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王季思

我與張人和同志在1980年相識。當時教育部委托中山大學舉辦中國戲曲史師資培訓班,有16位國內兄弟院校的中年教師來進修,東北師范大學的張人和同志便是其中的一位。他能夠擺脫繁重的工作從東北來廣州學習,可以看出他是有志于中國戲劇史的探求的。在進修期間,由于他平時有所探索和積累,對《西廂記》的研究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他曾建議我專題講授《我是怎樣研究〈西廂記〉的》,我采納了他的意見,后來整理成文章,公開發表。培訓班后期,我和全班同志合作選編《中國十大古典悲劇集》與《中國十大古典喜劇集》,張人和同志負責《西廂記》與《中山狼》的校點和眉批。《西廂記》的校點是在我已出版的校注本的基礎上進行的。批點工作初步完成后,培訓班臨近尾聲,我們商定再出一個新的評校本,保留已有的校注成果,同時吸收部分前人批語供讀者參考。經過兩年的努力,1982年書稿完成,1987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定名《集評校注西廂記》。這次的集評工作就是由張人和同志一手完成的。他探幽索微,披沙揀金,摘錄了元以來各家對此書的眉批和總評,為研究《西廂記》提供了有價值的資料,比之我解放前在開明書店出版的集評本,選錄的范圍更廣,別擇的也更精了。此書以《我是怎樣研究〈西廂記〉的》一文作為代序,書后附有我們二人撰寫的有關《西廂記》作者和版本、體制的論文。在本書編寫過程中,我們地處南北,天各一方,書信往來,切磋琢磨,結下深厚的情誼。本書的出版是兩代學者通力合作的成果,也是我們師生友誼的結晶。

伴隨《集評校注西廂記》一書的編撰,張人和同志還撰寫了一系列研究《西廂記》的論文,呈現在讀者面前的就是這些文章的結集。它們大多是編寫《集評校注西廂記》一書的副產品。這些文章有的我在發表前看過,有的則在發表后見到。它們都是在廣泛占有第一手材料的基礎上,經過分析、綜合、概括、提煉而成的,既材料翔實,又見解獨到,在《西廂記》的研究中有新的開拓,解決了一些前人未能解決的問題。諸如:《〈西廂記〉六字三韻語誤引辨正》(原載《文學遺產》1982年第1期)糾正了自明臧晉叔以來許多戲曲評論家征引《西廂記》六字三韻語的疏誤。《〈西廂會真傳〉‘湯顯祖沈璟評’辨偽》(原載《社會科學戰線》1981年第2期)經過縝密的考證和審慎的辨析,發現署名“湯若士批評沈伯英批訂”的《西廂會真傳》批語,乃是后人偽托,從而糾正了認此書為“湯沈合評”的謬誤。這不僅對辨別《西廂會真傳》題評本身的真偽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而且對辨識其他名人批評本《西廂記》也有一定的開拓作用。《明清兩代的〈西廂記〉論爭》(原載中山大學《古代戲曲論叢》第1輯)對明清以來有關《西廂記》的爭論,如作者、元曲“四大家”與王實甫、《西廂》與《琵琶》《拜月》高低之爭、《西廂記》與《董西廂》的比較、對藝術風格的不同評述、兩種相反的評價等問題都做了述評,對今天的《西廂記》研究很有借鑒意義。《〈鄭崔合祔墓志銘〉辨偽》(原載1984年1月4日《光明日報·文學遺產》)以大量確鑿的材料和鞭辟入里的分析,論證了所謂《鄭崔合祔墓志銘》不過是后人用以詆毀《西廂記》的偽作罷了。《〈西廂記〉的版本與體制》(原載《文史》第26輯)是第一次全面論述《西廂記》體例的文章,不僅從版本的角度對《西廂記》的體制做了全面深入的論述和考證,有助于讀者對《西廂記》本來面目的認識,而且也使有關《西廂記》的時代、作者、體式、版本以及是否受南戲影響等問題得到進一步澄清。此外,凌濛初在他校刻的《西廂記》卷首所附的《西廂記舊目》中曾提到《點鬼簿》,對《點鬼簿》與《錄鬼簿》是否即為一書,學術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張人和同志在《戲曲研究》第11輯發表的《〈點鬼簿〉與〈錄鬼簿〉》一文,以翔實周密的考釋證明兩者實為一書,《點鬼簿》即為《錄鬼簿》,使長期爭論的問題得到解決。有些論文,《中國文學研究年鑒》、《文史知識》、《戲曲研究》、《社會科學戰線》、《中國古代戲曲論集》、《古代戲曲論叢》等書刊曾予以評介或引用,引起有關專家學者的注意。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張人和同志治學之志早定,又加以勤奮鉆研,他在戲曲史專業上的可觀成就,決非偶然。在中山大學進修期間,經醫生檢查,曾發現他雙眼有病變。眼睛,對于一個人來說,除了生命以外,沒有比它再寶貴的了,對于一個以看書、教書、寫書為生的知識分子來說,尤其如此。但他沒有在疾病的威脅面前退卻,相反卻以堅強的毅力孜孜不倦、鍥而不舍地刻苦鉆研,終于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這是很不容易的。

“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作為一位在專業上有志竟成的教師,他的志業必將得到下一代的繼承。引領北望,一種對未來充滿希望的感受不禁涌上心頭。

1988年6月6日

于中山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柳河县| 华坪县| 永德县| 博客| 鞍山市| 南丰县| 孝感市| 绥江县| 县级市| 庆阳市| 昌都县| 包头市| 巴马| 云霄县| 耿马| 辛集市| 苏州市| 锡林浩特市| 阿合奇县| 朝阳区| 纳雍县| 万山特区| 新泰市| 和政县| 商水县| 五家渠市| 惠东县| 许昌县| 湄潭县| 双流县| 泗阳县| 紫金县| 平江县| 阜新| 都兰县| 富川| 拜城县| 新营市| 长宁区| 墨玉县| 石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