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的資本邏輯:用資本視角思考創新的未來
- 田軒
- 1915字
- 2019-08-21 15:41:46
如何度量股票市場流動性
股票市場作為企業融資以及投資者進行證券投資交易的場所,在實現資源有效配置的同時,也起到了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功能。經過三十年左右的發展,我國的股票市場規模逐步擴大,對經濟發展的支撐和促進作用也日益凸顯。投資者在做出投資選擇時要考慮的要素主要包括:收益率、風險性、流動性三點,在股票市場的投資也不例外,股票流動性是影響股票市場投資者,尤其是基金公司等大型機構投資者投資決策的重要因素之一,Amihud和Mendelson(1988)甚至稱“流動性就是市場的一切”。正因為流動性的重要性,我國上海證券交易所每年的市場質量報告中都會用約三分之一的篇幅,從各個維度對市場的流動性指標進行度量和分析。
簡單來說,股票的流動性是股票便于流通、易于買賣的程度,極端的高流動性和低流動性就是市場的牛市與熊市。但對流動性進行全面系統地刻畫卻并非易事,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市場質量報告便采用了股票價格沖擊指數、流動性指數、買賣價差、有效價差、訂單(市場)深度、大額交易成本等多個指標對市場流動性進行了度量。
學術界對流動性概念的解釋也可謂眾說紛紜。Hicks(1962)較早地提出了流動性的概念,他認為,流動性是指立即執行交易的可能性;Black(1971)認為股票流動性高體現在“股票總是存在著買賣報價,而且二者價差非常小,同時小額的交易可以完成,并不會引起價格過大的波動”;Kyle(1985)則重點從買賣價差的角度對流動性進行了概括,認為股票的買賣價差越小說明流動性越好;Hasbrouck和Schwartz(1988)進一步概括,認為流動性是指以合理的價格迅速成交的能力;Massimb和Phelps(1994)則認為流動性衡量的是市場立即執行交易且不導致市場價格出現大幅波動的可能性。

綜合上述對股票流動性概念的討論,不難發現,股票流動性高低可以從以下幾個維度來衡量。首先是股票交易的即時性,即用多長時間可以賣出股票;其次是交易股票的成本,流動性越高交易成本越低;再次是可交易的股票數量,可交易的股票數量越大流動性越高;最后是在交易股票時造成的股票價格偏離度,價格偏離程度越小,說明流動性越高。因此股票流動性越高時,股票便可以較低的成本、迅速地完成大數量的股票交易且不造成股票價格大幅波動。
古語有云,“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確實,生命在于運動,流動性對股票市場自然也十分重要。但如一枚硬幣的兩面,適當運用流動性,可以方便投資者買賣股票,增大股票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但若駕馭不好,流動性也會對市場帶來巨大的破壞。
2015年的股災也加深了大家對流動性的認知。當市場處于非常狀況時,投資者可能會出現非理性的拋售,程序化的交易只會帶來助漲助跌的效應,造成股市的巨幅波動,這種極端狀況下流動性如洪水猛獸,對市場造成巨大的破壞。因此,在股災期間,出于為市場提供“冷靜期”,避免或者減少股市大幅波動、保護中小投資者的目的,我國證監會出臺了“熔斷”機制。然而,事與愿違,“熔斷”機制帶來的不是市場需要的“冷靜期”,相反,由此帶來的流動性限制加劇了市場的非理性,并在2016年1月7日,于早盤9:42觸發熔斷暫停交易后,于9點57分開盤,僅3分鐘后便再次觸發熔斷,這是“熔斷”機制推出后的第二次提前收盤,同時也創造了最快休市記錄。除“熔斷”機制外,為限制投資者在“非理性”的狀態下,流動性過大所帶來的不合理價格波動,抑制市場的投機行為,我國股票市場還設立了漲跌幅限制,而這也帶來了本次危機中“千股跌停”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