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幽夢影(中華經(jīng)典隨筆)
- (清)張潮
- 675字
- 2020-03-13 15:03:23
第9則
鱗蟲中金魚[1],羽蟲中紫燕[2],可云物類神仙。正如東方曼倩避世金馬門[3],人不得而害之。
江含徵曰:金魚之所以免湯鑊者,以其色勝而味苦耳。昔人有以重價覓奇特者,以饋邑侯[4]。邑侯他日謂之曰:“賢所贈花魚殊無味。”蓋已烹之矣。世豈少削圓方竹杖者哉?
【注釋】
[1]鱗蟲:指魚和龍這類帶鱗片的動物。古代把人和其他動物按外表形態(tài)的不同分成毛蟲(獸類)、羽蟲(禽類)、介蟲(龜鱉類)、鱗蟲(魚類)、倮蟲(人類)等類,見《大戴禮·曾子天圓》:“毛蟲之精者曰麟,羽蟲之精者曰鳳,介蟲之精者曰龜,鱗蟲之精者曰龍,倮蟲之精者曰圣人。”蟲,這里不是指昆蟲,而是泛指動物。
[2]羽蟲:禽鳥類。紫燕:燕的一種,也叫越燕、漢燕,體形較小而經(jīng)常啼叫,因頷下紫色而得名,一般筑巢在人家的門楣之上。
[3]東方曼倩:東方朔(前154—前93),漢平原厭次(今山東陵縣)人,字曼倩,《史記》、《漢書》都有他的傳。他是武帝時以詼諧滑稽而著名的弄臣,官至太中大夫。金馬門:漢武帝得到大宛寶馬,讓人鑄銅馬立于魯班門外,改稱金馬門。東方朔剛到長安時,武帝讓他待詔金馬門。
[4]邑侯:指縣令。
【評】
金魚和紫燕因被人養(yǎng)起來欣賞其外觀和聲音而得以保全,東方朔則因為滑稽機敏、不貪權(quán)位而得以自保。他“變詐鋒出”,善于應(yīng)對,很快得到寵幸。又善于韜光養(yǎng)晦,身處勾心斗角的宮廷之中,卻得以避禍全身。東方朔認(rèn)為古人是避世于深山之中,而自己則是避世于朝廷之間,并作歌說:“陸沉于俗,避世金馬門。宮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廬之下。”這個意思,就是后人所說的“小隱隱山林,大隱隱朝市”。身處易代之際,文人自然而然會欣羨這種處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