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偷運禁書
- 丁道爾的故事
- N.J.斯帕恩 (荷)J.邦特
- 2985字
- 2019-07-09 11:34:11
破曉時分,太陽剛剛升出地平線,給天空暈染上漂亮的色彩。籠罩著泰晤士河面的霧氣慢慢褪去。這一定是個美好的夏日。沿著碼頭,有長長一排商號;其中一間的門靜靜地開了。一雙明亮的眼睛仔細觀察著天空。
“太棒了!”這人低聲說著,“正是我需要的。再好不過了。無雨且陽光明媚。”他快速地回到屋內。門廳中放著幾個貨桶和大包裹。
商人在房子后面將馬套上車,敏捷地將他的行李放到車上,關上了車的后背門。然后,他熟練地跳上馬,攬起韁繩。
“基迪,我們出發吧。”他打了一下精神抖擻(sǒu)的馬。基迪無需督促,立即快活地小跑了起來。
他們向西出發,很快就把倫敦城甩在了后面。馬兒急切地跑著,穩穩地拉著車。那人時不時地對馬說上幾句話。他們還有很長的路程要走。
趕車人在紐伯里暫停了下來。十字路口有塊白石碑指著向北的路,那是通往牛津的路,但不是他的目的地。商人沉思著望向城市的方向。他想威廉曾在那個大學城學習過。那是多么久遠之前的事了啊。威廉見到他會多么驚喜啊。不過,時光易逝,他可不能停在那兒做白日夢。
“走吧,基迪。我們還要向西走。”馬兒再次小跑著出發了。
將近傍晚的時候,商人到了一處熟悉的客棧,他在往來經商的路上,常在那里過夜。豐富的晚餐和舒適的房間正等著他,此外,還有不錯的馬廄為他的馬預備著。
店主認識他的客人。“啊,約翰·丁道爾先生,”他愉快地向走進來的人打招呼,“這次路過,也是為做生意嗎?”
很快,他們就親切地聊了起來。不知不覺中,傍晚的時光就過去了,到了上床休息的時間。
第二天早上,商人很早起床。行程還遠未結束,他需要充足的時間趕路。
又在不同的客棧里過了幾個晚上之后,他最終到了布里斯托爾的附近,那里的交通變得繁忙起來。
布里斯托爾有幸坐落在埃文河的入海口。在那個年代,布里斯托爾港口因為與愛爾蘭有著活躍的貿易往來而聞名。此外,那里的走私活動也很猖獗,因而有相當多的海關官員在現場搜尋走私者。
約翰·丁道爾像往常一樣,在那里與其他商人見面,但是他沒與他們交談太久。他們見到他,都很驚訝,把他圍了起來。
“嗨,伙計,你又進城來了?你的姓氏最近在這里挺有名呢!”
“哦,那么為什么我的姓氏變得這么有名?”“嗯……有名?我更愿意說是臭名昭著。”
“我不明白,”丁道爾說。
“是因為你的弟弟。他在布里斯托爾講道,批評教會所有的作為。他公然指出教會的錯謬,毫無保留!教士們對那次講道非常不滿。”
“他說了些其他的嗎?”
“哦,當然!我們聽到他非常透徹地講解《圣經》經文。許多人說他們從未聽過像那樣講解《圣經》的。但是,伙計,你的弟弟無疑不會再聽到這樣的話了,因為教士們不會允許這樣的事繼續下去。”
約翰·丁道爾面露憂慮。同時,他也盼望著見到他最小的勇敢的弟弟。他簡短地辭別了商人們。
在科爾德阿什頓,他出了大路,駛向小索德伯里。不知從何處冒出了幾名海關官員,攔住了他的去路。
“嘿,你!停下!”
他渾身上下一震。要是他們發現了他帶著什么……他的手心冒汗,心怦怦地跳著。
“朋友,你帶的是什么?”
他讓自己保持鎮定。“我帶的是什么?來看一看。我是個雜貨商人,從倫敦來。”
官員們粗魯地搜查著車上的貨桶和包裹。約翰緊張地看著他們抽出幾卷布料。
“你去哪?”
他誠實地告訴他們:“我要去小索德伯里,我的弟弟住那兒。”
“好吧,你可以繼續趕路了。我們不想要你的任何東西。祝你一切順利!”
他們駕著馬,繼續前行,從視野中消失了。他們沒有幫他把每件東西重新裝回去,但是他幸運地通過了搜查。他長出一口氣,飛快地歸集好了他的貨物。他們沒有注意到他座位下面的那個盒子,這是多么奇妙啊。威廉的兄長在去小索德伯里的最后一段路上,終于能松口氣了。
很快,莊園就出現在了視線中。他敏捷地駕著基迪駛上小路,徑直停在巨大的橡木門前。
“我們到了,基迪!”他說。他縱身一躍,站在了馬旁邊,敲著它的頭,滿意地說:“你盡了最大努力。你馬上就會得到一個好馬廄和額外的燕麥。”
他穩步走向別墅,敲響了厚重大門上的門環。
很快,他聽到有人走近。約翰·沃爾什爵士開了門,關切地看著這位陌生人。他想知道這是誰。他覺得這人有些眼熟嗎?這張面龐讓他想起了某個人。
“請讓我自我介紹一下,先生。我是約翰·丁道爾,從倫敦來的商人。”
“啊哈!這是個熟悉的名字。你恰巧與威廉和愛德華·丁道爾是親戚嗎?”沃爾什爵士好奇地問。
“是的。他們是我的弟弟。”
“歡迎你,先生,”莊園主熱誠地說,“快請進。”
約翰爵士帶著客人走進大廳,說:“我要請我的太太來。”
爵士快速走出去,命令養馬的男孩給馬卸車,牽它去馬廄(jiù)。“再喂它些水和燕麥,”他說道。
同時,沃爾什夫人出現了。當她聽說威廉的兄長來了,她立即為遠道而來的客人預備了些食物。她關心地問他從哪里來。約翰介紹說自己住在倫敦,是經營進出口貨物的商人。
“進出口貨物?”她好奇地問。
“是的,我買賣從布魯塞爾運來的蕾絲和法國絲綢,從比利時運來的高支亞麻布以及英格蘭的粗花呢。我可以拿給你看。”
夫人的眼睛炯(jiǒng)炯發光。這是個多么特別的機會。“我很愿意見識一下,先生。”
約翰將貨物從馬車上卸下來,把它們鋪在大廳寬大的橡木桌上。安妮夫人的眼睛睜大了。多么漂亮啊。她馬上選了一塊漂亮的長絲綢,要作成衣服充實她的衣櫥。她想知道她的朋友們會怎么評價。
這位夫人選了一些上好的布料之后,商人問:“我的弟弟在嗎?我想與他說說話。”
“你可以上樓去。我想他在自己的房間。”
******
威廉正坐在他的書房中,躬身研究著他的希臘文《新約圣經》。他不時望著窗外沉思。將《圣經》從希臘文翻譯成英文需要深思熟慮。既要盡可能忠實于原文,又要盡可能簡明,讓每個人都能明白。不僅成年人,而且孩子們也都應當能讀懂。田里的農夫,市場上的買賣人,廚房中的母親們,田野里犁地的男孩們——他們所有人都應當能夠讀懂。
有時他嘆氣,并想著馬丁·路德博士會如何做。威廉聽說他把《圣經》翻譯成了德文。這是多么大的鼓舞啊。
威廉全神貫注地忙于翻譯,沒有聽到大門處的敲門聲,也不知道樓下來了客人。
他旁邊放著一摞筆記。伸手可及之處,放著一些翻開的書。他時而咬著羽毛筆頭,重讀那些詞句。時而,他搖搖頭,想著,不,這個詞不準確。于是,他會用力地將寫下的詞句劃掉。他一絲不茍地檢查著詞句,輕聲讀給自己聽,在頭腦里權衡著它們。
忽然,他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在喊他的名字。有人上樓來了。他不悅地掃了一眼房門。然后,他跳了起來。
“約翰!你怎么來了?”
約翰·丁道爾大笑道:“我給你帶好東西來了。我肯定你會用得到它。”說著,他遞給威廉一個小包。
威廉打開包裹,他簡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的手里拿著那本書,說不出話來。那是路德出版的德語《新約圣經》。
約翰告訴他自己是怎么得到這本禁書的。一個行會的德國商人偷運了許多到倫敦。這是危險的行為。若是他們被逮住,他們會被投入監獄,絕無寬恕。他們或許還會被燒死在火刑柱上!羅馬天主教會害怕失去他們的影響力。
“約翰,你太讓我高興了!你冒了那么大風險,但是沒有事情是出于偶然。太奇妙了!今天早上,我坐在這兒,還在想路德是怎樣為他的同胞翻譯神的道的。”
他看著兄長,眼睛閃閃發光。
“你知道,藉著神的幫助,我希望也能給我們的同胞一本翻譯成他們自己語言的《圣經》。這會是我畢生的事業。”
輕輕的敲門聲傳來。安妮夫人上樓來了。她謹慎地打開房門,四周環顧了一眼。
讓威廉吃驚的是,她說:“你也來為自己從你兄長帶來的面料中選一塊好料子。當然是我們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