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前言
- 二十四節氣養生經
- 李志敏
- 794字
- 2019-07-08 16:21:15
二十四節氣是華夏祖先歷經千百年的實踐所創造出來的科學遺產,是總結人類生產與生活經驗的智慧結晶。從表面上看,二十四節氣只是將一年重新進行了劃分,但是它所表現的關于宇宙間氣象、物候、農事等多方面的知識,對于推動社會的文明發展與進步起到了積極而巨大的作用。
對于節氣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每個節氣的到來,都預示著氣候的溫差變化,同時也暗示著物象的更新交替。二十四節氣所反映的物候特征說明了自然界的一切生活都與節氣密切相關,人也不能脫離天地氣息而存在,人體的五臟六腑、七竅四肢、筋骨皮肉等組織的機能活動無不受節氣變化的影響。
古往今來的養生家們都十分注重節氣養生,并把“天人合一”的養生觀作為不違天時、順道而行的重要法則。中醫經典《黃帝內經》指出,人體五臟的生理活動只有適應四時陰陽的變化,才能與外界環境保持協調平衡。反之,養生保健如不能順應二十四節氣的變化,人體節律就會因受擾而紊亂,抗病能力和適應能力就會下降。
隨著節氣的變更,人體的正常機能在無形中也會受到影響。因此,進行養生與保健切不可忽視二十四節氣的變化。只有順應時節,才能達到天人合一的養生境界,才能獲得良好的養生效果。
本書是一本可以常伴四季的養生手冊。為了深入探析二十四節氣與人體健康關系,揭示順應二十四節氣的養生奧秘,本書圍繞不同季節、不同節氣的自然變化,闡述了起居作息、飲食養生、精神調節與運動指南等內容。同時,本書也介紹了一些節氣民俗諺語的知識。如,“秋老虎”有多可怕?“春捂秋凍”科學嗎?“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是怎么回事?這些我們早已耳熟能詳的傳統到底是真是假?與我們的生活有多大關系?在本書中都可以找到答案。
在本書的寫作過程中,作者參閱了古今經典著述,將現代醫學知識與傳統保健養生理念有機融合,力求做到文字通俗易懂,體例新穎別致,既注重知識性,更注重實用性。希望本書能讓讀者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吃出一個好身體,達到益壽延年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