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 如何看待拆遷引發官民矛盾?

參與討論者:

黎思文(深圳大學2013級中國古代文學碩士)

陳光明(深圳大學2013級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

陳秋茜(深圳大學2013級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

梁婉然(深圳大學2014級中國古代文學碩士)

周萌:所謂官民矛盾,是指政府和老百姓之間的關系問題,這對任何政府而言都極為重要,因為不僅牽涉到政權的合法性,而且與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當然,造成官民矛盾的原因很多,眼下反應最強烈的當屬拆遷、對于這個問題,應當如何認識、怎樣處理,可能各方都有自己不同的邏輯和理由、無論如何,只有把所有問題擺上桌面,才有可能真正將其化解、那么,就讓我們分別從政府和老百姓的立場考慮,把各自的難處、擔憂以及愿景全部展示出來,看能否找到一個讓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方案、在此之中,首當其沖的問題是該不該拆遷、如果老百姓不愿意拆遷,那是為什么呢?政府為什么又要主導這類拆遷呢?

黎思文:就我的觀察來說,很多老百姓祖祖輩輩住在同一棟老房子里,他們對這個房子、周邊的鄰居,甚至是一草一木都有著十分濃厚的情感,突然讓他們搬到另一個陌生的地方,人際關系得重新建立,不僅需要時間,而且需要一大筆支出,所以大部分人對拆遷有排斥心理,是可以理解的。

梁婉然:我聽到老百姓這樣議論,政府給了一筆錢,的確可以去城里或其他地方買房,但祖祖輩輩生活在這里,在他們的意識里,早已覺得這塊地屬于自己,只要有一雙手,就可以解決生存問題、要是搬去別的地方,那里的房子只有七十年產權,往后就不屬于自己了,所以他們擔憂,沒有了土地,子孫后代怎么生存?他們的根又會在哪里?這可能是很多拆遷戶,尤其是農民拆遷戶存在拒拆心理的緣故。

陳光明:你倆主要著眼于情感問題,但不容否認的是,在經濟高速發展時期,拆遷是時代的必然要求、我以前對拆遷也很有意見,最近準備報考公務員,看了很多這方面的資料,逐漸認同了拆遷的合理性、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正在快速推進,城鎮化是其中的重要一環,而推進城鎮化,就必然要求建筑更新換代,一些違章建筑、有安全隱患的建筑、破舊的建筑等,就必然在拆除之列、只有這樣,才能對城市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和重建、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拆遷不僅極為必要,而且有科學依據、甚至可以說,不是政府要拆遷,而是時代發展必須拆遷。

陳秋茜:的確如此,世界在發展,城市也在發展,對城市重新規劃和建設是必不可少的、婉然所說的“祖祖輩輩生活在這里,要是失去了土地,子孫后代的生計將無以為繼”,其實不必太擔心、古話說得好:兒孫自有兒孫福、只要把城市規劃建設好了,就可以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他們也可以通過自身努力,創造更好的生活,為自己的未來勾畫遠超祖輩的藍圖、因此,我們所要做的是建設好這座城市,從而為子孫后代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

周萌:政府一方勾勒了美好的愿景,不知這樣的愿景能否打消老百姓一方的疑慮、然而,不管怎么說,正如光明所言,城市化是社會發展的總體趨勢和潮流,我們只能順勢而上,不能逆流而行、當然,拆遷應區別對待,能留則留,能修則修,在盡量保存原貌的基礎上,有限地去舊立新、如果實行推土機運動,不問青紅皂白,所過之處草木不留,顯然是極其錯誤的、若要順應歷史潮流,真正把事情辦好,最有效的方法可能是政府和老百姓把各自的核心利益訴求展示出來,相互聆聽,不斷調整,尋找最大公約數,才有可能找到最佳方案、那么,從老百姓的角度來說,拆遷的核心利益訴求是什么呢?

黎思文:老百姓既不關心長遠規劃,也不會憧憬這座城市的美好未來,他們最在意的是眼前利益,也就是需要搬到另一個陌生的地方時,會相應產生高額的支出,或者是政府的補償款能不能及時到賬、這才是最迫切、最現實的問題,如果不能解決的話,很多人就會排斥拆遷,這個工作可能就沒法繼續下去。

陳光明:思文的側重點在于政府的補償體系能否滿足被拆遷居民的利益訴求,其實,政府已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突出表現是對拆遷賠付體系的完善、以前的拆遷確實出現過不少不良狀況,例如政府一次性向被拆遷居民支付一筆錢,然后就不管了,這種機制帶來了很多隱患,因為面對突如其來的大筆錢財,有些人揮霍一空,以致流落街頭,無法維持生計、現在政府吸取了這方面的教訓,既有現金補償,又有住房補償,即政府與開發商合作,為這些居民提供相應的住宅,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政府越來越重視被拆遷居民的長期生計,即就業問題、一般而言,政府會出臺各種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吸收被拆遷居民就業,給他們提供工作機會,這就解決了老百姓的核心利益訴求、這些問題解決以后,拆遷沖突的原因往往在于老百姓,例如關于賠償標準,政府雖然早已明碼標價,但老百姓漫天要價,以致加劇了拆遷的難度。

黎思文:這里面有一個無比現實的問題值得注意,那就是政府的補償款付不起新房的費用,這才是老百姓最關注的問題。

梁婉然:政府雖然做了很多工作,顧及了老百姓的多種不同情況,但老百姓有更多的顧慮,是政府難以考慮到的、例如舊家離工作的地方很近,新家可能很遠、以前上班只需五分鐘,現在需要一個小時以上,那肯定不會樂意搬遷了、還有孩子的教育問題,也值得謹慎考慮,例如舊家附近有好學校,新家附近的學校是否跟得上呢?這些對政府可能是小事,但對每個家庭都是大事。

陳秋茜:政府的拆遷并不是針對單個社區,而是整個片區的重新規劃,婉然所擔心的上班距離從五分鐘變成一個小時以上,或許是多余的、至于孩子的上學問題,政府會在新的片區逐步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中小學,并配備相應的師資力量。

周萌:從政府的角度來說,與以前相比,工作方式和工作成果有很大的進步,越來越規范、問題在于,為什么老百姓心里仍然頗為忐忑呢?這說明政府的工作還有不少可以改進的空間,或者抽象一點說,在這個問題上,政府能否有更高的價值準則呢?

陳光明:說實話,長期以來,拆遷重建問題亂象叢生、究其原因,用三句話可以概括,那就是政府不依法行政,開發商暴力拆遷,居民漫天要價、之所以出現這種惡性循環,根源在于相關群體法治觀念淡薄、大家各做各的,有時為了自身的訴求而出現利益尋租的情況,其中影響最壞、輿論批判最多的是開發商和政府相勾結,暗箱操作,使大量居民的利益受損、為了解決這種狀況,就要求各個利益主體以法律作為準繩:政府要依法行政,開發商必須按照法律的規定運作,而普通居民一方面要有足夠的維權意識,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另一方面面對政府合法合規的拆遷以及補償標準,不能漫天要價,致使拆遷無法進行。

周萌:光明所說的是理想化狀態,歷史地來看,農民起義往往是導致朝代滅亡的直接動因,歸根結底,還是對弱勢群體的相關問題處理得不夠妥當,官民沖突最終以戰爭或者朝代更迭的形式結束,這是我們應該嚴肅吸取的教訓、不過,歷史上也有很多寶貴的經驗,例如政府不應與民爭利的理念、換句話說,雖說政府勾畫了美好的愿景,但老百姓總覺得忐忑,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和社會輿論理應設身處地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尤其是弱勢群體的角度思考問題、既然拆遷是一個系統工程,若能對社會加以整體規劃,特別是把老百姓的福祉全部納入考慮范圍,那么大家的疑慮或許是可以消除的。

陳秋茜:是的,政府在拆遷過程中應充分考慮老百姓的利益和感受,這就要求政府做到公開透明,制定公平公正的拆遷條例,明確告知拆遷的整體規劃、賠償撥款的到款日期等,這樣老百姓才知道政府在做什么、怎么做以及進度如何,雙方才能更好地溝通,從而建立信任、我相信,這不僅有利于拆遷本身,而且有利于城市的長遠發展,尤其是市民文化建設。

梁婉然:除此之外,政府還應把工作做到細處,不能搞一刀切,而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例如這塊地處于交通要道,那么值錢的就不僅是這棟房子,更是這塊地,政府是不是應該補償更多的拆遷費呢?另外,有些居民不想搬遷,也可能是有不便明言的原因,政府應做更多的思想工作,幫助居民從理解拆遷走向配合拆遷,而不是簡單地胡蘿卜加大棒、不要把老百姓都視作刁民,其實,他們既享受公民的權利,也履行公民的義務,沒有人不愿意讓自己的家鄉明天變得更好。

周萌:照此推理,拆遷不僅是拆建房子,還涉及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甚至可以說,這是民主法治社會的縮影之一、簡而言之,拆遷之初似乎是博弈,但終極目的不是對抗,更不是激發官民矛盾,而是政府和老百姓之間形成合力,共謀發展,共享社會紅利和福祉,這才是我們所向往的模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仁寿县| 深圳市| 临漳县| 沐川县| 丰镇市| 科技| 临城县| 孟州市| 崇阳县| 饶阳县| 淅川县| 永春县| 舞阳县| 紫云| 兴业县| 彭泽县| 金川县| 共和县| 新营市| 博客| 井陉县| 长海县| 龙口市| 澄城县| 武义县| 阳曲县| 双柏县| 隆安县| 南充市| 深圳市| 马山县| 松潘县| 西贡区| 益阳市| 松江区| 宁化县| 扶余县| 高青县| 郸城县| 黄大仙区| 兴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