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7.君主怎樣才能享受喝酒的快樂?

原文

子產相鄭,[1]簡公謂子產曰:[2]“飲酒不樂也。俎豆不大,[3]鐘鼓竽瑟不鳴,[4]寡人之事不一,[5]國家不定,百姓不治,耕戰不輯睦,[6]亦子之罪。[7]子有職,[8]寡人亦有職,各守其職。”子產退而為政五年,國無盜賊,[9]道不拾遺,[10]桃棗蔭于街者莫有援也,[11]錐刀遺道三日可反。[12]三年不變,民無饑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注釋

[1]子產:春秋時鄭國大夫公孫僑,字子產,輔佐鄭簡公、定公四十余年,是春秋時期優秀的政治家。相(xiàng):擔任相國。[2]簡公:春秋時鄭國君主,名嘉,在位三十六年。[3]俎(zǔ)豆:古代祭祀時盛放祭品的兩種禮器。俎的形制似幾,用來擺牲(專供祭祀用的全牛)。豆:高腳盤。俎豆不大:擺放祭品的禮器不大,這是說祭品不豐盛。“俎豆不大”大概是因為財政拮據。[4]鐘鼓竽瑟:四種樂器。不鳴:不響,這是說禮樂不興盛。[5]不一:繁多。[6]耕戰:指從事農耕和作戰的人,即農夫和士兵。輯睦:和睦,指同心同德。[7]亦子之罪:也是您的罪過。按:簡公的意思是說,上述亂象自己作為君主自然有責任,而子產作為相國也同樣有責任。[8]職:職守,即分工負責的工作。[9]盜:小偷。賊:搶劫財貨的強盜。[10]遺:指丟失的東西。[11]蔭(yìn):遮蔽。莫有:沒有人。援:伸手去摘取。[12]錐刀:小刀。遺道:丟失在道路上。反:使返,即找回來。

譯文

子產擔任鄭國的相國。簡公對子產說:“飲酒不覺得快樂呀。祭品不夠豐盛,鐘、鼓、竽、瑟不能鳴響,我要處理的事務太繁雜;國家不能安定,百姓沒有秩序,從事農耕和作戰的人不能諧調和睦,(造成這樣的局面,)也是您的罪過啊。您有您的職守,我也有我的職守,咱們各自忠于自己的職守。”子產聽罷退出,主政五年,國內盜賊絕跡,路上沒人去撿拾別人遺失的東西,桃樹和棗樹等果樹的枝條伸展到街道上沒人伸手去摘取,小刀丟失在道路上,過了三五天還能找回來。這種狀況持續了三年,百姓沒有餓肚子的。

解說

鄭簡公飲酒不樂,是因為他心里被各種苦惱所纏繞,比如想到經濟衰敝以至于祭祀祖先神靈時都不能擺出豐盛的祭品;想到象征禮樂興盛的鐘、鼓、竽、瑟不能經常奏響。可是要處理的事務太多,自己疲于奔命,結果卻是什么都沒做好。再想到國家內外交困,百姓越來越不愿意聽從君主的召喚役使,無論是從事農耕的農夫,還是為君主打仗的士兵,都無法諧調和睦。想到這些事情,簡公又怎么可能輕松愜意地飲酒呢?當簡公明確了他跟子產的職責分工,放手讓子產去承擔相國應該承擔的事務,結果,鄭國經濟振興,整個社會呈現出文明有序、欣欣向榮的新氣象。

韓非認為,君主如果“不明分,不責誠”,事必躬親,那么一定是政治混亂,國家衰敗。不過,子產能夠按照自己的政治理念把鄭國治理得如此繁榮有序,關鍵還在于簡公信任他,放手由他去做。簡公在當時算是非常有責任心的君主,也是有政治眼光和政治智慧的君主。那時多數的君主“以樂慆(tāo)憂”,用娛樂掩蓋憂患,抱著擊鼓傳花的心態,醉生夢死,得過且過。對這樣的君主來說,根本沒心思考慮國家的長遠未來,即便手下有子產這樣的賢能之臣,也會百般猜忌,處處掣肘,子產又如何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干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川县| 公主岭市| 澄迈县| 上林县| 慈利县| 密云县| 丹寨县| 威远县| 漳浦县| 古交市| 伊宁县| 长沙县| 简阳市| 蒙山县| 台北县| 金秀| 锡林浩特市| 进贤县| 晋江市| 宁陵县| 彭泽县| 黔西| 张家川| 夏邑县| 绵阳市| 闻喜县| 西华县| 东兴市| 汤原县| 沙河市| 庄浪县| 砀山县| 高陵县| 盘锦市| 凤凰县| 库伦旗| 西昌市| 纳雍县| 乐亭县| 温宿县| 凉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