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浙之濱: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建所三十周年紀念文集
- 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
- 3508字
- 2021-01-08 15:12:47
一 反義並列複音詞的類型
從合成後的語素意義上分析,反義並列複音詞主要包括以下四種類型:
第一類:並舉式
兩個語素義是合併使用的,表示甲與乙並舉。即兩個語素義都呈現,用的是本義。
優劇 《後漢書·劉寵傳》:“值中國喪亂,士友多南奔,繇攜接收養,與同優劇,甚得名稱。”
上例形容詞反義並列是合併式的,“優劇”謂安逸與艱難。
少長 《顔氏家訓·慕賢》:“少長周旋,如有賢哲,每相狎侮,不加禮敬?!薄吧匍L”指年少和年長。這兩個語素義是相對應的關係。
單個語素本身有不同的含義,並列後也有不同的含義。如:
大小 可以指形體方面。王充《論衡·商蟲篇》:“(蟲)或白或黑,或長或短,大小鴻殺,不相似類,皆風氣所生,並連以死,生不擇日,若生日短促,見而輒滅?!贝藸懨~,大的和小的。《東觀漢記》卷十八《甄宇傳》:“每臘,詔書賜博士羊,人一頭,羊有大小肥瘦。”此爲形容詞,指個頭大和小。
也代指人,猶言老少。仍然是名詞用法。如《世説新語·賞譽》:“劉道生日夕在事,大小殊快?!薄抖鼗颓eh·十二時·普勸四衆依教修行》:“性命惟憂頃刻間,渾家大小??词獭!?/p>
可以指重要和不重要?!端螘の涞奂o上》:“常日事無大小,必賜與謀之。此宜善詳之,云何卒爾便答?!彼乌w升《朝野類要·餘紀》:“仕宦在外任者,自有專一承受幹當之人,或是百司系籍人,或是門吏,凡有大小事務,爲之了辦?!边@是“大小”的形容詞用法。
中外 指家庭內外,家人和外人?!妒勒h新語·言語》:“孔融被收,中外惶怖?!薄额喪霞矣枴わL操》:“因爾便吐血,數日而亡。中外憐之,莫不悲嘆?!?/p>
指朝廷內外,中央和地方?!度龂尽侵尽侵鱾鳌份d嘉禾六年詔曰:“中外群僚,其更平議,務令得中,詳爲節度?!薄赌淆R書·東昏侯紀》:“詔曲赦京邑,中外戒嚴。”
指中國和外國?!夺釢h書·南匈奴傳》:“宣帝之世,會呼韓來降,故邊人獲安,中外爲一,生人休息六十餘年?!?span id="ynyoahj" class="math-super">[1]
以上含義均爲“中”與“外”的單獨引申,故屬於並舉式。
還有一種表示包舉的,意思是無論A還是B,也在此例。如:
公私 《顔氏家訓·慕賢》:“侯景初入建業,臺門雖閉,公私草擾,各不自全。”“公私草擾”謂公和私都草擾,也就是無論公還是私都草擾。
死生 《宋書·竟陵王誕傳》:“左右楊承伯牽誕馬曰:‘死生且還保城,欲持此安之?速還尚得入,不然敗矣?!薄八郎本渲^無論生或死都返回城裏。
成語“進退維谷”(又作“進退唯谷”、“進退惟谷”),來自《詩經·大雅·桑柔》:“人亦有言,進退維谷?!薄斑M退”可以理解成“進”和“退”,也就是“無論進還是退都……”的意思。《晉書·劉琨傳》載劉琨上表:“自守則稽聰之誅,進討則勒襲其後,進退唯谷,首尾狼狽?!贝死斑M退”有進討和退守二義,屬於二義皆備的並舉式?!妒勒h新語·紕漏》:“仲堪流涕而起曰:‘臣進退唯谷?!币嗥淅?。
第二類:選擇式
兩個語素義是提供選擇的,表示二者取一,即“或者……或者……”;“是……還是……”。
輕重 《宋書·謝方明傳》:“嘗年終,江陵縣獄囚事無輕重,悉散聽歸家,使過正三日還到?!?/p>
枉直 《宋書·庾登之傳附庾炳之》:“今之枉直,明白灼然,而睿王令王,反更不悟,令賈誼、劉向重生,豈不慷慨流涕於聖世邪?”
長短 《顔氏家訓·風操》:“而家門頗有不同,所見互稱長短;然其阡陌,亦自可知?!?/p>
善惡 《論衡·問孔》:“若此者,人之死生自有長短,不在操行善惡也?!?/p>
低昂 《論衡·變動》:“故穀價低昂,一貴一賤矣?!彼尻A那崛多譯《佛本行集經》卷七:“如是等山,悉皆震動,並及一切諸餘小山,涌沒低昂,嵬峨嵯,出大煙氣?!?/p>
遲速 《左傳·昭公十三年》:“既聞命矣,敬共以往,遲速唯君?!?/p>
遲疾 《後漢書·律曆志中》:“月行當有遲疾,不必在牽牛、東井、婁、角之間。”《顔氏家訓·歸心》:“日月星辰,若皆是氣,氣體輕浮,當與天合,往來環轉,不得錯違,其間遲疾,理宜一等。”
得失 《世説新語·雅量》:“祖士少好財,阮遙集好屐,並恒自經營。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p>
以上諸例反義並列是選擇式的,“輕重”言(罪行)程度或輕或重,“枉直”言或曲或直,“長短”言時間或長或短以及或好或壞,“善惡”言或善或惡,“低昂”言或低或高,“遲速”表示是快還是慢,“遲疾”言或慢或快,“得失”表示是得到還是失去(指優劣)。
以上兩類複音詞兩個語素含義都呈現,前者是簡單的含義相加,後者是二者選一,因而抽象化程度不高,介於詞與詞組之間。
第三類:偏指式
就是所謂的偏義複詞,即並列式中只保留一個語素的含義,另一個語素義不用。
厚薄 《宋書·庾登之傳附庾炳之》:“然不知臣者,豈不謂臣有爭競之跡,追以悵悵。臣與炳之周旋,俱被恩接,不宜復生厚薄?!薄昂癖 逼丁氨 ?,指怨恨。
死生 《魏書·高允傳》:“然臣與浩實同其事,死生義無獨殊?!薄锻蹊笾驹姟返谝皇祝骸耙患矣兴郎洗逑嗑推??!薄八郎敝杆?。
長短 西晉竺法護譯《度世品經》卷五:“志厭菩薩,而誹謗之。求人長短,欲斷利養。惡眼視師,誹謗正法。”“長短”偏指“短”,謂人的失誤,短處。
利鈍 《三國志·魏志·傅嘏傳》“景王遂行”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淮、楚兵勁,而儉等負力遠鬥,其鋒未易當也。若諸將戰有利鈍,大勢一失,則公事敗矣?!庇帧妒裰尽ぴS靖傳》:“若時有險易,事有利鈍,人命無常,殞沒不達者,則永銜罪責,入於裔土矣。”《世説新語·文學》:“謝萬作《八賢論》,與孫興公往反,小有利鈍。謝後出以示顧君齊,顧曰:‘我亦作,知卿當無所名。’”“利鈍”指“鈍”,猶言不利。
緩急 《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孝文且崩時,誡太子曰:‘即有緩急,周亞夫真可任將兵?!庇帧侗怡o倉公列傳》:“文帝四年中,人上書言意,以刑罪當傳西之長安。意有五女,隨而泣。意怒,駡曰:‘生子不生男,緩急無可使者!’”《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第九》:“胸痹緩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薄侗饼R書·祖珽傳》:“孝征心行雖薄,奇略出入,緩急真可憑仗?!薄熬徏薄敝讣?,緊急時刻。
也有作“急緩”者?!度龂尽の褐尽ざ喷軅鳌罚骸叭饲轭櫦?,諸將掾吏,可分遣休息,急緩召之不難。”謂急,危急。
險易 《晉書·裴秀傳》:“蜀土既定,六軍所經,地域遠近,山川險易,征路迂直,校驗圖記,罔或有差?!薄端问贰に午鱾鳌罚骸按笈e精甲,以事討除,靈旗所指,燕城必降。但徑路所趨,不無險易,必若取雄、霸路直進,未免更有陽城之圍?!薄半U易”指險,艱險。
只取一個義素的偏義複音詞也沒有明顯體現出語素含義的抽象性與概括性。
第四類:概括式
與前三類不同,其含義不是語素義字面的相加、選擇或者取一,而是兩個語素並列引申抽象後産生的概括義,即産生新義。此類最能體現反義並列複音詞的抽象化程度。這也是同義或近義並列複音詞所不具備的特徵。
依違 《論衡·問孔》:“孔子之言,解情而無依違之意,不假義理之名,是則俗人,非君子也?!庇帧墩h》:“授事相實而爲名,不依違作意以見奇?!薄赌淆R書·宗室傳·遙昌》:“宏曰:‘故當有故。卿欲使我含瑕依違,爲欲指斥其事?’”“依”是靠近義,“違”是離開義。“依違”屬於相反語素義的並列,這兩個語素表示相反的舉動,抽象概括則爲遲疑、猶豫義[2]。向褒義上引申,就是容忍、寬容?!稌x書·陶侃傳》:“臣以侃勳勞王室,是以依違容掩,故表爲南中郎將,與臣相近,思欲有以匡救之。”是其義。兩個相反語素義相加後的概括和抽象,就産生了新的詞義。
往來(來往) 本義是來去、往返義,又抽象爲交往、結交義?!段簳Q傳》:“高肇之盛及清河王懌爲宰輔,廞皆與其子侄交遊往來?!薄端螘し稌蟼鳌罚骸坝钟型鯂路o尼亦出入義康家內,皆感激舊恩,規相拯拔,並與熙先往來?!薄妒勒h新語·雅量》:“有往來者云:‘庾公有東下意?!蛑^王公:‘可潛稍嚴,以備不虞?!豕唬骸遗c元規雖俱王臣,本懷布衣之好。若其欲來,吾角巾徑還烏衣,何所稍嚴!’”此義現代漢語常見。
遊處 本謂遊行和居處。合成雙音詞有交往、交遊義?!度珪x文》卷五十六袁喬《與左軍褚裒解交書》:“染絲之變,墨翟致懷,歧路之感,楊朱興嘆,況與將軍游處少長,雖世譽先後,而臭味同歸也。”《魏書·恩倖傳·趙邕》:“司空李沖之貴寵也,邕以少年端謹,出入其家,頗給按磨奔走之役。沖亦深加接念,令與諸子遊處?!?/p>
動靜 本義是運動和安靜。抽象指消息,情況。《六韜·動靜》:“先戰五日,發我遠候往視其動靜,審候其來,設伏而待之。”東晉王羲之《雜帖》:“不審聖體御膳何如?謹付承動靜。”又:“得十一日疏,甚慰,三舍動靜,馳情?!庇滞醌I之《雜帖》:“遲此信反,復知動靜?!?/p>
人們對反義並列式的誤解往往因爲不能夠把握此類結構關係,如人們對“陟降”、“契闊”等詞語的衆説紛紜,原因就在於此。限於篇幅,筆者會另文討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