18:41
12 弩的威力有多大
弩作為一種能夠延時發射的弓,理論上它的發射力量可以做到無限大,而無需像弓那樣受限于臂力。正是因為弩有這個特點,所以中國的弩自古就發展成了兩個系列:一是單人就可操作的單兵弩,另一個是以多人的力量、甚至牲畜的力量來上弦的大型床弩。
從中國的古籍上看,弩的威力是很驚人的,這集中體現在弩的射程上。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古書上對弓弩的射程,都是用“步”為單位來表示的。而“步”這個單位,到底折合今天公制的多少米,則說法不一。周代以八尺為一步,秦漢以六尺為一步,后來又規定五尺一步,兩步為一丈。各個朝代的尺也不一樣,西周時期一尺大概不到二十厘米,秦漢則為二十三厘米,宋明以后的尺則超過三十厘米,接近我們今天的市尺。另外,各朝代基本都規定以三百步為一里。

三弓弩
以這樣算來,古時的一步大概在1.3米到1.6米之間。不過按照常識我們也知道,一個成年男子邁一步大概只有70~75厘米,恰好是古代一步的一半。這是因為古人所說的步,是“舉足一次為跬,舉足兩次為步”,也就是一個人只邁出一步的距離,被稱為跬;而左右腿各邁出一步的距離,才被稱為步。當然也有少數情況下,人們把跬也稱作步,或者稱為小步。
了解了計量單位,再看中國古代的強弩。《戰國策》中描述韓國的強弩,能射六百步遠,換算成公制,就是八百四十米。這樣的數字非常驚人,或者說超過了單兵作戰的極限。所以,這或許是當時一些游說之士們有意夸大,也可能是這種弩并非一種單兵操作的弩,而是重型的床弩,又或者這里是用的小步為計量單位。從復原的秦弩來看,當時單兵弩有效射程在二百米左右。
單兵弩按照張弦方式的不同,大致分為臂張弩和蹶張弩(踏張弩)。臂張弩仍以手臂的力量張弦,威力比起弓來沒有明顯優勢。蹶張弩則以腳踏住弩弓(或弩弓前面的踏環),雙手拉動弓弦,這樣就可以把全身的力量應用上去,所以單兵用的勁弩都是蹶張弩。中國古代威力最大的單兵弩是宋朝的神臂弓,按照史書記載,神臂弓最大射程可達三百四十步,合今天的五百二十米。宋朝勁弩射出的箭可以在遠距離穿透金軍騎兵的重甲,在南宋抗金斗爭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神臂床子連城弩
宋代的大型床弩也發展到了頂峰。在宋以前,這種大型弩被稱為車弩,用巨木做弓,弩臂長度在兩米以上,要用絞車來上弦,發射一種類似長矛的巨箭。宋代把這種弩發揮到了極致,不僅用巨木做弓,而且往往多弓并聯,有雙弓弩、三弓弩甚至四弓弩。一次發射很多枝箭,其中一枝是形似長矛的主箭,其他的則是較小的箭。弩弓的力量極大,有的需要百人來上弦,或者是用八頭甚至十頭牛來拉開弓弦。史書記載,北宋早期的床弩射程可以達到七百步,后來經過改進,最遠可達一千步,合一千五百多米。即使按照小步來計算,射程也有七百五十米以上。在蒙古軍隊西征的時候,也用了從中原帶過去的床弩,床弩的巨大威力和超遠射程也可見于阿拉伯學者筆下。
床弩是有記載的射程最遠的冷兵器,然而它雖然威力巨大,但是過于笨重,操作繁瑣,耗費人力畜力過多,射速太慢。所以床弩多用來作為攻守城的器械,而不能用來野戰。
明代的弩仍得到了較大發展,但是隨著火藥武器的進步,弓弩的地位逐漸下降。清代已經不把弩列為軍隊制式武器,即使偶有使用,也是一些輕型弩,其威力比起以前的強弩來,就不值一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