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6.賣國的資格

原文

周趮謂宮他曰:[1]“為我謂齊王曰:‘以齊資我于魏,[2]請以魏事王。’”[3]宮他曰:“不可,是示之無魏也,[4]齊王必不資于無魏者而以怨有魏者。[5]公不如曰:‘以王之所欲,[6]臣請以魏聽王。’齊王必以公為有魏也,必因公。[7]是公有齊也,因齊以有魏矣。”(《韓非子·說林下》)

注釋

[1]周趮(zào):人名。《戰國策·魏四》記述此事,作“周肖”;《孟子·滕文公下》有周霄與孟子的問答,漢趙岐注:“周霄,魏人。”《戰國策·魏二》又記“魏文子、田需、周宵相善”事。按:肖、霄、宵,都與“趮”字通用。宮他:人名。《戰國策·西周》:“宮他謂周君。”高誘注:“宮他,周臣也。”《戰國策·燕一》有“宮他為燕使魏”章,記燕國子之和燕王噲亂國時,宮他出使魏國,為求一見魏王,不惜把燕國的珍寶土地全部奉獻出去,實在稱得上喪心病狂。有的學者認為此宮他便是《西周策》里的宮他,乃周人在燕國做官者。又《戰國策·東周》記載昌他因罪而從西周逃往東周,把西周的詳細情況都出賣給東周。鮑彪本《戰國策》改“昌”為“宮”,認為就是宮他。由此可見,此宮他與周趮一樣,都是一心追逐名利權勢而毫無底線的政客。[2]資:幫助。[3]請:請允許我。事:事奉。“以魏事王”意思是用魏國事奉大王,即魏國將以齊王臣屬的身份為齊王做事。[4]是:這。示之:讓齊王看到。[5]以:以此,因此。怨:使怨恨。[6]所欲:想要的事情。[7]因公:依賴您。

譯文

周趮對宮他說:“請替我對齊王說:‘用齊國的力量幫助我在魏國取得權勢,我將用魏國來事奉齊國。’”宮他說:“不行,這樣做就讓齊王明白你在魏國沒有權勢。齊國一定不會幫助在魏國沒有權勢的人,因而招致魏國有權勢的人怨恨。您不如說:‘按照大王的要求,我請求拿魏國聽命于大王。’齊王一定會認為您在魏國有權勢,必然依賴您。這樣您就得到齊國的幫助,因而憑借齊國在魏國取得權勢。”

解說

這則故事講兩個大臣之間的一次密謀策劃。周趮是魏國的大臣,希望宮他給齊王傳話,由齊王給他提供各種資助,幫他在魏國獲取權勢;他將拿魏國的利益輸送給齊王作為回報。宮他分析說:你周趮在魏國根本沒有話語權,又怎么可能取得齊王的資助呢?因此他建議周趮玩空手套白狼的游戲,先用假話套住齊王,獲得齊王的資助,然后輾轉騰挪,憑借齊國的力量獲得魏國的權勢,再用魏國的利益進一步與齊王進行交換。

在這些大臣看來,國家權力不過是獲取私利的工具而已。他們的貪婪和無恥是普通人難以想象的。只要能夠撈到個人的巨大利益,可以無所不用其極。這正是:任我生前榮華富貴,窮奢極欲,哪管死后洪水滔天?韓非多次提醒君主,如果君主在用人上不建立合理有效的考評機制,通過實際工作和業績考查是否真正有德行有能力,而是任用別的諸侯國所推重的人,或者聽信左右親信的請求建議,那么,“吏偷官而外交,棄事而親財。是以賢者懈怠而不勸,有功者隳而簡其業,此亡國之風也。”(《韓非子·八奸》)大意是說,官員們的心思就都不會放在本職工作上,而是一心與外國結交,拼命聚斂個人財富;他們可以使用大量的錢財買通君主身邊的親信,并在國外建立遙相呼應支持的關系網,不斷謀求更高的位置和更大的權勢。在這樣的社會風氣下,真正有德行有能力的人心灰意冷不愿出來做事,有功勞的人看不到任何希望和前途從而選擇徹底放棄的態度。這是一個國家走向窮途末路的表現。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龙县| 霍州市| 清涧县| 光山县| 什邡市| 溧阳市| 丰台区| 怀安县| 确山县| 兴宁市| 南宁市| 柘城县| 永德县| 桂平市| 大厂| 蕉岭县| 岐山县| 东兴市| 乌拉特前旗| 文登市| 阿荣旗| 澄城县| 阜南县| 新野县| 南江县| 手游| 凤山县| 乌兰浩特市| 郴州市| 锡林浩特市| 昌宁县| 连江县| 广南县| 胶南市| 元氏县| 辉南县| 小金县| 平潭县| 罗定市| 泌阳县| 右玉县|