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引子:野蠻人

我們把時間回溯到2014年的春天。當時,世界上那些備受關注的、擁有多層次營銷結構的公司都面臨著各方面的困擾。與此同時,康寶萊國際公司(Herbalife International Inc.)首席執行官邁克爾·約翰遜(Michael O. Johnson)已經焦急地等待了幾個星期,他在企盼著揭開某個神秘人物面具這一時刻的到來,因為此人曾威脅要摧毀他的事業。

相關事件的過程是:在過去18個月的大部分時間里,具有“搖滾明星”風采的華爾街從業者、潘興廣場資本管理公司(Pershing Square)的對沖基金經理威廉·阿克曼對康寶萊公司發起了“挑戰”,他動用了本公司數以億計的美元資金進行博弈,而且尚未顯現休戰的跡象。

阿克曼的戰術靈活,意志非常頑強,其決策方法具有與生俱來的驅動性和堅定性。有時,阿克曼甚至癡迷于折磨自己的對手而不能自拔,同時,相對于那些需要花費大部分時間與阿克曼進行周旋的首席執行官而言,這個人的行為模式真是令人眼花繚亂、不知所措。

約翰遜所疑惑的是:什么因素會使阿克曼具有如此惡毒的攻擊性呢?阿克曼要達到什么目的呢?

隨著5月的到來,在第三周的星期日下午,上述懸念終于揭曉了答案——隨著某些敏感、秘密文件的公布,康寶萊公司的最高領導層方才恍然大悟。

30頁的調查報告就像一部偵探小說,但它不是小說,而是對于事實的呈現。此份報告是阿克曼本人的心理檔案,聯邦調查局在追蹤那些不知悔改的罪犯時才會應用這種方法。這個秘密檔案的標題是“威廉·阿克曼與相關的初始研究報告”,其中,作為康寶萊公司的大敵,阿克曼被描述為:具有激烈的競爭性、非常聰明、有野心且為了勝利不惜一切代價。

康寶萊公司負責全球安全的副總裁加納·門羅(Jana Monroe)所做的工作就是要了解阿克曼,即阿克曼是誰?他為什么要這樣?他的方法和動機是什么?

門羅陳述道:“我的早期評估結論是,阿克曼的行為具有長期性。”同時,門羅闡述了相應報告的重要性:“我們要發現阿克曼攻擊我們公司的方法以及他可能切入的方向,這樣我們就可以先發制人,而不是被動應對。”

門羅已經花了30年的時間來探討司法的問題,同時研究了20多個美國聯邦調查局的案例。其中的5年時間被門羅用于研究位于弗吉尼亞州匡提科市的國家暴力犯罪分析中心所展示的與精英犯罪相關的系列案件。像《沉默的羔羊》的女主角一樣,門羅的團隊調閱了與連環殺手泰德·邦迪和杰弗里·達莫相關的案件;同時,門羅還是那個臭名昭著的《烏邦摩(制造智能炸彈的罪犯)宣言》的早期讀者。因此,門羅能夠洞穿阿克曼的思維模式,從而幫助本公司了解自身所面臨的威脅。

門羅說道:“從報告來看,很明顯某些人天生就充滿競爭性,而這不僅僅是指業務能力,同時也是性格使然。他就是極端自我,認為‘我一個人就可以知道如何進行正確的投資’。”

上述報告是由帕克·迪茨博士(Dr. Park Dietz)所提供的。迪茨是國家級的優秀法醫精神病學家,他曾經花費了幾十年的時間剖析犯罪的動機,其研究范圍所涉獵的人物包括連環殺手、絞殺者、追蹤者,以及制造校園槍擊的罪犯等。

迪茨從未見過阿克曼,但是康寶萊事件讓他想起了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的泰諾制藥公司篡改數據事件,以及之后的狀況。其中,有一個人曾經刻意做空制藥商所關聯公司的股票,然后以打電話的方式制造騙局,從而將相應股價壓得更低。

迪茨說道:“我之所以感興趣,是因為當前情境和早些年使我著迷的那些案件有部分相似之處,我一直認為這是一種有趣的犯罪行為。”

但是,迪茨知道,深度剖析阿克曼心理歷程的工作將是非常困難的。

與之前的大多數案件不同,迪茨不能采訪所要調研的對象,只能搜尋互聯網上的一些報道,同時參考某些電視剪輯片斷,以此來研究阿克曼生活中所經歷的重大事件。

迪茨說道:“與阿克曼相關的報道大多來自期刊,而什么資料對我而言是可用的呢?我主要想看看他的傳記、與之相關的有新聞價值的事件以及阿克曼之前對交易成功與失敗的反應。當前,我們的任務是應用已有的數據努力追尋這個對手的人生經歷,同時發掘其行為模式。”

上述相關報告的文檔多達幾十頁,迪茨博士歷時近六周才得以完成,康寶萊公司為之花費的傭金大約為100000美元。報告主要剖析了阿克曼的人性特點及其作為最著名的華爾街金融家的行為特色;同時,報告還研究了阿克曼的從業經歷、投資傾向、業務重點以及他的心理思維模式。

報告將阿克曼的形象描述為:“對所有的東西都會積極爭取且努力攫取。他極其自戀,同時又渴望與其他‘特別的人和機構’進行合作;用‘貪婪’一詞對他進行描述是非常精確的。”另外,“阿克曼只會以美元的數字衡量自身在社會當中的價值,以及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分量。”

報告還指出:“阿克曼需要被持續地贊賞、吹捧和宣傳”“他會經常利用公關人員和其他聯系人進行自我塑型且控制相關的新聞媒體”;還有,“他會追逐明星,但其自身似乎就是一個名人,他會為那些忠實的追隨者量身定制自身的形象。”

迪茨說:“我認為阿克曼將康寶萊公司作為打擊對象的目的在于向他的投資方顯示其獲利的潛能,而這似乎使他看起來好像是一個‘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好漢。”

這時,門羅也談了自己的看法:“對我來說,阿克曼似乎沒有意識到,他的表現不是那么令人信服。”

研究報告逐行逐句地將阿克曼的人性特點展現出來,將這個明星人物描繪成一個無情的、妄自尊大的人——“阿克曼會利用慈善事業轉移負面輿論。這個人傲慢自大,具有輕蔑地對待他人的優越感,而且,他會試圖掩蓋其傲慢的行為和態度。”同時,“他會將其自身的失敗和所犯的錯誤歸咎于他人。”另外,“他可以通過綁架法律和道德的方式查找相應的漏洞。”

研究報告還探討了阿克曼的跳躍性思維模式,同時指出:“阿克曼認為自己永遠是正確的,他會頑固地、執拗地堅持自身的立場”“他具有非常強的控制欲”,而且,“阿克曼相信,在很多事情上,他做得會比業界其他任何人都好。”

報告當中有一段直擊阿克曼應對逆境的能力,其中寫道:“阿克曼對批評和挫敗非常敏感,因此,他的恥辱感很強且易怒。同時,他會長時間地記住所‘受到的傷害’。但是,他似乎總是能夠克制悲憤的情緒同時將痛苦轉嫁到別人身上。”

這份報告總結如下:

投射到大屏幕上的阿克曼的公眾形象會使人產生一種錯覺,即他的理念會帶來無限光明,而只要公眾接受了這樣的幻覺,他就可以自我陶醉了;但是,如果他遇到任何批評或挑戰,那么,阿克曼就會變成一個“躲在窗簾后的、沒有安全感的男孩”。他沒有能力來管控其自身的羞恥感,他也無法做到“喜怒不形于色”。

通過一些測量方法,該報告確認:康寶萊公司一開始的思考方向是沒有問題的。然而,約翰遜和他的團隊希望構建一整套應敵的最佳方案,即如何把握、如何操控和如何反擊。

康寶萊公司首席財務官約翰·德西蒙(John DeSimone)說:“我們正試圖確定阿克曼的動機,以及如何結束這場‘博弈’。但是,我們不知道比爾·阿克曼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也不知道他可能使用什么樣的戰略和戰術。”

除了對阿克曼的人性特質進行描述之外,研究報告也為康寶萊公司制定了一個策略方法,即如何應對與阿克曼之間的關系突然變化而導致的突發事件。

相關報告的“策略重點”一節建議康寶萊公司需要“向同盟者敞開大門”,同時對基本規則進行“密切協商”。

報告建議:“如果有合作的可能,那就會使阿克曼將其重點從康寶萊公司的營銷與財務狀況轉移至公司產品上,以此維護其慈善形象。”同時,報告甚至暗示:“康寶萊公司可以考慮邀請阿克曼更多地了解本企業的商務活動與產品狀況。康寶萊公司可以舉行一場會議,邀請諸如奧巴馬總統夫婦、奧普拉·溫弗瑞、杰瑞·布魯克海默、馬克·扎克伯格、比爾·蓋茨夫婦、沃倫·巴菲特之類的名人,同時,邀請哈佛、耶魯、普林斯頓大學的前任和現任校長。此時,如果邀請阿克曼,他一定會被吸引,我們就給他一個拍照和夸耀的機會,這有助于確立康寶萊公司正面的公眾形象。”

報告還建議康寶萊公司“看一看阿克曼高調公布的事件有什么含義,這會是一個了解其(公司)性質的契機”。

報告繼續建議道:“我們可以圍繞邁克爾·約翰遜編織一些積極向上的系列故事,如此則可表明他是一個好人,然后向公眾傳達他對康寶萊公司的活力、熱情和愿景。”

報告還建議康寶萊公司“調整威脅,把公眾注意力從阿克曼的個人特質以及對于他的批判文章中分散開,因為任何集中于阿克曼身上的宣傳,甚至是負面宣傳都會將其自身的公眾形象打造成為‘具有維權屬性的股東代表’。”

自2012年12月以來,從阿克曼第一次提出其驚人方案開始,他動用了十億美元來做空康寶萊公司的股票,而這場戰斗也大大消耗了康寶萊公司的實力。現在,約翰遜和康寶萊公司其他高管終于開始明白:他們必須首先了解雙方博弈的起因。

這是一場戰爭,一場“始于一通電話”的戰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同心县| 寿光市| 东安县| 兴化市| 襄垣县| 鄢陵县| 当雄县| 绥芬河市| 延长县| 易门县| 临猗县| 峡江县| 郁南县| 通渭县| 五原县| 铜鼓县| 乐清市| 兖州市| 马山县| 永泰县| 绥芬河市| 扶余县| 榆树市| 玉田县| 沧源| 利津县| 阜南县| 铁力市| 襄垣县| 商城县| 灵璧县| 石阡县| 桃源县| 石狮市| 会东县| 如皋市| 思南县| 奉贤区| 泾阳县| 昔阳县| 顺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