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剛經·心經·壇經(中華經典藏書·升級版)
- 陳秋平 尚榮譯注
- 538字
- 2020-06-18 18:11:01
法會因由分第一
此經在翻譯成漢語時,并沒有分章分段,后經梁昭明太子分為三十二分,并給每一章標上標題,表明每一章的所講重點。佛經一般可分為三大段,即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此段經文是序分,敘述這部經集會之因由(緣起)。序分,又可分兩部分,即通序和別序。通序,是結集者的敘述語,通于其他經典,別的經典也有這樣的意義。通序也表明此經可以確信無疑了,所以又稱為“證信序”。別序,亦名“發起序”,敘述此經有其一定的發起之由,以為正宗之前導。自“如是我聞”至“千二百五十人俱”,為通序;自“爾時”至“敷座而坐”,為別序。總而言之,此部分經文主要說明了此經的緣起,表明佛說法的時間、地點及說法的因緣等。
如是我聞[1]: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2],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3]。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4],入舍衛大城乞食[5]。于其城中次第乞已[6],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7]。
【譯文】
我曾經聽佛這樣說:
當時,佛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里,與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在一起。有一天上午,臨吃飯之時,世尊穿上袈裟,拿著飯缽,緩步走進舍衛城去乞食。佛在舍衛城中慈悲平等,不分貧富不分貴賤,挨家挨戶地托缽、乞食后,便返回給孤獨園中。吃過了飯,將袈裟和缽具收拾好,洗凈了雙足,鋪好座位后,便跏趺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