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已經講過,掩飾自己真實的性格有百害而無一利。
也許你天性害羞,也許你不擅社交,或者只是養成了一些壞習慣。只要你坦誠地面對自己,就一定可以改善這些情況。相反地,如果你企圖戴上一張面具,裝出和自己完全不同的一種性格,那么你除了沮喪,痛苦和不滿之外,什么也得不到。因為偽裝并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對于生來內向的人來說,想把自己徹底變成一個外向的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你以為穿上個馬甲別人就不認識你啦?錯錯錯錯。
其實最好的策略,是在不改變內向性格的基礎上,試著去模仿你所欣賞的那些外向性格特質。這樣一來,你既可以坦誠面對自己,又可以享受到外向性格帶來的好處。你不過是改變了一些為人處事的行為和習慣,而不是徹底改變了自己的性格。
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或多或少都埋藏著一些外向性格的種子。所以,內向的小伙伴們也可以展現出和外向性格的人相似的行為和影響力。
再告訴你一個更好的消息,作為內向的人,我們根本不需要通過謊言和偽裝來掩飾或違背真實的自我。
你與生俱來的種種性格特征,仿佛是擺在房間中的一件件家具。你不需要去采購新家具,或是嫌棄哪一件家具不合心意。真正要做的,是把它們擺到更合適的位置,來打造一個更舒適的心靈之家。
內向者想要表現出外向性格的特質,可以參考下面這幾種方法。
少一些庸人自擾
內向的人往往對于自己的情緒過分敏感了,這讓他們在社交場合中屢屢碰壁。
他們似乎一早在心里設定了一個鬧鐘。像灰姑娘那樣,一到午夜十二點,他們乘坐的豪華馬車(也就是他們試圖表現出的外向性格)就會變回大南瓜了(這意味著他們的社交電池沒電了)。
這不難理解。內向的人很有自知之明。他們也明白自己的社交電量是有限的。這才是內向者在社交場合感到不安的真正原因——并不是身邊的人,或者人際交往本身嚇到了他們——根本的原因,是他們太在意自己的社交電量了。
內向的人太清楚自己在社交電量耗盡之后會變成什么慫樣子了。對這種情境的恐懼讓他們陷入深深的不安。這種恐懼俘虜了他們,使得他們不得不把全部精力都聚焦在自己不安的情緒上。
那么,問題來了。內向者越是這么想,就越是可能在社交場合出糗。當你變得更加不安,你就免不了犯更多錯誤。
這還不算完,一個不自在的人,頭頂就像有一朵“烏云”一樣,刮風又下雨。站你旁邊被雨淋到的人們自然也不會回敬給你什么好臉色。這就讓本來已經不自在的你更加難過。于是,你就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不能自拔。
想要戰勝這種不安,就要把注意力從自身的情緒上轉移開來。
我承認,這事說來容易,做起來就難了。但是你仍然可以在每天的生活中有意識地練習一下。首先,你可以試著把注意力從自己身上轉移到和你互動的對象身上去,專注于他們的一言一行。
一旦你把注意力從自己身上移開,就可以從對社交電量的焦慮中解脫出來,然后享受人際交往的樂趣。你得到的樂趣越多,你的社交電池就會撐的越久。
少一些評頭論足
通常情況下,評頭論足是個貶義詞,用來形容那些對別人妄下判斷的人。
這些人也不管真實情況是怎樣,動不動就把人們分個三六九等。然后就依靠這種不靠譜的判斷來臆測他人的生活。
但人性就是這樣。我們的頭腦仿佛一枚功能強大的處理器。它根據外界傳來的海量數據,來做出各種各樣的判斷。
問題就在于,這些判斷未必都是正確的。你免不了陷入錯誤的偏見之中,結果白白給自己增添了不少煩惱和沮喪。
作為一個內向的人,不要過多的對別人下判斷。相反地,你應該努力地學著像外向者那樣去接納他人。
你越是樂于去接納包容周圍的人和事,你的生活也就越豐富,有容乃大,自然的,你的社交電池的電力就會更持久。
人生不該是忙著評頭論足,忙著給別人貼標簽,這不該是人生的主要功課。
人生應該是一種體驗。越是投入在這種體驗里,你就越能享受人生,啟迪智慧,同時在情感上也得到充實和滿足。在這個基礎之上,你就可以精力充沛地面對生活的每一天。
像外向者一樣活躍
內向者和外向者在很多性格特質上是沒有什么區別的。每個人都擁有長時間保持活躍的能力。只不過,你要找到使自己活躍起來的興奮點。一旦找到了它,你就可以輕松調動自己的情緒了。一開始可能還有點不太自然,不過沒關系,時間長了就熟練了。于是,熱情活躍這樣的特質也就成為了一種習慣乃至你性格的一部分。
舉個例子,假設現在你最愛的明星或者是樂隊就在你家門口。
就算你已經累成狗,也肯定能像打了雞血一樣的跑出去追你的偶像吧。一個人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所抱有的熱情,是由他的主觀意念來決定的。如果你能夠體會這種熱情,并且把這份熱情注入到你的情緒中去,就可以像外向者一樣保持著活躍的狀態了。你要做的,只是去發現生活中那些可以喚醒你的熱情的事物。
想和外向的人一樣活躍,如何訓練?——需要一個目標
我們用內向者都發愁的應酬聚會來舉個例子。要是你的社交電量一路滿格,設想一下你能從這場應酬里得到多少好處啊。我打賭,就算電池不給力,你也會竭盡全力展示自己外向的一面,哪怕是裝出來的,對吧?
這么說吧,你表現得越是外向,在聚會上就越自在,從應酬中得到的好處就越多,那為什么不呢?所以,奔著你想要的,在聚會上我們也要像個外向者一樣,積極熱情,活潑可愛。
有時候,設立一個追求的目標,可以消解你對充電的需求和其他一些社交顧慮。
畢竟,就算你累得不想動了,也還是會咬牙撐著去機場接老婆/老公的,對吧?道理就是這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