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從孩子呱呱墜地之后,父母們最頭疼的問題就是如何讓孩子聽話。鮮有父母因為孩子不聽話而感到高興的,大多數父母在曬孩子的時候,都夸獎孩子如何乖巧懂事,對父母的話如何言聽計從。
的確,一個聽話的孩子能讓父母省心省事,無須因為孩子的執拗或者頑皮而煞費腦筋,生活也貌似能輕松很多。為此,很多父母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不知不覺間都在培養孩子聽話的能力。殊不知,這樣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成長并沒有好處,反而會扼殺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失去自主性、創新性,變得唯唯諾諾,習慣性地依附于父母。等到他們長大成人之后,又有誰去安排他們的生活呢?到那個時候,他們在人生的旅途中一定會感到非常迷茫。
作為一切以孩子為出發點的父母,與其現在為了省事時時刻刻教導孩子聽話,不如采取更好的方式與孩子交流,和孩子之間實現真正的溝通。只有這樣,父母與孩子才能真正了解彼此,心靈融合。
在現實生活中,雖然很多母親含辛茹苦把孩子養大,父親也任勞任怨一切為了孩子,但是父母并非真正了解孩子的需求,孩子也不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這一切,都是溝通不到位導致的。
有位媽媽帶著四歲的女兒一起參加盛大的圣誕聚會,聚會上擺滿了美味的食物,圣誕樹上掛滿了金光閃閃的禮物盒,這一切都讓人興奮不已。然而,聚會剛開始沒多久,女兒就吵鬧著要回家。媽媽勸說幾次都沒用,女兒甚至坐到地上哭鬧,似乎這不是一個歡樂的聚會,而是讓人厭惡不已的地方。無奈之下,媽媽蹲在女兒身邊,想安撫她的情緒,帶她回家。這時,媽媽突然驚訝地發現,女兒視線所及,根本看不到高高的餐桌上擺放的食物,而只是一條條搖來晃去的成人的腿和或圓或方的桌椅板凳的腿。媽媽知道女兒哭鬧的原因了,顯然誰也不愿意這么度過新年。就這樣,媽媽帶著女兒回了家。從此之后,媽媽每次和女兒說話都會蹲下來,與女兒的目光保持平行。
這件生活中的小事無疑向我們傳達了一條很重要的信息,即孩子看到的世界和成人眼中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也正因為如此,孩子們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也與成人完全不同。要想把話說到孩子心里去,與孩子愉快地溝通和交流,就應該蹲下來,認真觀察孩子眼中的世界,習慣孩子的思維方式,以孩子樂于接受的表達方式與孩子進行親子溝通。
把話說到孩子心里去,讓孩子樂于與父母溝通,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很難。只有以對孩子的愛為支撐,以耐心為儲備,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孩子,熱愛孩子,體貼孩子,理解孩子,才能真正實現把話說到孩子的心里去。
父母們,你們已經踏上一場新的教育之旅,你想在旅途中找到與孩子最好的相處方式嗎?那么,從現在開始,不要再把孩子當成私有物品,而是像對待最尊貴的朋友一樣對待他們吧!只要你耐心傾聽,真誠與孩子交流,你就一定能夠走進他們的心里,和他們成為真正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