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市值:增長及排名

市值增長

2011年,中關村上市公司總市值12691億元,之后連續4年保持增長,2013至2015年市值增速超過50%,至2015年達到48175億元。

2013年,總市值的高速增長多半來自于連續經營企業自身市值的上漲(高于50%);同時也得益于每年新增的中關村企業,并且動力逐漸增強,貢獻比例由2013年的10%增加至2015年的49%。2011年,中關村共有179家上市公司,至2015年已增加至238家。總市值變化狀況如圖2.3所示。

圖2.3 中關村上市公司市值變化狀況

學者說

中關村上市公司較為強勁的市值增長一方面由其公司特性決定:它們多處于自主創新型的高新技術產業領域,本身具有較高的估值乘數,2015年中關村公司整體市盈率為53.41,而A股市盈率僅為20.71。

另一方面,中關村企業的生命周期不同于傳統企業,前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在成熟期則呈現指數型增長。

兩方面合力作用,使得中關村公司市值增長格外引人注目。

目前,境內上市公司市值占中關村總市值的主體,且增長幅度最大;其次為美股公司、港股及其他公司(如圖2.4所示)。其中:

●境內上市公司2011年市值為6953億元,以逐年增加的速度上漲,2015年增速高達79.6%,市值為32715億元,5年增長了將近5倍,市值占比由55%增加至68%。

●美股公司2011年市值為4339億元,2013年增幅最大,達到78%,隨后增速逐年放緩,至2015年市值為11491億元,市值占比由34%下降至24%。

●港股及其他公司2011年市值為1400億元,2013年發展最快,市值增幅為61.6%,隨后放緩,至2015年市值為3969億元,市值占比由11%下降至8%。

圖2.4 中關村上市公司各板塊市值變化狀況

中關村企業在各資本市場的市值增長均超過其市場平均水平。2011至2015年,中關村上市公司在上交所、深交所、紐交所、納斯達克及港交所的市值增幅不僅高于其所在市場的總市值增幅,且高達總市值增幅的2—4倍,如圖2.5所示。

中關村上市公司的增幅都大大高于總盤,充分表明中關村上市公司在各資本市場都具有優異的表現。

圖2.5 2011—2015年各資本市場中關村上市公司與總盤市值變化及對比

2013年是中關村上市公司市值增長的轉折點。

2011年,中關村上市公司的總市值為12691億元,低于北京市GDP;2012年,中關村上市公司的市值增幅為4.6%,而北京市GDP當年的增幅為11.3%,二者差距進一步拉大。轉折點出現在2013年,中關村上市公司的市值反超北京市GDP,并且從這一年開始連續3年保持高于50%的增速,而北京市GDP增速則未超過10%,并且還在不斷放緩(如圖2.6所示)。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中關村上市公司的數量從198家減少到197家,因此市值的增長并不是新增企業帶來的,而是原有企業的市值增加。2015年,中關村上市公司的總市值達到48175億元,高于北京市GDP的2倍。

這樣的變化趨勢充分表明中關村的高科技企業越來越受到市場的認同,正在成為新經濟的發動機。

圖2.6 2011—2015年中關村上市公司市值與北京市GDP變化狀況

學者說

中關村上市公司市值大幅超過北京市GDP增幅,這一變化符合產業轉型趨勢,說明經濟的增長動力遷移到第三產業,特別是高科技驅動的公司。這一增長率的差異將在未來的中長期保持不變,中關村企業在引領北京市高端人才就業、產業升級、技術創新等方面無疑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市值分布

如果我們從市值分布角度來觀察,我們會發現中關村上市公司市值的集中度在緩慢下降。

市值累計分布的總體情況是,2011年中關村上市公司20%的企業貢獻了68%的市值,40%的企業貢獻了85%的市值。2011至2014年這個分布狀態一直維持穩定,直至2015年,市值集中度方出現了明顯的變化:20%的企業貢獻61%的市值,40%的企業貢獻80%的市值(如圖2.7所示)。

可以看到,中關村上市公司群體的“長尾效應”更加顯著,更多“小而美”的企業逐漸發展壯大,中關村群體生態日趨良好。

圖2.7 中關村上市公司市值集中度變化狀況

中關村上市公司市值規模分布亦趨向多元。中關村上市公司的市值分布從聚集在低市值區逐漸轉移到中市值區,5年間中關村上市公司群體得到了均衡發展。如表2.1、圖2.8和圖2.9所示,2011年中關村上市公司中100億元以上市值的企業僅有31家,到2015年已增至129家,數量增長了4倍,占比從17%增至54%。而50億元以下市值的企業數量由2011年的120家下降至2015年的57家,數量占比從67%下降到24%,市值占整個群體總市值的比例更是由20%下降至3%。由此可見,越來越多的中小型企業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中關村群體生態日趨良好再次得到印證。

表2.1 中關村上市公司市值分布

數據來源:WIND資訊。

圖2.8 2011年中關村上市公司市值分布

圖2.9 2015年中關村上市公司市值分布

學者說

從市值占比看,相比2011年,2015年中關村千億級“巨頭”上市公司所占市值份額有所下降,而市值在200億元—500億元之間的公司占比快速膨脹,成為市值占比最高的一部分。

從數量占比的角度,在更多小型企業成長為中型企業的同時,更多的中關村企業走進資本市場,形成了良好的企業生態。

五年來,各層次公司的市值均大幅增加,同時分布形態更加接近于正態分布,這反映了市場逐步從萌芽階段經過快速成長到成熟階段。因此,中關村企業呈現出行業龍頭領跑、中小企業涌現創新的局面。

市值排名

在中關村上市企業中,百度五年來一直居于市值排名首位。如圖2.10和2.11所示,2011年,市值排名前20名的中關村上市公司市值達到6883億元,占總市值的54%,進入市值前20名的基準市值為137億元;排名前50的企業市值達到9634億元,占總市值的76%,基準市值為62億元。

2015年,市值排名前20名的中關村上市公司市值達到20168億元,占總市值的42%,進入前20名的基準市值為466億元,是2011年基準市值的3.4倍;排名前50名的企業市值為29681億元,占總市值的62%,基準市值為254億元,為2011年的4.1倍。前20名中過半數的企業是后來居上的新增企業,包括京東、樂視網、碧水源、58同城、信威集團、聯想控股、石基信息、中國衛星、安迪蘇、去哪兒網、北京汽車等11家。另外9家企業依然穩居市值前20榜單。

學者說

2011年的市值排名中,TMT行業(電信、媒體和科技行業)企業處于榜單的領先地位,同時也有醫藥/消費類市值較高的企業。總體來說,五年里領頭羊和追隨者之間的差距在逐漸縮小,涌現出的京東、樂視等企業,填補了互聯網領域的空白點,逐漸滿足了市場的細分需求。

圖2.10 2011年中關村上市公司市值排名(前50名)(單位:億元)

圖2.11 2015年中關村上市公司市值排名(前50名)(單位:億元)

學者說

中關村上市公司的成長競爭十分激烈,市值的快速增長體現了高新技術對企業成長的良好促進,但另一方面也促使企業積極思考:如何在高速的整體增長中保持自己持續的競爭優勢。

2015年市值前20名的企業中,大部分為網絡媒體及互聯網娛樂企業,但也有一些水處理技術企業、餐飲管理信息系統服務企業、乘用車整車資源整合及業務平臺企業。可以看出,傳統行業的數字化發展也為企業增長提供了新的機遇。

主站蜘蛛池模板: 犍为县| 内丘县| 广饶县| 新丰县| 伊宁县| 萨嘎县| 梁山县| 桑植县| 乌鲁木齐县| 敦化市| 蚌埠市| 烟台市| 招远市| 沙田区| 惠水县| 静安区| 郴州市| 岑巩县| 赤壁市| 含山县| 柳林县| 宜城市| 鸡泽县| 电白县| 灵石县| 云安县| 淮北市| 长白| 古蔺县| 武义县| 正定县| 龙游县| 南华县| 介休市| 洪江市| 西充县| 喀什市| 施秉县| 金山区| 天门市| 普兰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