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應知的古代軍事常識
- 趙志超
- 896字
- 2020-12-11 19:18:41
13 為什么小說中的大將都用弓卻沒有人用弩
中國以歷史為題材的古典小說很多,而且大多數都是描寫亂世戰爭的,最典型的就是《三國演義》。在這些小說中,都著重描寫了一些武藝高強的猛將。“弓馬嫻熟”是形容武將的常用詞語,射箭技術是描述武將才能的重點。比較有意思的是,弓和弩都是軍隊中的重要武器,可是小說中的武將所用的遠射武器,大多數都是弓(個別的有一些奇特的投擲武器),卻從沒有哪個武將善于用弩。這是怎么回事呢?
這里要說說弓和弩各自的優勢和缺陷。弩與弓相比,威力更強,射程更遠,而且由于弩的上弦和射擊過程分開,所以瞄準與發射都比較容易,一個普通的農夫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就能夠掌握。
受限于臂力,弓的射程比不了弩。亞洲地區常見的復合弓,射程一般都在二百米左右。歐洲流行單體弓,最著名的單體大弓是英國長弓,用一整根紫杉木制成,曾經被傳說得很厲害,其實現代實驗證明射程也不過是二百五十米左右。而一般的單兵蹶張弩有效殺傷距離都可以達到三百米(當然很多戰例表明,單兵弩的作戰距離也多在二百米以內)。而且一名好的弓箭手的訓練難度要遠遠大于弩手,張開硬弓,瞄準射箭,這對力量和技巧的結合要求很高的。古時訓練一個優秀弓箭手往往需要很長時間,因而優秀的弓箭手數量總是比較少的。

《武經總要》上的宋朝復合弓
但是弓也有優勢,那就是比弩的發射速度快,這在戰場上非常重要。而且騎兵顯然用不了蹶張弩,而臂張弩在威力上相比于弓也沒有優勢,這樣自然就會選擇弓作為武器。從這一點上來說,小說演義中倒是沒有說錯。的確很少有騎兵把弩作為自己的主要遠射武器。騎馬的武將們,主要會以弓為武器。
歷史上確實有很多名將都善于射箭,這些都是史書有載,不是胡說的。西漢飛將軍李廣,射技精準,數次憑借自己高超的弓箭技巧,打擊敵人。漢末軍閥呂布,為勸解劉備和袁術的爭斗,曾經表演過轅門射戟的絕技,在一百五十步外射中戟的小枝。以后的名將,像岳飛、韓世忠等人,都是善使硬弓的名將。
可以這么說,使用弓箭的技術是“精英化”的,而使用弩的技術則是“平民化”的。所以,名將們不一定是不會用弩,但是無論是從騎馬作戰的實用性考慮,還是從將領的身份考慮,他們都選擇了用弓而不是用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